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的哲學思想研究

2020-05-08 08:43代曉媛
大經貿 2020年2期

【摘 要】 神話是達斡爾族薩滿教傳承文化的載體之一。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的宇宙觀與靈魂觀體現了達斡爾族先民對世界探索過程中的思考、對宇宙的來源、宇宙的形態、靈魂問題、形與神關系的思考。被傳承的神話中對宇宙來源的描述具有唯物與唯心相交織的特點、在宇宙結構上有對天分多層每層各有功能和天柱的概念、形神關系上有著魂不滅但魂為氣的觀念。

【關鍵詞】 宇宙觀 靈魂觀 形神關系

歷史上,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如女真、匈奴、鮮卑、柔然等都先后信仰薩滿教。近世,我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仍多信仰薩滿教或保留薩滿教的遺跡。1薩滿教承載著北方少數民族長久以來的思想觀念,積淀著先民們的心理意識并融合了北方先民各方面文化,保留了多樣的原始文化形式。關于人的來源、對宇宙的思考、對人的歸屬的思考,這些終極問題在人類會思考開始,便有無數人思考并企圖得出答案。在原始時代,人們便有所思考并以神話傳說、史詩、原始宗教觀念等形式表現出來。

在達斡爾族薩滿教的神話傳說中,人們把關于世界的認識、對人的認識用神話傳說的形式傳承下來,在世界如何產生、宇宙的結構、人類的來源、靈魂的組成等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對宇宙觀的思考

關于天地來源的追溯,在達斡爾族神話中有仙鶴頂天的神話,由仙鶴把本來凝結在一起的天地分開,并因為更換頂天的腳會引發地震,并且在經歷了一場洪水后,迎來了人類的繁衍。在這一神話中關于天地的描述是一種“混沌說”,“混沌”是一種沒有界限、無邊無際的空間,在這一觀念中先民們嘗試以水、霧等自然物質來解釋這個混沌世界,以水來解釋宇宙起源的神話在滿族、突厥等民族的薩滿教神話中也有體現。在對宇宙起源的解釋中,先民們以可感知的物質元素對其進行解釋,其中包含著自發的樸素唯物主義因素。

在萬物生成觀念中,神創萬物是薩滿教神話中最廣為流傳的一種。達斡爾族薩滿教的創世神話中有天神用泥造人的傳說,天神將泥人分為男女,造人過程不小心捏壞某個泥人,是人類中出現殘疾的原因[1]。在滿族創世神話中創世女神阿布卡赫赫、突厥民族中諸神之首騰格里開拉汗創造人類、赫哲族神話中的恩都力造人等神話都反映著先民們對這個世界的來源進行思考,這些神創論的觀念又是唯心的。關于宇宙的生成,在薩滿教的神話中是物與神同時存在的,萬物由神造出,神借某一原初元素造物亦或神便生于某一物質后開始造人。在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傳說中關于宇宙生成的觀念中無論是原初存在的物質還是神創萬物或神借原初物質創萬物都體現出其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相互融合相互交織的特點。

天分多層的宇宙結構。達斡爾族薩滿教的神話故事中關于天分多層的描述是天上世界是永生的,地上世界是有生死的,地下世界是死后去的世界[2]。這種天地分層的觀念并不是將三界處于對立地位而是各界各有不同的神靈且神靈之間各司其職并非沖突的理念。

“天柱”的概念,達斡爾族薩滿教創世神話中的仙鶴是支撐大地的動物,它把本來是一體的天地頂開并支撐,仙鶴在這里充當支撐天地的媒介,樹在達斡爾族神話中也有著溝通天地的作用。在其他民族也有類似的用某種動物作為支撐天地的傳說,在鄂溫克族牧區有關支撐蒼天的神話中的四足神龜撐天的觀念、鄂溫克族神話中神山頂天的說法,這一類觀念中的一個特點是“天柱”是人與天界之間進行溝通的媒介物,“一棵樹本身通過它的實體以及它的形狀,在宗教意識上留下它的烙印,也就是說正是由于它們的自我“顯現”,才具有了意義”[3].大樹因為其自身特征使人們賦予其神圣的意義,也正是被賦予的神圣的意義使它們超越世俗的范疇,成為具有特殊溝通作用的神顯。

