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我國能源發展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2020-05-08 08:43李藝敏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國際貿易應對策略

李藝敏

【摘 要】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動力,國民經濟發展無不與能源發展息息相關,其直接影響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進程。然而,近年來由于中美貿易價值理念存在沖突、貿易逆差等原因,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逆全球化潮流涌動,對我國能源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能源合作是我國與各國經貿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發展受阻,將影響著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對我國能源發展的產生的影響,分別從油氣產業、核能產業、光伏產業三個領域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和能源企業實際情況,針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我國能源供應影響,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國際貿易 能源發展 應對策略

當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尤其中美貿易間的不確定性加強,美國政府采取一系列貿易保護措施:對出口美國的中國過剩產能(鋼鋁產品)和科技產品加征高額關稅(有的高達25%),收緊技術出口,嚴格投資審查以限制獲取美國的先進技術用于支持中國的產業發展,要求中國大幅度開放市場等。貿易保護措施主要聚焦于知識產權保護、產能過剩等問題帶來的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其主要目的是迫使我國大幅度開放市場,使國內企業到美國本土投資生產。我國作為世界工業加工和進出口貿易的進出口大國,是世界重要能源消費大國,對能源的消費無論是總量還是技術都存在較大的需求。在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背景下,能源行業不能獨善其身,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引起高度關注。尤其是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能源行業哪些領域帶來影響以及這種影響通過哪些渠道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一、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給我國能源行業帶來影響

(一)對油氣產業的影響

一是降低油氣需求。對于國際貿易環境變化,我國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得到較好的應對,其持續的時間越長,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就越深刻,使國內經濟難以保持現有的發展速度,降低油氣需求,直接的影響中國油氣產業。

二是加劇市場競爭。國際上,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不排除將來要求中國放松準入限制。一旦放松油氣行業的準入限制,外資油氣企業將攜其資本、技術和科技研發優勢進入中國油氣市場,如何提升市場適應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將是中國油氣企業面臨的緊迫課題。

三是惡化融資環境。油氣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油氣企業的發展需要充足的融資能力作為保障。當前,中國的基礎貨幣投放與貿易順差有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如果國際貿易環境持續較大波動,將對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并最終導致貨幣政策收緊,利率上行,融資成本升高以及人民幣匯率的持續波動,不利于中國油氣企業籌集發展所需資金。

四是影響海外業務發展。目前,由于中國油氣企業的對外投資貨幣主要是美元,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將使美元的穩定性面臨新的挑戰,進而使中國油氣企業的海外投資面臨較大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資源國加強美元外匯管制,使投資回收的風險加大。

(二)對核能產業的影響

中國努力發展核能產業以降低對煤炭發電的依賴,目前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其中,中國是美國民用核能的第一大出口市場,雙方合作緊密。在過去十年,AP1000項目得到了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兩國政府都希望通過該項目樹立一個能源領域成功合作的典范。中國AP1000項目共四臺機組,且定義成自主化依托項目,西屋已將AP1000技術對中國進行全面技術轉讓。由于已完成設備交付和安裝調試,且技術轉讓時,70%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所以國際環境變化對該項目的影響有限。盡管近年來,美國的征稅清單中涉及有核反應堆及相關商品,但項目不多,因此對核電進出口影響不會太大。

(三)對光伏產業的影響

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中國光伏產業存在直接影響,尤其是西方國家對我國光伏產品關稅增加,使得中國光伏產品對外出口數量下降。以美國為例,加上2017年下半年的庫存積壓,導致2018年的出口美國的光伏訂單大幅減少。但出口美國訂單的減少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有限。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和光伏組件出口總額達131.1億美元,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僅占中國光伏產業總產值的1.2%。另一方面,中國光伏企業已將目光投向拉美、非洲、中東等未對中國光伏產業設限的地區,新興市場的開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對美國的光伏出口量。

