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千年恫鄉煥發新機

2020-05-31 02:15
農家之友 2020年12期
關鍵詞:侗鄉農民畫三江

【2015年,三江有貧困村98個、貧困戶22638戶、貧困人口98170人,貧困發生率25.22%。截 至2020年10月29日,國 扶系統內的28738戶貧困戶124944人,均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全縣貧困戶人均收入達9717.44元,超過脫貧摘帽標準線(人均4000 元以上),實現了貧困人口清零的目標?!?/p>

在廣西、貴州、湖南三省區交界處的一座偏辟山村里,有這么一群侗族同胞,他們農忙時耕種田地,農閑時則揮灑筆墨描繪生活百態。走進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獨峒村,你會看到一大批土生土長的優秀侗族農民畫師。在當地政府的幫扶和整合下,獨峒村建成帶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示范點——三江侗畫博物館,并打造出一條“文化+旅游+互聯網”的扶貧產業鏈。如今,一幅幅農民畫,通過博物館、互聯網等展銷平臺遠銷海內外,成為侗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法寶”。旅游富民,是三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性措施。通過“旅游+”融合式發展,采取“景區景點+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三江大力發展農民畫、民族節慶、餐飲民宿、民族服飾等經營形式,促進旅游消費扶貧,將文旅產業打造成侗鄉百姓穩定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如今侗鄉的村村寨寨,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生活從溫飽走向幸福,他們有的搭上了文旅產業發展的“致富車”,有的穩穩端起了種養產業的“金飯碗”。

布央村有茶園3900畝,戶戶種茶,一年四季能采茶,人均收入已達17000多元。沿著八江鄉布央村茶園的石板路前行,滿眼的茶樹生機勃發,村黨支部書記謝勛庭的喜悅寫在臉上。要知道,幾年前的布央村是遠近名的貧困村,附近村寨都流傳著“山高水遠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江依托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生態產業,通過開展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油茶“雙千”計劃,實施標準化稻漁綜合種養,實現了產業扶貧和產業振興雙豐收,還先后捧回了“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油茶之鄉”等金字牌匾。產業配齊了,還要充分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實現“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脫貧的根本轉變。為此,三江立足縣域特色產業,在扶貧小額信貸政策上做足文章。

堅持“戶貸戶用戶還”,三江創造性地探索了“三融一轉”模式,即融入生態產業,實現擴面增容;融入特色產品,實現提質增效;融入文化旅游,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養殖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戶轉型轉產提供有力支持。三江“三融一轉”模式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領導的肯定。利用后盾單位定點幫扶、發揮粵桂協作資源效用、積極引進社會幫扶力量在社會各界及各族群眾的艱苦奮斗下,三江侗鄉人民終于摘掉貧困的帽子,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猜你喜歡
侗鄉農民畫三江
它們的家鄉——“三江源”
侗鄉娃娃的游戲樂園
侗鄉情
走進侗鄉校園
情滿侗鄉呀啰耶
南京六合:農民畫繪出“國際范兒”
代縣成立農民畫促進會
金山農民畫
當農民畫“戀”上漆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