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實踐概念及其現實意義

2020-05-08 08:43刁麗麗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實踐

【摘 要】 馬克思在1845年寫作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以下簡稱《提綱》)作為其劃時代的著作,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短峋V》以簡明扼要的精煉提出了“實踐”的概念,成為哲學家們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的分界線,也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本文試論述《提綱》的實踐概念及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 馬克思 實踐 意義

1、馬克思對實踐概念的重構

馬克思對實踐概念的重構是在西方傳統哲學基礎上,通過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批判,在革命理論構建中完成的??档碌摹秾嵺`理性批判》則將實踐理性等同于意志。他認為的實踐是一種純精神活動(意志,即實踐理性),甚至理性都是意志(實踐理性)的從屬者。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將實踐看作是從屬于人的思維活動的過程?!半S著意識對它的對象和它自身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并最終完全地考慮了在它的經驗中所產生的東西,意識自身也就合乎邏輯地轉變成絕對認識了?!彼J為,實踐是“絕對精神”的外化產物。由此可知,唯心主義者強調的是實踐的精神性,作為主體能動性的實踐卻沒有。因此,馬克思說唯心主義者“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

費爾巴哈雖然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是被批判的對象,但他對實踐的認識是飛躍性的。他曾說過:“理論所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實踐會給你解決?!彼吹搅藢嵺`的物質性的一面,但未完全揚棄傳統哲學中實踐的精神性傳承,也沒有察覺實踐概念之于哲學的重要意義。他認識到精神層面的局限性,但并沒有認識到實踐在物質世界的能動性。舊唯物主義者因為片面的理解了實踐的概念,不能正確認識到實踐的本質。

2、現實的實踐性

馬克思在《提綱》中將現實的實踐性歸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人的社會性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在《提綱》中有“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后提出了“現實的個人”概念,用于表征具有一定社會關系的,從事社會生活實踐活動的人,將人的現實性和實踐性做了完整的統一。在《提綱》中,馬克思主要指出了費爾巴哈“抽象的個人”的片面,他認為,費爾巴哈“抽象的個人”將宗教的本質與人的本質做了混淆,因其是基于宗教社會的,具有片面性。馬克思早就認識到人的本質與其社會關系的聯系,他在1844年著成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中說“因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所以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因此,他從實踐性上提出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本質。一方面,實踐造就人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人的實踐離不開其社會關系?!盀榱诉M行生產, 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笨梢?,人的社會性本質與實踐是密切相關的,“人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存在物?!倍菍嵺`改變現實,現實對實踐具有反饋作用。單純的人的思維是無法改變現實的,只有實踐才能改變現實世界?!八枷敫静荒軐崿F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倍淖兊默F實世界(環境),反過來造就了人,成為人思維改變的源泉,從而實現了實踐的自我提升。馬克思在《提綱》中關于“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盵1]的論述,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3、馬克思實踐概念對當代的啟示

馬克思在《提綱》中的主體由人的思維而至人,而至社會,最后則關懷至世界,其行文主體在不斷變化,而在表達對費爾巴哈的批判,在里則是緊扣實踐概念,最終得出“改變世界”的終極目標。習近平也是通過對實踐概念的繼承和運用,規避“烏托邦社會”的唯心思維,以對人的關懷出發,而至社會,最后至世界的實踐邏輯。習近平牢牢樹立實踐思維,通過緊扣中國國情,首先依據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現狀依據對人的關懷,指出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把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民群眾的基本訴求作為社會政治實踐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然后,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準把脈,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對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戰略、內外條件和政治保證等各個方面作了縝密部署;最后,在當前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通過把握國際格局和對和平發展的預判,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這一系列立足現實的理論構想,離不開深扎實踐的“自我革命”的提出,從而保證了美好生活的總體方向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總體方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主觀的、能動的改造中國,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之路。

【注 釋】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參考文獻】

[1] [英]斯蒂芬·霍爾蓋特.《黑格爾導論》[M].丁三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107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 賀祥林,馬克思開創的實踐思維方式論綱,《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8期

作者簡介:刁麗麗,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學歷:在讀研究生,單位: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實踐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