二、我國能源行業的應對策略

一是加強能源進口多元化。減少對不穩定進口來源的依賴,圍繞中東、中亞-俄羅斯、非洲、北美、南美、亞太這些國家和地區新項目開發和戰略選區,進行油氣戰略資源潛力分類和篩選,確定投資重點。建立海外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協同圈,充分利用全球能源格局重構的機遇,在“一帶一路”國際關系新戰略框架內,加大國際合作,重點發展油氣勘探開發、煉化技術、工程服務、國際貿易“4大業務鏈條”,合理構筑多層次、多來源、多通道的海外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協同圈。利用當前油價低位運行的時機,加大原油和天然氣資源進口力度,增加儲備。

二是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要較好地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能源企業不僅需要熟悉自身情況,也需具備經貿、法律、會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了解外國的經商環境、社會文化、相關制度法規以及國際市場環境、國際通行的法律制度、相關政策等。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減少自身的不規范行為,并建立相關的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及時向政府反映訴求,并配合政府,積極運用外交手段,通過加強磋商和對話,提高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能力。

三是加大實施海外本地化運營力度。國外針對我國部分進口能源商品的雙反、征稅早前已開始,能源企業應加快“走出去”戰略步伐,擴大對外直接投資,通過在當地設廠等措施避開關稅壁壘,擴大出口。積極構建本地化的營銷網絡、服務體系以及本地化的人才、資源等,減少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是推進開放式創新。能源企業應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積極參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技術研發,結合科研布局專利體系,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形成競爭優勢??萍紕撔抡叩闹贫ㄒ紤]各地區的實際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基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實現協同創新和開放式創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體開展上中下游全方位合作,通過國家“973”計劃、基金委聯合基金等研究平臺,承擔國家任務,開展基礎科研,與化工、汽車等國際公司建立產業聯盟,深化技術產業合作,實現強強聯合,以滿足客戶需求和擴大市場。著眼全球配置科技資源,建立起面向未來的開放式創新基礎體系。通過技術并購、聯合中試、聯合示范、聯合探索等,參與分享國際成熟先進技術。

五是抓住當前“擴大開放”政策機遇開拓國內市場。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對條件成熟的領域減少各種壁壘,主動開放市場,將有利于我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從而減少由于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能源企業應抓住習近平主席在亞洲博鰲論壇上提出的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利用金融業方面的機遇。根據相關政策“下一步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通過吸引外資,積極拓展自身業務范圍和能力,不斷鞏固和擴大國內市場,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

三、結論與展望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國之間已經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而我國始終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致力于推動與世界各國的合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堅持全球化理念,提出并發展“一帶一路”,著眼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共贏共享發展。然而,當前,我們必須認識到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我國與西方部分國家存在經貿分歧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這種趨勢必然影響到我國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國須繼續主動加大與西方國家能源合作,減少國際貿易環境變壞對能源產業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吸引國外資本投資能源產業,擴大國內能源市場;多元化能源進口,保證能源供應;通過出臺政策、搭建平臺,鼓勵企業對能源技術的創新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能源產業生產效率。能源企業須加快“走出去”戰略,避開關稅壁壘;同時加強憂患意識,學習并掌握美國法律和相關政策,在必要的時候向國家尋求幫助,提高應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能力;加大創新的資金和人才投入,提高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 吳澗生,郝潔,季劍軍. 特朗普新政下中美經濟合作的主要分歧及對策建議[J].中國經貿導刊,2017(18)

[2] 黃鵬,汪建新,孟雪. 經濟全球化再平衡與中美貿易摩擦[J].中國工業經濟,2018(10)

[3] 吳延兵. 自主研發、技術引進與生產率——基于中國地區工業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8(08)

[4] 梅冠群.當前中美油氣領域的博弈與合作[J]. 國際石油經濟. 2018(08)

[5] Lu Ruquan.Oil and Gas:The ‘Regulator and ‘Ballast Stone of Future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J]. China Oil & Gas. 2018(02)

猜你喜歡
國際貿易應對策略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國際貿易融資研究評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