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產業挑起扶貧“大梁”

2020-05-31 02:15
農家之友 2020年12期
關鍵詞:邊貿大梁特色產業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廣西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決戰脫貧攻堅,創新發展縣級“5+2”、貧困村“3+1”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劣到優,構建形成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致富產業”的扶貧產業體系。通過推進產業扶貧,一批扶貧產業已成長為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產業。2019年,廣西糖料蔗產量占全國的6 成以上,桑蠶繭產量占全國的一半,木薯、雙孢蘑菇、茉莉花茶、柑橘、百香果、火龍果、肉桂、松香、八角等農林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截至2020年底,廣西縣級“5+2”特色產業覆蓋率超過96.77%,累計帶動426萬貧困人口脫貧,特色產業挑起廣西脫貧攻堅“大梁”。

山邊,牛兒羊兒跑得歡;田間,滿目的桑樹綠油油;車間,蠶寶寶吐絲織出一粒?!般y繭”……

走進廣西千山萬壑,一幅幅戰貧的畫卷徐徐展開。

無產業不脫貧,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面對最難啃的脫貧攻堅“硬骨頭”,廣西加快發展縣級“5+2”、村級“3+1”特色產業,全區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96.94%,一個個特色產業增強了脫貧“造血”功能,為鄉村振興引來了“活水”。

產業興,帶來萬家富

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在山地上,群眾操弄設備護理姬松茸?!耙粋€大棚正常需投入4萬元,但在政府幫助下只需投1萬元就可以了?!必毨魠墙鹁盏募依锓N植5個大棚,2019年凈增收8萬元。

百色市田林縣地處石漠化山區,人多地少,收入渠道單一。2015年8月以來,田林縣結合山區氣候環境,引入姬松茸新興產業,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在浪平鎮建起姬松茸生產示范大棚。

2019年,浪平鎮55個姬松茸大棚,惠及89戶578人,為浪平村、塘合村的村集體經濟帶來收入11萬元。田林縣2020年全縣擴建705個大棚,年產值超4000萬元,吸納170戶貧困戶入園承包種植,解決300人就業,實現6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增收150萬元以上。

東蘭縣傳統特色油茶產業迅猛發展,成為群眾增收致富重要產業。

產業興,帶來萬家富。

在河池市東蘭縣泗孟鄉弄平村,油茶、花椒等種滿整個山區?!斑^去群眾主要種玉米為生,勉強能自給自足。我們通過獎補引導發展經濟產業,激發脫貧內生動力?!便裘相l弄平村駐村第一書記覃肄說。

這些年,東蘭鎮拉岜村貧困戶韋美定嘗到了種油茶的“甜頭”,今年又增種10 余畝?!坝筒枰殉蔀槲覀兇迦罕娂彝ナ杖胫饕獊碓?,各家各戶都搶著種?!表f美定高興地說。

為鼓勵群眾發展產業,東蘭縣出臺多項以獎代補惠民政策,簡化辦理流程,降低獎補門檻,增加50%獎補額度。目前,全縣已種植油茶近30萬畝,基本實現“人均一畝油茶”的產業格局。

而桂平市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培育出92家種植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了萬畝西山茶、萬畝稻蝦養殖基地等“七個萬”特色產業群,帶動1.1萬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經過幾年的發展,廣西創新制定縣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規劃,構筑的“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扶貧格局,有效解決扶貧產業弱、小、散的問題。

融安縣青蒿素年產量居全國第一。

昭平縣黃姚古鎮風景優美。

特色產業引領增收路

目前,廣西已建立起以水果、糖蔗、油茶、茶葉、桑蠶、核桃、中草藥、豬牛羊雞鴨養殖等為主導的特色種養體系,不斷推動產業深加工,全區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7.03%。

廣西是中國最大的砂糖橘、沃柑、金橘產區。作為廣西最大宗的水果,柑橘年產值達到200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作為中國最大的蔗糖生產省區,廣西糖料蔗產量、食糖產量已連續10多年占全國總產量六成以上。崇左是“中國糖都”,原料蔗和蔗糖產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全市蔗農26.3萬戶131萬人,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380萬畝左右,產量穩定在1800萬噸左右。

廣西實施油茶產業“雙千”計劃,截至2020年底,種植油茶面積達820萬畝,成為廣西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之一。

