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理文化視角下行政人員利益沖突分析

2020-05-08 08:43呂昊展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行政倫理利益沖突

【摘 要】 本文從行政倫理文化角度出發,認為行政人員在面臨利益沖突和角色沖突的兩難刺激情景下,產生一系列行政失范行為,導致了當前的倫理困境。故此,通過以推行行政倫理立法為核心,加強行政管理教育和廉潔管理制度的方式去提高行政人員的行政倫理道德素質。

【關鍵詞】 行政倫理 行政人員 利益沖突

一、利益沖突的含義

利益沖突,可以概況行政人員代表的公共利益與他自己的私人利益之間的沖突。

二、行政人員利益沖突的成因

1.行政人員的“雙重利益代表身份”,致使行政人員在追求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過程中發生利益沖突。行政人員是社會中的“經濟人”,在代表公共利益的同時,也會追求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或者小團體的利益。行政人員會因為機制上的不合理,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中迷失方向,權力觀發生扭曲,當其代表的公共利益與作為社會中個體的利益發生沖突時,少數行政人員會選擇獲取私人利益。

2.行政人員的公私關系沒有準確的界限。在該情境中,行政人員會因為多重角色的矛盾而導致思想法發生變化。行政人員扮演的角色時公共角色,他們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公共利益。而與此同時,行政人員也有自身的私人角色,那就是社會中的公民、家庭中的父親或母親或子女、工作單位中的個體代表。在社會轉型期,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開始分化,但是這兩者之間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界限,行政人員在這個時候會在觀念上或者行為上出現利益矛盾。

3.行政人員受“人情往來”影響,錯誤地認為自身的違法行為是符合社會倫理規范要求的。我國自遠古時期就是一個講“情”的社會,每一個人作為社會中的個體一定程度上是靠“情”去支撐的。但是在當今社會中卻有少數人將這一傳統習俗弄變質了,當禮物的價值超越了禮尚往來的意義后,其“禮”的味道也就變質了。正是這種深厚的“感情”,讓少數的行政人員“模糊”了是非標準。

4.法律匱乏,缺乏明確的行政倫理法規。雖然國家對行政人員制定了避免發生利益沖突的法律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漏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這些制度涵蓋在各種準則之中,缺乏統一的整理,執行復雜:例如《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對國家公務員履行的八項義務雖然做了明文規定,但沒有將其明確為倫理規范,難以具體操作;二是被管理的行政對象沒有明確區分,所以在原則、尺度上不容易有明確的標準;三是在某一時期中會制定很多“禁止”和“應該”,受環境影響具有一定時效性;四是我國缺乏機構保障,例如倫理機構;五是將行政人員的責任與義務和倫理規范混淆在一起,缺乏明確的標準。

三、利益沖突的管理途徑

(一)加強行政管理教育。1.要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少教化。通過心連心的方式雙向交流,找到化解矛盾的辦法;做更多的案例研究和情景模擬,在沉浸式的學習中互相啟發得到頓悟;充分發揮行政人員的主體性,在自我探索和反思中培養品格,提高道德素質。2.建立健全行政倫理監督機制。通過上級對下級、下級對上級、同級對同級的方式進行相互監督;通過把行政人員政績考核和素質考核內容,歸入到行政倫理品德素質之中;通過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在行政倫理問題中的作用,例如,通過新聞媒體、公民監督營造一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社會氛圍。特別是對高職位的行政人員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官德監督,使其端正工作作風,弘揚社會風氣。3.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遵循規律的工作教育和教育者的思想的變化結合實際,讓反腐教育貼近廣大群眾。有必要讓行政人員成為社會中的“模范者”,利用他們的模范行為贏得人民的信任,推進廉政文化向農村、向企業發展。堅持讓廉政文化建設與農村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結合,積極幫助基層開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動,從而使反腐倡廉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廉潔文化要開辟新的領域,轉變為具有當代特色的教育形式,個性化進行宣傳教育,彌補傳統媒體的不足,充分利用互聯網,把信息完整、及時地傳播出去;根據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公民的文化偏好,選擇適合廉潔政府文化內容的載體,讓更多的人理解廉潔文化的含義,構建多元文化載體教育,大力發揚使廉潔文化建設。

(二)加強廉政管理制度。1.創新財產申報制度。通過申報行政人員的財產防止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發生沖突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做法,只有把把國家相關制度內化為行政人員的自覺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利益沖突。申報主體應該從原來的高級官員擴大到所有的行政人員;財產聲明的內容應包括行政人員的個人財產、家庭的共同財產等;公開申報的財產要在公開的期刊上發表;與國外進行網絡聯系,嚴格控制行政人員海外財產;離職人員在離退前三個月遞交離職財產報告。2.創新利益回避制度,特別要斷絕送禮品、請吃飯的利益關系、行政人員任職中的“圈子文化”;加強對行政人員的兼職限制和辭職退休后的從業限制等。為此,有必要吸引世界各國的法律規定,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全面而統一的《行政人員廉政倫理法》。

(三)推行行政倫理立法。加強行政倫理法制建設。世界中很多國家為了防止行政人員公私利益沖突,都制定并且頒布了法律,主要對行政人員的財產公開、回避制度、退休后“重新返聘”等提出了明確的規定。例如,美國公布了《利益沖突法》,根據不同的罪行規定相應的罰金刑和有期徒刑;英國的“利益聲明”制度,是特別針對高級的行政人員的,該項制度明確規定行政人員在參與政府決策之前說明自己沒有從中受益。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以頒布法律的的形式,避免利益沖突給行政人員帶來的違法風險。利用明確具體的法律法規標注出利益沖突會發生的風險領域,告訴行政人員在面對無法判斷的利益沖突時的解決辦法,以及當他們陷入利益沖突時將面臨的后果。

【參考文獻】

[1] [美]特里·L·庫珀.行政論理學:實現行政責任的途徑[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 程文浩.中國治理和防止公職人員利益沖突的實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0).

[3] 郭小聰,聶勇浩.行政倫理:降低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有效途徑[J].中山大學學報,2003,(1).

[4] 孔偉艷,徐振斌.改革開放以來反腐倡廉經驗與啟示[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12,(2).

[5] 孔祥仁.國際反腐敗隨筆[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

[6] 馬國泉.行政倫理:美國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呂昊展(1994--),男,漢族,吉林省吉林市,學歷:在讀研究生;單位:吉林財經大學;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歡
行政倫理利益沖突
關于《關注低強度紅光重復照射對近視進展防控的新方法》一文利益沖突的更正
社會關系在分析師調研過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沖突和信息優勢的視角
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關于反腐敗的思考
簡析公共政策制定過程
論庫伯走出責任沖突的行政倫理困境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行政倫理建設的路徑探索
高校防止利益沖突的對策研究
“三公”消費領域的利益沖突研究
社會責任視閾下旅游景區多元主體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