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性研究

2020-06-08 10:36徐存
成長 2020年4期
關鍵詞:趣味識字課堂教學

徐存

摘 要:作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通過多年來的教學觀察,發現專注力的問題對于現在孩子課堂學習的影響越來越大。由于孩子們的注意力不集中,最直接地影響了課堂的授課效果,一節課下來,老師花了很多的心思準備的課堂卻收不到良好的教學反饋。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多動癥和注意力障礙,輕癥的孩子可能會隨著生理的發育漸趨好轉,但也有很多的孩子不得不要進行藥物干預。通過長期的教學觀察,很多孩子雖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專注力問題,但如果在課堂上巧妙地利用一些教學技巧,多一些教學方法和點子,還是可以通過教學手段提升專注力這方面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的。

關鍵詞:趣味識字;課堂教學;實踐性研究

1 趣味識字

小學低齡段的教育對于整個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主要集中在識字和書寫上,尤其是識字的過程。很多孩子入學前都是識字零基礎,一到學校,一節課的時間,識字量大概在15個左右,這對于剛剛入學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也試過,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去教授——讀拼音,讀漢字,反反復復做這樣的工作,帶著孩子們一遍遍地認,這樣的方法也可以達到識字的教學目標,15個字,一節課,接受能力特別強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能認識并記住10個左右(程度解釋:指會認,會組詞及運用到口語表達),這還是在理想狀態下,那些接受能力強但注意力差的同學大概也就在6個字左右,另外一部分,接受能力較慢注意力也不集中的孩子能掌握一兩個已經算是好成績了。

但我加入了趣味識字后,效果明顯的得到了改觀。

1.1 謎語識字

這其中包含拆字謎,就是把要合體字拆成獨體字,組成字謎,組成朗朗上口的短句,方便孩子們記憶。既增加文字的神秘感,又調動了孩子們積極性,同時,當課上老師改變一下句式和說話的方式時,孩子們會不自覺地就拉回了思維。對于剛入學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更喜歡揭開神秘,因為孩子們內心都是一個好奇的獨立個體,他們對這個世界隨時隨地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更愿意去接受可以吸引他們探索和挑戰的而又充滿神秘感的話,比如:現在老師給你們說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好不好?那些還處于游離狀的孩子們,你會發現他的眼睛馬上就亮了起來。而此時,就是孩子們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因此,這個時候老師說的每一句,他們都能很快地記憶下來,此時的謎面其實就是對于合體字的短句式記憶法。比如:一條大黑狗(默)。能常在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已經開始動腦思考,可能各種答案也會層出不窮,不論最后是老師或是同學給出答案,對于孩子們來講,那都是他們從內心深處渴求的“真相”,所以必然是印象深刻而扎實的。老師如果再進而講到:如果你看到一條兇狠的大黑狗時,你要保持沉默,不慌不逃,不去刺激兇狠的動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孩子們既了解了字義,也學會了字的運用。同時也達到了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接下來,還可能繼續把這個黑狗的故事延續下去:一條黑狗沖南叫(獻)。同時是一條小狗的故事,換一種思路,把孩子們帶入到一個連環的故事中,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會隨著故事不斷深入,而每次生字都在孩子的期盼中呈現出來,這樣就有效地提升了孩子們課堂的專注力。

1.2 故事識字

把識字加入故事中,讓孩子們一邊聽故事,一邊思考。經過試驗證明,小齡段的孩子們,不管是否有多動及注意力缺陷都喜歡聽故事,這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也做過嘗試,把要學的內容編成故事,然后故事的結尾設疑,孩子們聽故事時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如果故事能豐富有趣,每一個細節他們都會認真地思考,在故事中,可以穿插語文教學的常規識字法,比如圖文識字,字理識字等。比如:一個釣魚的人釣魚歸來,天色已晚,半路搭一馬車,釣魚人和車夫兩人在路上邊走邊聊,互問姓名,金錢釣魚人拿出一條魚對著夕陽照了照,說:“我就姓這個?!鞭D而問及車夫姓氏,車夫不語,指了前面的兩匹馬說:“我姓這個?!闭垎柎硕烁餍帐裁??(分別為:魯、馮)加之老師的現場演繹,孩子們便是精彩的故事中知道這兩個字的結構和字義,“魯”“馮”均為姓氏,而且特別注意“馮”字的部首是兩點水,這也是技巧之一,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很多孩子對于兩點水和三點水的字記憶起來相當有困難,經常搞混,但是對于故事的細節他們掌握起來要容易得多,因此,記住兩匹馬要比記兩點要印象深刻得多,而這就是注意力的功勞——因為,對于故事的興趣遠比老師直接用標準的語文語言孩子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1.3 追根求源,給漢字講故事

