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探究

2020-05-03 13:45崔運生王衛民
青年時代 2020年4期
關鍵詞:中國探究

崔運生 王衛民

摘 要:中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前期,軍事思想發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兵器的改進、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演變,人們對戰爭及其他軍事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軍事思想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又反過來對軍事實踐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探究

遠古時代,生息繁衍于世界各地的眾多氏族群體,對軍事問題普遍處于蒙昧狀態,往往把戰爭發生及勝負的原因歸結為“天意”“神旨”等。我國歷史上傳說的黃帝、炎帝和蚩尤之間的戰爭,以及兩河流域蘇美爾人關于“秩序”之神戰勝“混沌”之魔的傳說,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隨著私有財產和階級的產生,戰爭日益頻繁,目的性更加明確,并逐漸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豐富的軍事實踐經驗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人們的思維能力,使人類對戰爭和國防問題的認識進一步向客觀實際靠近,一些軍事思想概念和范疇開始產生。

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孕育和逐步產生時期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三個奴隸制王朝相繼更替,在統治者相互攻伐、抵御外族侵擾和鎮壓奴隸反抗的戰爭中,古代軍事思想初步產生,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夏朝的戰爭開始使用青銅兵器和戰車,但以木、石兵器為主,基本上是步兵作戰。夏商之間的鳴條之戰和商周牧野之戰,已注意講究軍事謀略運用。商代和西周的戰爭以使用青銅器為主,車戰成為主要的作戰方式。這時的軍事思想包含著許多對軍事活動規律的正確認識,如強調作戰規律的靈活性,主張因敵、因地、因勢而戰,即根據敵情、地形和戰場態勢采取適當的作戰方法等。這一時期的軍事謀略思想以及戰爭情況在《尚書》《周禮》《易經》《詩經》中都有記載。例如,《易經》的卦辭和爻辭中就有一些反映商、周之際謀略思想的內容。

西周時期軍事思想發展的標志性成果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西周開國功臣呂望在滅商戰爭中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設計用謀,乘虛搗隙,被尊為謀略之學的鼻祖;二是《周禮》詳細記載了西周軍事制度和軍事職官,為后世軍事制度和職官的設置提供了范本;三是以重禮信、輕詭詐為主旨的“司馬法”的形成。它既是西周禮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見諸記載的較為系統的官方軍事學說。

在國防和建軍方面,以春秋時管仲為代表的富國強兵思想,及其“作內政而寓軍令”的寓兵于民的政策和兵役制度;《左傳》中“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的論述,都表現了對國防和戰備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古代治軍理論非常重視將帥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將帥不僅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還是“民之司命,國安危之主也”,并規定了選將的具體標準?!度浴氛J為一個良將必須具備十二能:“能清,能靜,能平,能整,能受諫,能聽訟,能納人,能采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痹谲婈牻ㄔO上主張精兵主義。古人認為“簡募良材”“料人”“練銳”。兵貴精不貴多成為歷代的傳統思想。對軍隊教育、訓練,吳起說:“用兵之法,教戒為先?!卑呀逃柧毞诺绞滓匚?《兵略叢言提綱》強調“不教則不明,不練則不習”,要從實戰出發訓練;在訓練方法上主張“教得其道”,以“練心”“練膽”“練藝”為內容,提高軍隊戰斗力。對軍隊的管理要嚴格,賞罰分明。在戰爭事件中,古人總結制定了寓兵于農,國富兵強,屯田之法等政策,提出補給的原則方法。中國古代最早的文獻匯編《尚書》和詩歌總集《詩經》記述了夏、商、周三代一些軍事理論片段和零星的謀略思想及戰爭情況。專門研究軍事的著作《軍政》和《軍志》,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產生的重要標志。

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成熟時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動蕩和變革之中,爭霸、兼并、統一的戰爭頻繁發生,古代軍事思想趨于成熟。這個時期,鐵制兵器逐步成為主戰兵器,軍隊的結構出現了很大變化,步兵取代車兵成為主要兵種,騎兵在中原地區也成為重要的作戰力量;戰爭規模擴大,作戰方式增多,戰略戰術有了新的發展,戰爭指導更加注重軍事與政治、外交相結合的謀略運用。吳楚柏舉之戰、齊魯長勺之戰、齊魏桂陵之戰、齊魏馬陵之戰等770多場戰爭,豐富的軍事實踐,使人們對戰爭有了較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產生了《孫子》《吳子》《司馬法》《孫臏兵法》《尉繚子》《六韜》等一大批優秀軍事理論著作。