百色革命老區以右江河谷為中心發展芒果產業,成為中國首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精準脫貧的范例,6.8萬戶25.23萬人通過種植芒果脫貧。

融安縣青蒿素年產量居中國第一,約占全球的1/3。該縣依托“公司+基地+科研單位+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青蒿種植產業,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螺螄粉成為俏銷“網紅”食品。柳州市運用工業化思維發展螺螄粉產業,把一根小米粉做成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大產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廣大農民因此實現穩定增收。

都安瑤族自治縣按照“企業牽頭、政府扶持、農戶代養、貸牛還牛、還牛再貸、滾動發展”的模式,探索出大石山區發展產業的新路子,有近10萬貧困群眾受益,成為廣西扶貧產業發展的旗幟和標桿。

引人注目的是,廣西在發展種養產業的同時大打“旅游”與“邊貿”牌。

貧困地區大多旅游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生態保存比較完整。廣西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昭平縣黃姚古鎮促進鄉村旅游跨越式發展,帶動周邊村民通過銷售農產品、開辦民宿或在景區就業實現脫貧。

大新縣探索出“龍頭景區”帶動型、鄉村旅游拉動型等旅游扶貧模式,并通過興邊富民行動推進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有效推動脫貧攻堅。

2015年至今,廣西利用國家邊民互市貿易優惠政策創新開展邊貿扶貧工作,通過創新“邊貿+”扶貧模式,助推邊民脫貧致富,實現產業興邊穩邊固邊。2020年,廣西8個沿邊縣(市、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崇左市以做大做強口岸經濟為引領,推動口岸貿易加工的快速發展,為邊民提供穩定就業崗位,促進“邊境貿易+跨境加工制造業+扶貧”互動發展。

東興市創新“邊貿+黨建+互助組”扶貧模式,邊貿互助組發展到128個,3334人參與邊貿扶貧。

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七百弄雞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

產業扶貧行穩致遠

只有產業不行,而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才能讓產業扶貧行穩致遠。

輕輕一掃,溯源碼馬上顯示飼養者的信息及雞苗出處等內容,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七百弄雞已遠銷至吉林。由食材轉換成商品,一個冷鏈物流中心就這樣讓七百弄雞“飛”出大山,進入大灣區乃至全國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消毒、屠宰、分割、包裝等,工人們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把屠宰好的白條雞打包裝箱。作為操盤手,大化瑤族自治縣冷鏈物流中心2019年9月建成后,中心已加工活禽57萬羽,七百弄雞9.5萬羽。

該中心主任黃旭說,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時,政府給予補貼,以正常市場價把本地扶貧養殖項目的雞收儲到冷庫,待價格恢復正常后再把這些雞投放市場,充分保障貧困戶利益。

“背靠產業鏈,銷路和收購價格有保障,我們發展有信心?!表f昌平是大化宏順七百弄雞養殖場技術員,也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所在的養殖場今年在3萬羽存欄的基礎上,將生產規模再擴大一倍,帶動更多貧困戶穩定增收。

從生產到高附加值的銷售,大化農產品鏈條越來越順。從食材到商品,冷鏈物流立頭功。

千畝良田,風吹桑浪……在凌云縣“泗水繽紛”田園綜合體產業核心區平懷村,一片普通的桑園在引入景觀創意和現代化生產經營管理之下,不僅實現了農田高質高產,還成為當地別致的旅游觀光景點?!靶Q桑+果?!薄吧V?食用菌”“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帶來更可觀收益。

從桑蠶到絲綢,作為那坡縣最主要的產業之一,桑蠶產業在這里已形成桑蠶繭收購、白廠絲生產、紡織綢布、煉染數碼印花的絲綢加工全產業鏈。2020年,那坡縣桑園面積12.9萬畝,養蠶戶15518戶,其中貧困戶5363戶。該縣已實現49個村12820戶51302人脫貧。

猜你喜歡
邊貿大梁特色產業
安徽宿州靈璧縣:多措并舉發展特色產業
人是會變的
淺議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務運作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產業“化蛹成蝶”
河北臨城:發展特色產業拔“窮根”
西海岸:特色產業振興鄉村
畫梅
中尼昔日最大口岸開通提速西藏邊貿發展
春到邊山河
重卡車架大梁開裂失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