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洛復聯合尼麥角林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經因子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2020-04-20 11:01何文綺顧寒英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20年1期
關鍵詞:炎癥因子

何文綺 顧寒英

【摘要】 目的 研究左洛復聯合尼麥角林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因子及炎癥因子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上海瑞金醫院盧灣分院神經內科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左洛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尼麥角林治療,治療6周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檢測血清中神經因子及炎癥因子的水平。 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明顯降低,觀察組患者HAMD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更為顯著(t=25.26,P < 0.01);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顯著升高,觀察組患者ADL評分較對照組升高更為顯著(t=-20.11,P < 0.01);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中神經營養因子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BDNF)和神經生長因子(NGF)顯著上升,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上升更為顯著(t=-23.60,-16.00,P < 0.01);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中炎癥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顯下降,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顯著(t=44.98,65.90,70.43,P < 0.01)。 結論 左洛復聯合尼麥角林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療效顯著,可能與改善血清神經因子和炎癥因子有關。

【關鍵詞】 左洛復;尼麥角林;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神經因子;炎癥因子

腦卒中是由于腦循環功能障礙而導致腦組織缺氧受損的疾病,是我國老年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缺血性腦卒中是則為最常見類型[1]。腦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則為腦卒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臨床表現為日常情緒低落,對生活感到厭煩和空虛,可顯著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以及日后的生活質量[2]。因此,深入研究PSD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PSD的主要發病機制與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攝取及降解等生物學過程相關,并且伴隨腦源性神經因子和炎癥因子的異常表達[3-4]。已有研究證實機體內腦源性神經因子和炎癥因子的水平與PSD的預后和神經功能恢復密切相關[5-6]。本研究擬探討左洛復聯合尼麥角林對PSD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血清腦源性神經因子和炎癥因子的水平影響,以期為PSD患者提供更多可靠的治療手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瑞金醫院盧灣分院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根據計算機軟件隨機性序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對照組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和抑郁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納入標準遵循缺血性腦卒中和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腦卒中發生前患有精神功能障礙的患者;(2)合并嚴重肝臟、心臟和腎臟等疾病患者;(3)患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5)合并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6)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所有納入患者均對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時長為6周。對照組在給予規范的腦卒中治療基礎上使用左洛復(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AA9258,5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尼麥角林(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CG7124,30 mg/d)。

1.3 評估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的評分統計。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5 mL,分離凍存血清,將血清樣本置于-8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兩組患者血清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生長因子(NGF)、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試劑盒購買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檢測嚴格遵循試劑盒說明書。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0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HAMD和ADL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ADL和HAMD評分均較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同時,觀察組患者AD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而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2。

2.2 兩組患者的神經因子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BDNF和NGF水平均較前明顯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同時,觀察組患者血清BDNF和NG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2.3 兩組患者的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較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同時,觀察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4。

3 討論

PSD作為腦卒中最常見并發癥之一,發病率高達40%~50%,其發生可顯著延緩腦卒中患者肢體和語言功能的恢復,也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效果和生活質量[7-8]。目前已有研究證實PSD的發生發展與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多種原因密切相關[9]。臨床若未及時給予PSD干預治療,則可明顯加重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和精神方面的痛苦,最終也為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目前左洛復和尼麥角林可作為臨床腦卒中后抑郁的優選藥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在PSD治療中具有修復神經功能和抗抑郁的保護作用[10-11]。但本研究探討聯合使用二者對PSD臨床療效的影響。