在對宇宙結構的描述中中天分多層但并沒有相互對立反而有聯結不同界之間的“天柱”,這一觀念體現了達斡爾族先民從整體性出發觀察宇宙的立場。

二.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對靈魂觀的思考

靈魂觀是薩滿教信仰的基礎,正是基于萬物有靈觀念下,薩滿教的信仰體系才得以成立。萬物有靈觀的理論分解為兩個主要信條,一是包括著各個生物的靈魂,這靈魂在肉體死亡或消滅之后能夠繼續存在。二是包括著各個精靈本身,上升到威力強大的諸神系列[4]。薩滿教靈魂觀中人信奉靈魂及靈魂影響的未來的生活、信奉各類神靈、且靈與人的現實生活相互影響著,也正是萬物有靈這一觀念,使薩滿教的人與靈世界聯系起來,成為它循環不息的理由。

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關于靈魂的解說與其他信仰薩滿教的民族對靈魂是解說大體相同,即將靈魂分為三魂,三魂中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命魂”,它是生命得以維系的基礎,與生命同始終,生命死亡時,它成為沒有肉體依附的亡魂;可以離開人體而存在或活動的是“游魂”,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有戰爭時被俘獲的男人在監獄里施法越獄后,歸家途中死去后靈魂化成雀鳥的故事;能夠永生不滅,肉體死亡,魂靈還在且具有創造來生的能力的是“轉生魂”?!叭暧^”中涉及一個哲學的基本問題,靈魂與肉體的關系問題,即形神關系問題。在薩滿教靈魂觀中,三魂都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人死而魂在,這是薩滿教靈魂觀的特點,但各族薩滿教關于靈魂觀的神話中還有一種觀點,即魂為氣的觀點,魂是一種存在于宇宙間的氣,且長存不滅。在薩滿教靈魂觀念中,肉體為形,靈魂為神,神離形而獨立存在,在這一層面薩滿教的靈魂觀為唯心主義形神觀;但靈魂為氣的觀念中,氣是一類特殊物質,它維系著肉體活動但脫離肉體后又歸于氣,這其中又是帶有唯物傾向的。

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的靈魂觀中物質與精神界限不明確,在唯心的觀念體系摻雜著唯物思想。也正是這一種超出唯物與唯心界限、兩者混同的觀念更體現出薩滿教靈魂觀的特點。

三.結語

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所描述宇宙觀與靈魂觀具有其獨特的成分,在宇宙觀中有著神創萬物、天分多層但并不是分離存在的觀念;在靈魂觀中有以萬物有靈為主導的靈魂觀、靈魂不死、魂為氣的觀念。萬物有靈的思想使薩滿教神話中對宇宙來源的思考中有了神創人的傳說,人們與自然的密切關系也使人們從身邊能夠接觸到的物質元素去思考宇宙的來源。先民們在思考人的來源之后,為人死后的世界也進行了構想,靈魂的去處與宇宙觀中的天分多層觀念有所關聯。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的宇宙觀與靈魂觀體現了達斡爾族薩滿教先民在對世界進行探索過程的思考、對宇宙的來源、形與神關系的思考。

達斡爾族薩滿教神話中的宇宙觀與靈魂觀具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相交織的成分,這與當時人們的認知水平有關。薩滿教先民以靈魂不滅且魂為氣、神創萬物而世界也從物質中產生這些觀念去解釋世界的產生、人類的來源等問題。盡管這些對自然、對世界的看法中并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的認識,但也表明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產生、人類的由來、形神關系等哲學問題去做出自己的解釋,并用這些思想指導了當時人們的生活與發展,這些思想的影響是一直存在的,并隨著人類的發展不斷豐富與變化。

【注 釋】

[1] 姚寶瑄主編:《中國各民族神話 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蒙古族》[M]].太原.書海出版社,2014,第4頁.

[2] 毅松:《達斡爾族民間故事的哲學思想》[J].內蒙古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

[3] 米爾恰.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圣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57頁.

[4] 愛德華.泰勒著,連樹生譯:《原始文化》[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414頁.

【參考文獻】

[1] 郭淑云著:《原始活態文化——薩滿教透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姚寶瑄主編:《中國各民族神話 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蒙古族》[M]].太原,書海出版社,2014.

[3] 毅松:《達斡爾族民間故事的哲學思想》[J].內蒙古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

[4] 米爾恰.伊利亞德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圣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代曉媛(1998-)、女、漢、河南濮陽、佛教與佛教文化、西南民族大學、在讀研究生。

基金項目: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少數民族哲學思想與文化傳承創新研究基地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9SZJDS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