?

2019年度人物

2020-04-20 11:05
軍工文化 2020年2期
關鍵詞:嫦娥

于敏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1926年8月出生,2019年1月去世。他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二十八載隱姓埋名,長期領導并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

他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崇高榮譽,盛名之下保持一顆初心:“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p>

孫家棟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孫家棟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高級技術顧問。也被稱為中國航天的“大總師”,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從“風云氣象衛星”到“北斗導航衛星”,寧后都有他主持負責的身影;翻開他的人生履歷,就如同閱讀一部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

黃旭華

“共和國勛章”“201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黃旭華院士畢生致力于中國核潛艇事業的開拓與發展,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先驅者和開創人之一,擔任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為中國?;肆α繉崿F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作出卓越貢獻。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制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葉培建

“人民科學家”獲得者

從探月工程到逐夢火星,葉培建見證了中國航天的腳步不斷邁向深空。他是我國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研制團隊的“大專家”,是無數航空工作者心中的“主心骨”。從資源二號到嫦娥一號,從圓夢月球到逐夢火星,有他在,“發射不緊張、隊員吃得香”。為中國航天事業尤其是空間事業兢兢業業奉獻50余年,一生矢志“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科學家”。

南仁東II

“人民科學家”獲得者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2016年的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天文學關于宇宙研究的每一點突破,都與科技進步和人類未來的共同命運密不可分。許多個萬籟寂靜的夜晚,南仁東曾仰望星空: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茫茫宇宙中我們真是孤獨的嗎?探索未知的宇宙——這個藏在無數人心底的夢,他用一生去追尋。

程開甲

“人民科學家”獲得者

1963年,程開甲第一次來到羅布泊。自此,他在這片“死亡之?!睗撔拈_始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之后,程開甲陸續參與主持并決策了包括氫彈、兩彈結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豎井試驗等多種試驗方式的30多次核試驗,被稱為中國“核司令”。雖然在參加核武器研究的20多年時間里隱姓埋名,沒發表過論文,在學術界銷聲匿跡。但程開甲經常說,他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張克儉

“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獲得者

曾幾何時,全球航天事業為美、俄兩國包攬。如今,后來居上的中國正在打破這一傳統格局。在這背后的關鍵人物正是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的負責人、物理學家張克儉。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標志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軟著陸,屬于中國的空間站也正在開發中。雖然張克儉從2018年才開始正式執掌中國國家航天局,毫無疑問,他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已在世界航天領域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鄧景輝

他是航空工業直升機所總設計師、副所長鄧景輝,集團公司旋翼技術首席專家。他堅守內心的信念,把一腔熱愛、執著之情奉獻于直升機事業,從1986年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在直升機科研領域已耕耘了31個春秋,為推進國產直升機的跨越發展建立了赫赫功勛。直升機所旋翼系統研究室設計員是鄧景輝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敢為人先,挑戰自我,創建旋翼自主品牌”,這是研究室的追求,也是鄧景輝的夢想。

焦擁軍

作為中核集團燃料元件設計制造技術科技重點專項總設計師和集團公司燃料元件領域首席專家,焦擁軍率領團隊在核電燃料元件研制和材料開發等方面系統全面的開展了科研工作。他提出了輻照考驗的技術方案,解決了科研過程中的冷棒臨界等重大困難和問題;推動建立了自主原材料供應體系,基本實現原材料的國內自主供應;解決了華龍一號“走出去”的瓶頸問題,該技術也將用于國內新建華龍一號核電項目,為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提供了燃料保障。

劉小勇

他是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某飛行器副總設計師,同時也是該項目發動機基礎技術專家組組長和該科研團隊領軍人物,他在建立研究體系、奠定技術基礎等方面有突出貢獻,促進了我國發動機技術學科領域的跨越式發展,輻射和帶動了國內相關基礎科學和工業基礎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我國發動機技術研究的探索者、推動者和領軍實踐者。

楊樹興

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兵器工業第二0三研究所總工程師,楊樹興長期從事肩負我軍陸戰遠程火力打擊主體重任的野戰火箭武器理論與工程技術研發工作,在我軍野戰火箭實現“遠”“準”“狠”的發展歷程中,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使我軍野戰火箭成功實現了從無控到有控,再到精確打擊及高效毀傷兩個里程碑的跨越。

嚴浙平

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嚴浙平教授多年來帶領團隊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了多型水下無人系統,為我國的海洋裝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完美地詮釋了“把文章寫在海洋裝備中、融入海洋里”的科技工作者精神。他堅守“為船為海為國家”的信念,牽頭研發的水下無人機和水下無人航行器正向海洋探秘領域進軍,團隊完成了水下無人航行器從0到1再到100的跨越。

劉永坦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引領者,1991年和201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率領團隊全面自主創新,實現對海新體制探測理論、技術的重大突破,在工程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凝聚了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

張祥瑞

他是中國船舶集團七0八所研究員、主任工程師,長期從事艦船總體設計研發工作,擔任多型艦船研制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主持并參與了多項課題研究工作。他主持開展的兩船并行航行補給作業狀態下運動性能研究,實現多船近距水動力干擾預報試驗技術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另外,由他主持研制的某型船,突破了多項該類艦船核心關鍵技術,為目前最先進的?;鶄刹炱脚_,實現了我國?;閳髠刹炷芰缭绞桨l展。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

嫦娥四號任務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在國內近千家單位、數萬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及外國合作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歷時6年完成研制和發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自主創新,不斷突破,形成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團隊懷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對使命的責任擔當,推動了我國航天事業不斷發展,讓“嫦娥四號”在我國乃至世界航天史上書寫下無比精彩的一頁。

中子科學研究團隊

中子科學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建成我國首個投入運行的中子散射大科學平臺,在國防、大工程、新材料等領域完成多種國內首次實驗?,F譜儀年帶核實驗實現近200天(24 小時連續運行),其中約45%用于對外開放合作研究。2019年收到國內外用戶申請近百份,基于基金委大科學裝置聯合基金資助合作項目10余項,與國內合作年產出論文40篇。平臺已成為全國殘余應力委員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子散射專委會、中國核學會核測試與分析分會和中國晶體學會小角散射專委會等學會的主要依托裝置之一。

楊小牛院士工作室

小牛院士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由中國工程院楊小牛院士領銜,主要研究信號大數據方向,覆蓋信號處理、機器學習、FPGA開發、分布式計算等內容。此次獲獎的楊小牛院士工作室,是中國電科依托重大科研項目、重點發展方向,運用“大師+ 項目+ 團隊”運作模式,加強高層次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和優秀中青年的培養,助力高質量創新發展的成功實踐。

猜你喜歡
嫦娥
對著月亮找嫦娥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兒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嫦娥五號”把月球“特產”帶回家啦!
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的奇妙月宮之旅
相思·中秋
“嫦娥”大家族
嫦娥四號與玉兔互拍
嫦娥三號的非凡之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