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

2020-05-11 12:08卡麗瑪·居馬拜克
農家致富顧問·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診斷防治

卡麗瑪·居馬拜克

摘 要 牛病毒性腹瀉在牛養殖行業較多見,是一種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引發的傳染性疾病,也被叫做黏膜病。本文就以牛病毒性腹瀉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為該病在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提出幾點建議,旨在為牛養殖業發展做出努力。

關鍵詞 牛病毒性腹瀉;診斷;防治

牛養殖業是牲畜養殖的一種,牛病毒性腹瀉在養殖過程中較為多見,它是一種以牛為自然易感宿主的傳染性疾病,會給牛養殖戶帶來嚴重負面的經濟效益影響。因此,為了減少牛病毒性腹瀉對牛養殖的影響,合理提出診斷要點和防治措施顯得極為重要。

1 牛病毒性腹瀉的臨床表現

牛病毒性腹瀉經常發生在春季和秋季。在新發牛群呈急性發作,發病與飼養方式、年齡大小無關,發病率通常為5%左右,病死率可高達100%[1]。在牛發病初期,會有一到兩周的潛伏期;在對多數牛進行診斷時,發現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的病牛絕大多數屬于隱性感染,在潛伏期并沒有非常明顯的癥狀。牛病毒性腹瀉發生在新生牛犢身上時,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急性癥狀,比如非常多見的腹瀉、高燒發熱。牛病毒性腹瀉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感染造成的一類傳染性疾病,無論是在牛群中的急性感染還是慢性感染,都會影響到母牛和牛犢,并表現出亞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隨著發病時間的延長,會逐漸發展成典型的黏膜病變,引起病畜和黏膜病外,還會使得妊娠母牛感染,并讓母牛流產、仔畜先天性缺陷等繁殖障礙性疾病。

一般情況下,當牛感染牛病毒性腹瀉后,最先開始的癥狀是發熱,部分牛還會伴情緒低沉,隨著病情的發展,腹瀉會在發熱后的2——7天出現,當牛出現腹瀉的癥狀后,在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影響下,牛的腸胃也會發生糜爛,同時口腔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糜爛,嚴重時,還會出現便血,給養牛業造成嚴重的危害和經濟損失。

2 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

傳播途徑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主要傳播方式為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以通過胎盤傳播。臨床上,對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最主要的是看發病癥狀,如果早期發病癥狀出現發熱、腹瀉、牛黏膜的傷害,基本可以初步診斷。但是,在進行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時,發現有些患牛病毒性腹瀉的牛,僅僅是處在發病早期,有一種輕微感染狀態,缺乏明顯的感染癥狀,病牛的發熱、腹瀉等也缺少明顯的牛病毒性腹瀉的典型癥狀[2]。

因此,牛病毒性腹瀉在進行檢驗時,不僅是對牛的典型癥狀進行診斷,還需要檢驗牛的口腔黏膜病變和腳趾部的損傷,并通過多次檢驗,確認是否是反復感染或者是持續性感染。通常情況下,在進行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時,如果是急性感染的牛,只要懷疑是牛病毒性感染,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對牛的口腔進行檢查,檢查牛的口腔粘膜有沒有腐爛,2-3d內可在鼻鏡、口腔黏膜出現糜爛病理變化,舌面發生變性壞死。然后在確定口腔感染后,由于牛病毒性腹瀉的時候癥狀復雜,可以采取分離病毒進行驗證。急性病例很少恢復,通常在發病1-2周后死亡,少數的病例病程為1個月。另外,在牛病毒性腹瀉的確診時,須從急性發熱期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中分離病毒,或從病尸實質臟器取樣分離病毒。將采取的血清樣品進行兩次檢驗,方可確診[3]。

3 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3.1 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監護

做到養牛生產各階段的全進全出,避免將不同日齡的牛犢混群飼養,從而減少和降低牛群之間接觸感染機會。首先,做好牛的飼料管理。減少被污染飼料、霉壞飼料在養牛過程中的使用。在進行牛飼料管理時,最好是封閉式管理,避免牛飼料被污染。在生產中的牛群時,平時應加強引進牛的檢疫,避免帶有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牛進入牛群,禁止經檢疫的陽性牛在市場上流通。其次做好牛的日常保暖措施。在秋冬季節,針對變換過快的天氣做好防護措施。所以,養牛人員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如果出現炎熱天氣,還要對牛圈牛舍牛棚進行降溫,讓牛生活在正常環境里,保持其正常溫度。通過增強患病牛的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牛病毒性腹瀉的蔓延。

3.2 牛病毒性腹瀉的治療

針對牛病毒性腹瀉的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在對牛進行診斷時,如果有病牛因腹瀉引起脫水病理,或者是病牛發生體液電解質失去平衡等病理狀態時,通過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復方氯化鈉等進行補充體液。在進行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時,如果是急性感染的牛,只要懷疑是牛病毒性感染,就需要對腹瀉癥狀嚴重的病例,進行止瀉。病毒性腹瀉的臨床藥物主要有藥用炭、矽炭銀等收斂性止瀉藥,通過這些藥物使用,緩解患病牛機體因水樣腹瀉而導致的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等現象。另外,在牛病毒性腹瀉的治療時,由于腹瀉是特征性癥狀,可持續1-3周。在發現體溫升高時,為了有效控制細菌繼發感染,可以對患病牛使用鏈霉素、恩諾沙星等抗微生物藥物抑制,或者是對發熱患病牛使用藥物消除細菌感染[4]。

3.3 牛病毒性腹瀉的疫苗接種

牛病毒性腹瀉目前尚無有效治療和免疫方法,這就需要養殖人員在牛養殖時,增強機體抵抗力,必須采取檢疫、隔離、凈化、預防等獸醫防制措施。預防上,國外一般使用BVDV、IBR、IP3滅活三聯疫苗,該疫苗的特點是成本較高,性質不穩定。而我國已生產一種弱毒凍干疫苗經檢疫的陽性??蛇M行淘汰處理,預防該病也可進行免疫接種,防止該病的擴散與流行。但在接種疫苗時,要注意的是其中活疫苗不穩定,可能會引起胎兒感染,引發免疫抑制。因而,在對牛進行免疫接種前,需要對整個牛群進行血清學檢測,在其抗體滴度小于1:64或檢測為陰性者,證明該??赡転槌掷m性感染牛,對檢出牛進行病毒分離和隔離。

牛病毒性腹瀉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經常給發生在各種年齡的牛身上,主要是牛犢。為了減少牛病毒性腹瀉給牛養殖行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加強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和防控,在診斷時,應用實驗室診斷法對該病進行確診,重視牛日常養殖的管理和病毒預防,各個方面做好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控。

參考文獻

[1]刁彩霞,等.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4):24-25.

[2]袁中貴.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畜禽業,2018,29(2):67-67.

[3]阿賽提·賽依提.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農家致富顧問,2019(2):28-28.

[4]王永忠.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今日畜牧獸醫,2019(2):28-28.

猜你喜歡
診斷防治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