孫武是中國先秦時期軍事理論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孫子》代表了世界古代軍事思想發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成熟的主要標志。這部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從戰略的高度,圍繞著戰爭準備和實施兩個不同階段,運用五行相勝、陰陽相克的樸素辯證思維、整體思維和定量分析、邏輯推演等方法,提出了“兵者詭道”“上兵伐謀”“兵聞拙速”“知彼知己”“以迂為直”“致人而不致于人”“造勢任勢”等一系列戰略戰術思想,提出了饑飽、勞逸、先后、眾寡、主客、陰陽、奇正、分數等眾多兵學范疇,構建起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基本體系,對后世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戰國時期,《孫子兵法》所確立的軍事理論體系被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例如《吳子》對將帥所應具備修養的分析,《六韜》關于軍隊組織編制、將領選拔和步騎兵配合作戰的論述,《孫臏兵法》對城壘攻防戰法的說明,都進一步填補了以往兵學理論的空白。這些軍事著作標志著封建地主階級軍事思想的成熟,所闡述的許多觀點,揭示了戰爭的基本規律,對當代軍事活動仍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學術上“百家爭鳴”,出現非兵家論兵,各派思想家、政治家對戰爭各抒己見。其中突出的是儒、墨、法、道四家。儒家的仁義為本,足食足兵和重視訓練的思想;墨家的休養生息和注重武器與軍事工程的主張;法家的講耕戰,重實力、權術和刑賞的觀點;道家的慈故能勇、柔弱勝剛強、進道若退的辯證觀點等都給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以深刻影響。

三、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進一步充實和發展時期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至1840年鴉片戰爭的兩千多年間,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在軍事技術進步和軍事實踐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內容更加豐富并強調實用。

這個時期的戰爭主要有五種類型:一是王朝更迭戰爭;二是割據與統一戰爭;三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戰爭;四是農民戰爭;五是沿??官翍馉?。盡管有些王朝為防內亂,禁錮兵書,但頻繁而又規模巨大的戰爭,促進了軍事思想的進一步豐富發展,軍事思想逐步形成體系,并區分不同的專業學科。漢代任宏整理兵書,將其分為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大類,基本建立起包括軍事戰略、戰役戰術、軍事地理、軍事科技等學科的軍事學術體系。

北宋初起,火藥、指南針等開始用于戰爭。軍事技術的發展對作戰產生了重要影響。頻繁的戰爭促進戰略戰術的發展。北宋前期,為教文臣武將熟悉軍事,編纂出了中國第一部兵書匯編《武經總要》總結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宋神宗元豐年間,又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匯編為《武經七書》,作為武學的必修課程。此書對宋以后軍事學和戰爭實踐都有較大影響。

《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為春秋末期孫武所著共八十二篇(含續六十九篇),圖九卷?!秾O子兵法》被尊為“兵學經典”“世界第一兵書”,包含極其豐富的軍事思想,代表了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最高成就?!秴亲颖ā窞閼饑跗趨瞧鹚?,共四十八篇,是對《孫子兵法》的新發展?!端抉R法》為戰國時齊威王命大夫整理的古司馬法,共一百五十篇,今僅存五篇?!段究澴印穫髡f是戰國時的尉繚所著,今二十四篇?!读w》傳說是周代呂尚(姜子牙)所作,現存六卷?!度浴酚址Q《黃石公三略》,其真實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大約成書于西漢末年)。宋代以后,撰寫和匯編的兵書層出不窮,如《歷代兵制》《百將錄》《守城錄》《籌海圖集》《火龍神器陣法》等。一些有名的軍事家如岳飛、成吉思汗等,雖然沒有留下軍事著作,但他們的作戰經歷和獨到見解成為軍事思想的補充。

元代末期,朱升提出“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協助朱元璋為創建明朝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措施和實施步驟。隨著熱兵器用于戰場,也出現了與熱兵器作戰相適應的軍事思想。例如,在作戰方法上,出現了火力準備、火力突襲和攔阻射擊等戰法和靈活機動的疏開式戰斗隊形,軍隊指揮和軍隊訓練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明代至前清,一方面出現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但純防守作戰的思想;另一方面從實踐中總結出了帶有強烈革新內容的軍事思想,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就是這種革新思想的代表作。茅元儀編纂的軍事百科全書性的著作《武備志》。但由于此時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走向沒落,外國也開始侵入中國,特別是清王朝采取閉關鎖國政策,在軍事上逐漸趨于保守落后,所以軍事思想雖有某些個新思想提出,總的卻趨于保守。

參考文獻:

[1]朱梅生.軍事思想概論[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5.

[2]徐唯誠.大學軍事教程[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中國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亂到治”之路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推”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