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組人干擾素α2b霧化聯合金振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的療效分析

2020-04-23 02:21譚麗琴韓玉蘭周林英韋冰梅
河北醫藥 2020年6期
關鍵詞:腸道病毒口病口服液

譚麗琴 韓玉蘭 周林英 韋冰梅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是由于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發的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具有散發性或爆發性流行的特點[1],其好發人群是嬰幼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節較為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多個部位皰疹[2],多數患兒1周左右可自愈,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嚴重者可致死亡[3,4]。 近年來,我國的手足口病的發病率仍然較高,雖然前期出現了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可廣泛預防感染,而且針對于手足口病重癥患者的早期識別和救治手段也有大幅改進。但部分區域內的CV-A6、CV-A10病毒型仍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且各型病毒之間也無交叉免疫力,導致控制疾病有一定難度,引起我們兒科醫師的高度重視。本文將我院用重組人干擾素霧化聯合金振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的臨床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患兒168例,且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2年版)》[5]手足口病普通型診斷標準,患兒均按入院順序及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4例。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有或不伴有發熱、咳漱、流涕等癥狀。試驗組:男54 例,女30例;平均年齡(2.37±0.94)歲;入院病程1~5 d,平均病程(5.36±1.57)d;發熱65例,出疹84例,咳嗽30例。對照組:男51例,女33例;平均年齡(2.239±0.85)歲;入院病程1~6 d,平均病程(6.23±0.87)d,發熱52例,出疹84例,咳嗽25例。2組患兒性別比、年齡、病程、伴隨癥狀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WBC<10×109者125例(74.40%),WBC 為(11~15)×109者38例(22.60%),WBC>15×109者5例(3.00%);血糖<7.0 mmol/L者138例(82.14%),>7.0 mmol/L者30例(17.86%)。CRP<10 mg/L者161例(95.83%),>15 mg/L者7例(4.17%)。其中WBC和CRP異常升高者考慮與合并肺炎或支氣管炎等有關;30例血糖升高者考慮與進餐后進行血糖檢測有關。

1.3 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2)對癥治療:發熱等癥狀給予退熱治療。對照組常規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安微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加入霧化器中,同時混入0.9%氯化鈉注射液2 ml,驅動氧氣實施物化操作,20萬~40萬U·kg-1·次-1,2次/d,連續使用5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金振口服液(江蘇康緣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2歲,每次5 ml,3次/d;2~3歲,每次10 ml,2次/d;4~5歲,每次10 ml,3次/d,需要連續用藥5 d。

1.4 療效評價 參照《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2年版)》[5],臨床癥狀改善比較2組患兒經治療后的退熱、手足皰疹消退和口腔潰瘍愈合時間,以及總病程周期指標。另外,針對于患者治療3 d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定,其中,顯效:患兒恢復正常體溫,且口腔潰瘍愈合、皮疹基本消退者;有效:患兒基本恢復正常體溫,且口腔潰瘍也基本愈合、皮疹大部分消退者;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傆行?顯效+有效。觀察患兒可能會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情形如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白細胞減少等。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0.971,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n=84,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臨床癥狀改善比較 試驗組患兒的退熱、手足皰疹消退和口腔愈合時間以及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t=3.001、3.334、4.257、2.963,P均<0.05)。見表2。

組別退熱手足皰疹消退口腔潰瘍愈合平均住院時間試驗組2.17±0.54*4.55±0.84*4.37±0.63*5.36±1.57*對照組3.80±0.755.79±1.106.01±0.936.23±0.8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2組不良反應發生方面,2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84,例(%)

3 討論

手足口病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兒傳染性疾病,可由多種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所引起,臨床上通常表現為足部相繼出疹以及口腔黏膜皰疹性潰瘍等特征。手足口病一般在發病5~7 d后可自行緩解,但也有部分患兒會發展為重癥,尤其是在1~4 d內還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性損害等嚴重并發癥,比如腦膜炎、腦脊髓炎等病癥。因此,針對于手足口病的患兒要及時給予臨床治療,避免進一步發生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時診療,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可達80%以上,需要格外注意。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觸性感染等。

