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地區體檢人群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相關因素調查及分析

2020-05-03 13:49劉奇英
中國醫學創新 2020年4期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心電圖

劉奇英

【摘要】 目的:探索梅州地區體檢人群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相關因素。方法:選取2018年5-12月在梅州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7 750例,并在靜息狀態下行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將心電圖表現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入選對象標記為觀察組,未發生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入選對象標記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入選對象的年齡、性別、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壓、血糖、尿酸,并進行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7 750例體檢人群中,

1 168例出現ST-T改變和T波改變,占比15.1%。觀察組在年齡≥40歲、甘油三酯偏高、膽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人群中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40歲、總膽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是引發ST-T改變和T波改變的獨立危險因素(OR>1,P<0.05)。結論:年齡偏大、總膽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人群更易發生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在臨床上對該類型患者應當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 T波 ST段 心電圖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ST-T Changes and T wave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in Meizhou Area/LIU Qiy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04): 0-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T-T changes and T wave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in Meizhou area. Method: 7 750 healthy people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May to December 2018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routine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was performed at rest.The subjects with ST-T and T-wave changes in ECG were marked as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those without ST-T and T-wave changes were marked as control group. The age, sex, triglyceride,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protein, blood pressure, plasma glucose and uric aci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T-T and T wave changes. Result:Among the 7 750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there were 168 cases with ST-T and T wave changes, accounting for 15.1%. The incidence of ST-T and T wave changes in age (over 40 years old), high triglyceride, high cholesterol, high LDP, 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over 40 years old), high total cholesterol, high triglycerides, high LDL, 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T-T and T wave changes (OR>1, P<0.05). Conclusion: Older age, high total cholesterol, high triglycerides, high LDL, 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ST-T changes and T wave changes in ECG. Clinically, patients with this type of disease should actively control risk factor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 wave ST segment Electrocardiogram

First-authors address: Meizhou Peoples Hospital, Meizhou 51403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04.022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和鄉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45.01%為心血管疾病,城市為42.61%,我國心血管疾病負擔日漸加重,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緩[1]。在臨床診斷心血管疾病中,雖然冠狀動脈造影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但體表心電圖檢查作為一種經濟實惠,可重復性強的非創傷性檢查方法,是早期發現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最常用且最實用檢查方法。ST-T改變是最常見的心電圖異常,也是導致大部分體檢者焦慮的一個心電圖診斷結果,ST-T異常是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的主要心電圖表現之一,Tambe等[2]于1972年首次報道冠狀動脈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現象,認為SCF可能是導致靜息或運動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壓的病因。而王燕芳等[3]在研究中發現SCF患者有明顯的心電圖ST-T改變。一般而言,正常心電圖ST段表現為等電位狀態,而心肌出現缺血改變時,則會在損傷部位相應導聯出現ST-T改變,表現為損傷性ST段改變、缺血性T波改變,是臨床診斷冠脈綜合征的參考依[4]。T波改變包括低平、雙向、倒置及高聳等,在臨床上同樣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如T波低平、倒置常見于心肌缺血、冠狀動脈功能異常、急腹癥、低血糖、內分泌疾病等病癥患者中[5]。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醫療體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通過科技手段輔助,進行動態分析心電圖ST-T改變與T波改變,對于心血管疾病的診斷、病癥嚴重程度及臨床特征分析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引發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因素較多,在體檢健康正常人群中,也可能出現心電圖ST-T改變或T波改變[6],客觀而準確地評價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臨床意義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對各指標進行量化分析?;诖?,本文研究了梅州地區體檢人群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因素調查并分析其相關性,為臨床通過ST-T改變及T波改變診斷早期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降低國家醫療總費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12月在梅州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7 750例,其中男4 708例,女3 042例,平均年齡(41.6±5.4)歲。(1)納入標準:①無明顯心悸、胸痛、胸悶等表現;②所有患者均進行心電圖檢查、血脂、血壓、血糖、尿酸檢測。(2)排除標準:①患精神病或意識障礙癥;②心、腦、血管、肝腎等器官或系統患嚴重疾病者;③患各種創傷或急性感染者。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7 750例入選對象均在靜息狀態下行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電壓設置為1 mV=10 mm,走紙速度=25 mm/s。將心電圖表現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入選對象標記為觀察組,未發生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入選對象標記為對照組。ST段改變評價標準:心電圖2個以上導聯ST在J點后0.08 s出現下斜型、水平型壓低≥0.05 mV,2個或以上導聯ST段呈水平、弓背向上,單向曲線等形狀抬高,肢體導聯≥0.10 mV,胸導聯≥0.2 mV。T波改變標準:以R波占優勢的導聯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T波<1/10波,T波異常升高變尖。此外,兩組入選對象均行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壓、血糖、尿酸檢測。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入選對象在年齡、性別、甘油三酯偏高(>1.70 mmol/L)、膽固醇偏高(>5.5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偏高(>3.10 mmol/L)、高血壓(≥140/90 mm Hg)、高血糖(>6.11 mmol/L)、高尿酸(>420 μmmol/L)等方面的差異。對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相關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以OR值及95%CI評價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T-T改變及T波改變檢測結果 7 750例體檢人群中,1 168例出現ST-T改變和T波改變,占比15.1%,作為本研究觀察組;6 582例未出現ST-T改變和T波改變,作為本研究對照組。

2.2 兩組入選對象單因素分析結果 通過對兩組入選對象進行相關因素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年齡≥40歲、甘油三酯偏高、膽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人群中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對單因素分析結果進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表明:年齡≥40歲、總膽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是引發ST-T改變和T波改變的獨立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3 討論