有研究證實機體內5-羥色胺(5-HT)的水平可與PSD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腦損傷可明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5-HT的釋放,從而導致患者神經興奮性下降,最終引起抑郁情緒加重[12]。左洛復是一種強效的神經元5-HT再攝取抑制劑,可通過抑制突觸前膜5-HT再攝取泵進而提高突觸間隙5-HT的濃度,從而增加神經遞質的傳遞效率,最終可改善PSD的發生發展[13]。而尼麥角林作為擴張血管藥物,可顯著提高腦血流量,增加對腦組織能量的供應,也可促進抗多巴胺的有效濃度,最終改善PSD的精神情感障礙[14]。本研究分析比較ADL和HAMD評分的統計數據,兩組患者的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效果更為明顯,這些結果也進一步提示聯合使用左洛復和尼麥角林對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和抗抑郁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研究證實PSD發生時,患者血清中腦源性神經因子BDNF和NGF水平明顯下降[11]。其中BDNF可廣泛參與神經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具有營養支持神經因子的合成和釋放等功能,臨床藥物治療也可通過增加BDNF水平進而有效控制抑郁的發生發展[15-16]。而NGF主要調節神經功能的發育、分化、生長和再生等生物學功能,也參與神經損傷后的修復[17]。本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中的神經因子水平均明顯升高,但觀察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研究也證實PSD的發生可激活機體炎癥反應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從而導致神經元壞死,而激活的炎癥反應也進一步促進炎癥因子的釋放,主要包括:hs-CRP、IL-6、IL-8、IL-10和TNF-α等,這些炎癥因子的釋放也與PSD的預后密切相關[18]。本文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中炎癥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明顯下降,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表明聯合使用左洛復和尼麥角林可降低PS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進一步改善PSD的預后和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兩種治療方案都可以改善PSD的發生發展,兩種藥物合用療效更為顯著。這可能與其促神經因子表達和抗炎癥反應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 劉超,杜萬紅.他汀類藥物在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的研究進展[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4):358-360.

[2] 郭英,周峻偉.黛力新聯合烏靈膠囊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30):8-9.

[3] 王建平,劉曉芳.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及其通路相關蛋白與卒中后抑郁的關系[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3,22(3):286-288.

[4] 周琴.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血清炎癥因子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醫藥前沿,2016,6(26):239-241.

[5] 高列花,鄭芳,汪俊群,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基因多態性與預后的相關性[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20):63-67.

[6] 景麗英,景麗麗,劉敏.缺血性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J].中國醫藥科學,2013,3(6):215-216.

[7] 陳小敏,周小莉,丁硯兵.柴胡疏肝散聯合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7,39(10):23-24.

[8] 朱崇丹.影響腦卒中后抑郁的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5):790-791.

[9] 游林林.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心理社會危險因素與心理生理機制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16.

[10] 楊紅彥,劉珂,趙延欣.左洛復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療效與P300的關系[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4):90-93.

[11] 周立,杜林,吳克禮,等.尼麥角林對缺血性腦卒中后認知障礙及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生長因子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5):729-732.

[12] 梅成,趙晶媛,段國相,等.音樂電針頭穴透刺法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大鼠行為學及腦組織NE、5-HT含量的影響[J]. 針灸臨床雜志,2016,32(12):64-66.

[13] 楊謙,張維,張國梅.左洛復對卒中后抑郁癥神經功能缺損的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00,29(8):488-489.

[14] 李樂軍,李玉梅,李鑫,等.舒郁膠囊聯合尼麥角林對血管性抑郁大鼠的作用及腦單胺類遞質受體和載脂蛋白E4表達的影響[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4,27(5):366-369.

[15] 趙昱,趙文杰,李莉,等.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對神經干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影響[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9,18(4):488-488.

[16] 唐霞,單建芳.尼麥角林聯合帕羅西汀對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病人血清神經細胞因子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4):1789-1792.

[17] 孫小單,李羽佳.神經生長因子促神經再生作用的研究進展[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0,31(4):377-380.

[18] 陳巖,郭荷娜,李偉,等.炎癥前因子在缺血性腦卒中早期病情進展中作用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11):1462-1463.

(收稿日期:2019-05-14)

(本文編輯:蔣愛敏)

猜你喜歡
炎癥因子
不同臨床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養狀態及炎癥因子差異分析
烏司他丁對急腹癥患者圍術期炎癥因子的影響
胸腔鏡微創手術對早期周圍型肺癌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胸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肺功能、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與炎癥因子的影響
血必凈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及對炎癥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響
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內皮功能的影響
泮托拉唑聯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血清炎癥因子及療效影響
補充維生素C對劇烈運動后人體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及ROS/NF—κB信號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阿卡波糖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高血脂合并腦卒中的療效及其對炎癥狀態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