在我國各地全年均可發生,多以4~6月高發,部分地區為10~11月,而且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近年來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經常出現間隔2~3年的周期性流行[6,7]。手足口病以3歲以下兒童多見,這也與低齡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一旦被感染后就會快速蔓延。如果診治不及時還會出現大規模的爆發性流行,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8,9],更有甚者還會危及生命,關于危重和導致死亡的手足口病例更是屢見不鮮。我國衛生主管部門多次發布關于手足口病的臨床診療指南,并且部署防治措施,然而該疾病領域內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臨床多以對癥治療為主,基于前期臨床經驗給予干擾素等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interferon,IFN)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抗腫瘤、免疫調節作用[10],主要分為α、β和γ三種類型。近年來國內大量研究顯示,α干擾素能夠明顯減輕由病毒感染造成的炎癥病變,效果優于其他抗病毒類藥物,臨床中廣泛使用的干擾素主要是重組人干擾素α1b(IFNα1b)和重組人干擾素α2b(IFNα2b)。有研究發現,霧化吸入α干擾素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而且該給藥途徑可以保持83%以上重組人干擾素的分子結構完整,且活性保留率為96.1%[11],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兒童依從性高,是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賴彩珍[12]報道霧化吸入干擾素的給藥方法治療手足口病較肌內注射給藥的臨床效果更為可靠與安全,治療效果更好。徐艷利等[13]報道在小兒手足口病例中單純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臨床療效顯著。方壯順等[14]研究發現,霧化吸入IFNα2b能加速改善重癥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兒的神經系統表現和其他臨床表現,且安全可靠;另有研究發現,IFNα2b噴霧劑適合于手足口病的局部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局部癥狀,增強食欲,促進疾病的恢復,在臨床應用中是安全的[15]。本研究發現霧化吸入干擾素IFNα2b治療手足口病,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明顯縮短,操作簡便、兒童依從性高、安全性好、靶向性強、療效好,可以廣泛于臨床應用。

中醫層面,手足口病可歸于“濕毒”、“溫病”、“時疫”的范疇[16],按照中醫癥型分為熱入營血、風熱犯肺、濕熱毒蘊、心脾積熱,治則以解毒清熱除濕為主。臨床上也使用中醫方劑治療手足口病的報道越來越多,療效確切且具有明顯的優勢。金振口服液主要由黃芹、羚羊角、青朦石、平貝母、甘草、牛黃、大黃等藥材組成,可起到抗病毒、抗炎以及調節免疫的功效[17]。組方中黃芹可瀉火解毒清熱,羚羊角可鎮靜解熱和抗驚厥,大黃可解毒清熱瀉火,牛黃可解熱解毒定驚,生石膏可清熱瀉火化痰。在相關文獻中,有報道金振口服液輔助治療手足口病158例[18];徐航等[19]報道金振口服液治療兒童手足口病普通型96例臨床觀察,均表明金振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療效顯著。在藥學制劑方面,金振口服液氣味芳香,味甜微苦,簡便易服,患兒依從性高、起效快、口感好、代謝迅速,一般療程在6 d左右,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20,21]。本研究重組人干擾素α2b霧化聯合金振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也取得了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重組人干擾素α2b霧化聯合金振口服液治療手足口病,療效明顯優于單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霧化,表現為恢復正常體溫、手足皰疹消退、口腔潰瘍愈合及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縮短,在臨床應用中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患兒的痛苦,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腸道病毒口病口服液
羊腸道病毒的流行現狀及防控
腸道病毒在反復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兒中的分子流行病學意義
2010—2019年寶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時空聚集分析
雙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備及對應激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聽話的小瓶
小兒雙金清熱口服液體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兒童手足口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