其實這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字理識字。中國的漢字都是有來源的,每一個漢字都有溫度,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把這些漢字的來源用通俗易懂的話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把漢字的來源和出處了然于胸,既增加了對于本字的理解,也從另一個方面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從課堂基礎性學習來講,這樣的識字法,也是對于注意力的一個提升。比如“筆”字,孩子們會有疑問:這個字從結構上來分析和現在他們所見到的筆的樣子完全不一致,為什么筆字會這樣寫呢?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把筆最初的樣子講給孩子們聽,畫給孩子們看,由一段細竹子捆上毛發的筆的雛形到今天形形色色的筆的樣子,這樣的一段歷史,會比直接呈現給他們甲骨文或金文等字的演變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才會把簡單的枯燥的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經過實踐檢驗,加入了上述三點基礎的識字方式,然后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加以拓展和運用,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問題得到了改善,80%的孩子有效的聽課時間有了明顯的提升,即使那些被醫學臨床診斷為多動和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們,在以上教學方法指導下的自主識字也有了明顯的改善,特別是學會了積極主動探究,比如,當學到某個字時,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時候會主動性發問,記得有一次,課上學到“碗”這個字的時候,孩子們會主動提出問題:老師,我們用的碗不是石頭做的,可是他為什么是石字旁的呢?當他或許是因為想聽故事而引發問題的時候,其實也是孩子們思考能力的一個增強,有了自主性思考,也說明他的課堂注意力在一步一步地提升。當老師把時間推到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發明出來陶瓷,但當他們注意到雨水積在石頭的凹處,便有了現代碗的雛形時,孩子們同時還聯想到了“碟”字的由來,也應是如出一轍。這也就形成了課堂中最精彩的場景——渴望知識、自主設疑,集中精力、認真思考,進而達到扎實有效地課堂教學目的。

2 繪本教學與德育課堂的巧妙結合

現在的小學班主任一般都會兼授本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已經讓很多老師無奈地走上了一條對于學生不厭其煩的說教之路。對于學生,每每聽到老師的教育早已經覺得是老生常談,而對于老師,也覺得每天都面對同樣的教育問題,在反復這種教育關系中,師生之間的德育課早已沒有了新意,這也就導致了德育課已經變成了老師開始重復性工作的戰場,而孩子們本來就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又是基礎的課本上能見的內容,他們就更出現開小差,走神等現象。那這們一節課下來,老師講得累,大道理說了一大堆,孩子們要不就沒聽懂,要不就根本沒在聽,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的同學廖廖幾人,也根本達到不了基本的德育課的要求。經過不斷地探索研究,我發現將繪本教學融入到德育課堂,孩子們聽課的效率明顯提高了。比如《11只貓做苦工》這個繪本,就將遵守規則這個道理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了故事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時候,整堂課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融入到繪本中,然后隨著老師問題地不斷拋出,孩子們自然能通過故事,把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在頭腦中有一個小結,這樣,才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也正是由于通過樣的方式把孩子們注意力集中了起來,才真上發揮了德育果的育人的教學功效。

3 專業的注意力提升訓練

多年來,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學習,也查閱了一些關于注意力提升訓練方面的書籍,發現在注意力康復這一領域,醫學界除了一些藥物干預外,還有一些物理治療手段。其中有些方法可以應用于課堂的教學中,有些需要家長的配合完成。這些,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對于一些癥狀不嚴重的注意力障礙的恢復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3.1 課前小游戲

注意力提升訓練中有一些提升注意力的小游戲,比如:眼睛的追蹤訓練、聽聲音記數字,聽聲音找詞語、數字填空等(在注意力提升訓練的書籍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一些訓練游戲),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把這些內容運用到教學中都可以階段性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比如:上課前,我們先來讀一段小故事,(選一個文中的高頻字)同學們閉上眼睛去仔細聽,從心里認真記,聽一聽這個故事中,剛才我們選的字一共出現了幾次,然后對于給出正確答案的同學給予小獎勵,這樣,這個故事,可以是課外的故事,也可以就是課文,而這們的閱讀,孩子們是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的。通過我的反復實踐,這樣的教學效果,在我的教學課堂都有很好的教學反饋。而這一成效不但有益于語文課堂,數學和英語老師也反映,經過這一年多的訓練,一些專注力稍差一點的孩子現在聽課時的狀態明顯進步了,整個課堂的氛圍也好了,老師授課也覺得輕松了。

3.2 靜坐及運動調節

經過與專業醫生的探討,發現靜坐是一個改善專注力很好的方式,孩子們在整個靜息的環境中,排除外在干擾,能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放空大腦思考,哪怕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對于一個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都是一份難得的整理的過程。一般這樣的訓練需要家長的配合,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配合投入到這樣的訓練中,從最開始的只能坐一分鐘到后來的十幾甚至是十幾分鐘,半個小時不等的時間,每個孩子都從中獲益良多,很多家長也紛紛表示很有效,不但提高了孩子們專注力,而且在陪孩子訓練的過程中增進了親子關系。在靜坐的過程中配合上腹式呼吸,其實類似于瑜伽中的冥想,這對于孩子們身心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同時,我還會建議每個孩子選擇一項體育運動并堅持每天鍛煉的好習慣。體育既增強體質,提高忍耐力,又是一個良好的專注力訓練的途徑。因為,在所有的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人才能做到充分調動人的五個感覺系統:視、聽、嗅、味、觸。而這五覺的有效合理的利用對于人的能力的強弱起著重要性的作用。這也是現在經常倡導的感統訓練。

現在班上每個孩子都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跳繩、跑步、球類,每個孩子都在不斷的體育鍛煉中提高了體質,增強了耐力,也提長了專注力,加之一些引導專注力的教學手段,所以40分鐘的課堂,之于他們已經成了期待,我想,這也許就是真正令人享受的課堂。

參考文獻:

[1] 王克實.淺析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專注力[J]. 教師, 2010(29):77-77.

[2] 雒海燕.淺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注力[J]. 新課程學習(上),2010(8):84-84.

猜你喜歡
趣味識字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利用生活資源讓孩子趣味識字
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