心電圖ST-T改變說明心電復極過程出現異常,是臨床診斷心臟病癥的重要指標之一。王月文等[7]研究指出,心電圖ST-T改變組冠心病確診率為67.9%,顯著高于心電圖未發生ST-T改變組的冠心病確診率32.3%,說明ST-T改變可作為冠心病診斷相對簡單且有效的指標。但是ST-T改變在臨床上有不同的診斷意義:心肌缺血干預心室復極過程進而引發缺血性ST-T改變,即原發性ST-T改變;心室除極過程異常引發復極程序出現相繼變化,即繼發性ST-T改變。此外,心臟神經綜合征、不同心理狀態及精神狀態、交感神經張力改變等也可能導致ST-T改變[8-9]。T波代表心室復極波,相當于動作電位曲線3位相,為鉀離子快速外流所致。其不僅僅常見于心臟本身的病變,諸多心外疾病、病理狀態、生理狀態變化等因素均可影響心室復極而發生T波改變[10-11]。張曉明等[12]研究表明心電圖T波改變時,有可能為健康人群中的正常變異,應該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確診是否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健康人群中也可能發生ST-T改變及T波改變,并且引發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因素多樣,調查分析引發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相關因素具有重要的意義[13]。

本研究中,7 750例體檢人群共有1 168例發生ST-T改變及T波改變,檢出率為15.1%,說明健康人群也可能發生ST-T改變或T波改變。本文結果表明,與未發生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對照組人群相比,觀察組在年齡≥40歲、甘油三酯偏高、膽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高血壓人群中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年齡偏大、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可能是引發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危險因素。將上述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年齡≥40歲、總膽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高血糖是引發ST-T改變和T波改變的獨立危險因素(OR>1,P<0.05),這可能是由于機體新陳代謝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降低或延緩,加之各組織及細胞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而眾多研究已證明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脂質代謝異常和氧化應激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重要因素[14-15]。有研究指出,在高危人群中,膽固醇含量越低,心肌缺血等病癥發生率越小[16]。另外也有研究發現ST-T改變人群的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明顯升高[17]。血脂異常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血脂異常合并心電圖ST-T改變,冠心病患病的危險性進一步加大。對于高血壓患者ST-T改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血壓升高導致心臟微血管結構和功能異常,進而引起微血管性心肌缺血而出現ST-T改變,也可能是長期血壓升高導致心肌細胞肥厚而引起心電除極復極異常所引起的ST-T改變。此外,血糖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原因可能是高血糖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修復減慢,血小板在受損內皮上黏附聚集增加、活性增強,導致血栓形成,并刺激巨噬細胞釋放氧自由基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諸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增加了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8-19]。

綜上所述,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于年齡≥40歲、高血脂、總膽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高血壓人群更易發生心電圖ST-T改變及T波改變。因此,對心電圖有ST-T改變及T波改變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上述各項指標,以早期發現是否存在心血管病相關危險因素的情況,及時采取預防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8,33(1):521-530.

[2] Tambe A A,Demany M A,Zimmerman H A,et al.Angine pectoris and slow flow velocity of dye in coronary arteries. A new an giographic finding[J].Am Heart J,1972,84(1):66-71.

[3]王燕芳,劉志宏,韓雅君.冠脈慢血流對Pd、QTd及ST段改變的影響[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8,40(3):62-67.

[4]夏海燕,王松鶴.心電圖ST-T改變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23):39-39.

[5]馬莉,張虛琴,戴蘇,等.心電圖T波異常在心絞痛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現代醫學,2016,44(11):128-131.

[6]徐振萍,李素珊,龐莉,等.體檢人群心電圖ST-T異常聯合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在頸動脈硬化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1):7-9.

[7]王月文,寇鋒軍,孫更新,等.動態心電圖ST-T改變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價值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33):6567-6569.

[8]鐘智勇,馮艷萍,李忠超,等.抗精神病藥物所致ST-T改變的心電圖特征分析[J].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15,22(3):140-143.

[9]黨利彬,崔殿全,尹萍,等.心電圖ST-T段動態變化診斷冠心病的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5):27-30.

[10]高芳,劉興群.心電圖ST-T改變女性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分析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實用醫刊,2017,44(19):72-74.

[11]曾憲瑞.女性生理周期心電圖T波改變的特點及臨床意義[J/OL].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6,5(3):68-70.

[12]張曉明,范蜀濱,薛桂紅.健康體檢人員心電圖T波改變的臨床意義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84,88.

[13]宋志新.心電圖ST-T段改變在冠心病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49-50.

[14]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10):937-950.

[15]劉俊田.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的炎癥機制的研究進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2):141-152.

[16]海日,趙軍,李昊真,等.膽固醇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影響[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6,38(3):273-276.

[17]王慧清,王琰娜,解澤宙,等.探討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部分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9):668-671.

[18]羅文.糖尿病患者心電圖ST-T改變對冠心病的臨床意義[J/OL].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7(3):13-14.

[19]莊玉翠.2型糖尿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心臟變時性功能變化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53-54.

(收稿日期:2019-08-22) (本文編輯:周亞杰)

猜你喜歡
心血管疾病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應用
老年人體檢心電圖異常及相關因素分析
心電圖或查不出異常
心肌梗死與正常心電圖之間的“恩怨”你知多少?
臨床表現為心悸的預激綜合征B型心電圖1例
左心室肥大的心電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