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鰭原鲌的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技術

2020-06-05 07:33顧金壽,張偉明
科學養魚 2020年4期
關鍵詞:雄魚催產夏花

紅鰭原鲌(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屬鯉形目、鯉科、鲌亞科、原鲌屬,俗稱黃尚魚、紅了、黃掌皮,是太湖水域常見的小型經濟魚類,最大個體可達30厘米,常見個體多為長20厘米,體重100克/尾左右。紅鰭原鲌肉白細嫩,味美,其全魚可作藥用。

紅鰭原鲌體長而側扁,頭背面平直,頭后背部隆起,尾柄短,其長短于或等于其高。腹部自基部至肛門有明顯的腹棱??谛?,上位;下頜突出,向上翹,口裂和身體縱軸幾乎垂直。眼大,鱗細??;背鰭短,具有強大而光滑的硬刺。側線前端略向下彎曲,后端復向上延至尾柄正中。體背部灰褐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體側鱗片后緣具黑色素斑點;背鰭灰白色,腹鰭、臀鰭和尾鰭下葉均呈橘黃色,尤以臀鰭色最深。生殖期間雄魚的頭部和胸鰭條上出現珠星,生殖期過后消失。紅鰭原鲌喜歡棲息在水草繁茂的湖泊中,也可生活在江河的緩流里。幼魚常群集在沿岸一帶覓食;成魚則常成群游動于水面,冬季在深水處越冬。紅鰭原鲌在自然條件下,二冬齡魚即可達性成熟,屬一年一次產卵魚類,最小個體僅11厘米,重約17.6克,產卵期在5-7月,產卵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Ⅳ期卵巢呈青灰色或淡黃色,卵徑為0.7~0.9毫米,絕對懷卵量為1.04萬~12.70萬粒,產黏性卵,在生殖季節,雄魚在頭部和胸鰭條上均布有珠星。紅鰭原鲌為兇猛性肉食性魚類,幼魚主要攝取枝角類、橈足類和水生昆蟲,成魚以小魚為食,亦食少數的蝦、昆蟲和浮游動物。本文介紹紅鰭原鲌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技術,供參考。

一、材料與方法

1.親本的來源

本單位池塘培育的成熟個體,選擇標準3冬齡以上親魚,最小體重200克/尾以上,并且膘肥體壯,無病無傷。選留的時間結合冬季捕撈和干池進行。

2.親本的強化培育

親魚培育池面積1畝,放親魚1000尾。培育池水質要求肥沃,透明度30厘米。培育水質以有機肥為主,翌年春季投喂蛋白質含量40%的人工配合飼料。

3.親本的性腺成熟

根據我們的觀察測定,本地區紅鰭原鲌性腺成熟在5月上、中旬,當性腺成熟時,雌雄紅鰭原鲌體形區別明顯,成熟系數達到16.67%。雌魚背腹寬闊,腹部膨大、松軟,卵巢輪廓明顯,泄殖孔微紅。雄魚體形狹長,頭部鰓蓋及鰭條布滿“珠星”,手摸感覺明顯粗糙,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4.紅鰭原鲌的人工繁殖

在人工培育條件下,紅鰭原鲌2冬齡達性成熟,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選用3冬齡以上親本,規格在200克/尾以上,苗種繁育采取人工注射催產激素自行產卵方法,催產藥物為DOM和LRH-A2,雌魚每尾注射劑量為DOM 4毫克+LRH-A240微克/千克,雄魚劑量減半。采用胸鰭注射,產黏性卵,卵徑較小,受精卵在21~22.5℃水溫條件下,經53小時即可孵化出膜。

5.紅鰭原鲌的夏花培育

(1)培育池塘:選用本單位養殖場試驗池塘,面積1畝,按常規清塘,在放苗前5天加水并堆放有機基肥培育水質,畝堆有機肥200千克。

(2)放養時間和密度:在紅鰭原鲌水花苗種“點腰”后即可下塘培育,畝放水花15萬尾。

(3)餌料投喂:紅鰭原鲌為兇猛性肉食性魚類,幼魚主要攝取枝角類、橈足類和水生昆蟲。一方面通過前期水質培育,提供紅鰭原鲌餌料,另一方面我們投喂成鰻魚粉料經搗漿全池潑灑,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每天視情況潑灑1~2次,每次投喂成鰻魚粉料1~1.5千克,以充足的餌料促進其生長,并觀察培育池水質變化。

二、結果

1.紅鰭原鲌親本的強化培養

2018、2019年度親本收集及培育情況見表1。本地區在3月上中旬,當水溫達到15℃以上,紅鰭原鲌親本開始攝食,在紅鰭原鲌親本強化培育技術上,投喂充足適口的人工配合飼料,我們在項目實施期間,投喂蛋白質含量40%的膨化飼料,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

表1 各年度紅鰭原鲌親本收集及培育情況

2.紅鰭原鲌的人工繁殖

項目實施期間,我們在紅鰭原鲌親本的強化培育基礎上,開展了人工繁育苗種技術試驗,雌魚每尾注射劑量為DOM 4毫克+LRH-A240微克/千克,雄魚劑量減半,采用胸鰭注射。根據我們2018年和2019年的試驗觀察,2018年5月14日14:30催產,水溫21℃的條件下,紅鰭原鲌親本于次日3:00產卵,效應時間為12.5小時;2019年5月13日10:00催產,水溫20.5℃的條件下,紅鰭原鲌親本于當晚23:00產卵,效應時間為13小時。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各年度紅鰭原鲌人工繁殖情況

3.紅鰭原鲌的夏花培育

我們于2018年5月21日在18#試驗池放養紅鰭原鲌水花苗種15萬尾,經過26天的夏花培育,至6月17日觀測紅鰭原鲌夏花魚苗平均規格2.68厘米,其中最小個體2.2厘米、最大個體2.9厘米,即可進行夏花起捕,同時開展大規格魚種養殖放養工作(表3、表4)。

表3 2018年紅鰭原鲌夏花培育期間生長測定情況

表4 各年度紅鰭原鲌夏花培育放養收獲情況

三、討論

1.在紅鰭原鲌人工繁殖技術上,通過親本強化培育和人工催產技術應用,探索出了紅鰭原鲌人工注射催產激素自行產卵方法,催產藥物為DOM和LRH-A2,雌魚每尾注射劑量為DOM 4毫克+LRH-A240微克/千克,雄魚劑量減半,采用胸鰭注射,效應時間8~11小時。

2.在紅鰭原鲌夏花培育技術上,通過借鑒已成功研發的太湖特種水產品苗種培育技術手段,對紅鰭原鲌食性觀察與分析,采取培育天然餌料和投喂人工飼料進行馴化養殖,前期堆放雞糞培育水質,并及時投喂成鰻魚粉料經搗漿全池潑灑,達到了較好的培育試驗效果。

猜你喜歡
雄魚催產夏花
半滑舌鰨基因編輯快速生長雄魚通過現場驗收
斗魚為什么喜歡爭斗
中國主要養殖經濟魚類人工催產藥物使用進展
做一朵夏花
夏花物語
按摩乳頭能催產嗎
金魚如何辨雌雄
咿呀
生如夏花
魚類催產激素對齊口裂腹魚繁殖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