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波治療在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中的應用

2020-06-17 06:32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皮下積液根治術

靳 夢 琳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 洛陽 471000)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其發生率占各類惡性腫瘤的7.0%以上,而且發病群體趨于年輕化。有報告指出,我國雖然屬于乳腺癌低發區,但隨著女性角色的轉變及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乳腺癌發病率連年升高,發病高峰年齡比西方女性早十余年[1]。目前手術仍然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各種根治術引發的并發癥-皮下積液使術后康復效果不盡如人意,不僅影響切口順利愈合,而且還會影響后續放化療進程,延誤治療時機,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2]。故對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并做好相應護理工作,對提升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有積極意義。選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130例,均于術后出現皮下積液,對部分患者采取微波治療方法,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且在術后出現皮下積液的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1)有糖尿病或慢性皮膚病史;(2)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膚疾患;(3)臨床資料不完整或患者拒絕配合治療。依據住院號將13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4.39±7.21)歲,平均手術時間(87.40±12.37)min,病理類型均為浸潤性導管癌,臨床分期為ⅡA、ⅡB期,其中ⅡA期31例,ⅡB期34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32~62歲,平均年齡(46.09±8.45)歲,平均手術時間(84.50±11.55)min,病理類型均為浸潤性導管癌,臨床分期為ⅡA、ⅡB期,其中ⅡA期29例,ⅡB期36例。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按照標準術式實施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術畢在腋下、前胸壁放置引流管,連接負壓吸引瓶,縫合皮瓣,吸出積液與空氣,避免漏氣。對照組以無菌紗布覆蓋胸壁手術切口,將胸帶置于平車相應位置,協助患者平臥于平車上,局部鋪紗墊,將胸帶于胸前交替疊壓,結束加壓包扎,對腋窩重點加壓;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術后1~2d指導患者作腕關節運動,3d后進行肘關節鍛煉,7d后進行肩關節鍛煉,開展健康宣教、心理護理與飲食指導,術后第1d繼續加壓包扎,不作其他處理。觀察組行微波治療,治療儀器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療儀(型號為KYWB-2000B),對手術切口直接照射,功率為20~30W,探頭與切口直線距離不少于5cm,不超過10cm,每次照射30min,每天照射2次,連續治療10~15d。治療結束后予以加壓包扎,方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兩組均在單管引流量<10mL/24h時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胸壁切口加壓包扎2d,記錄兩組引流總量、拔管時間(以拔除最后一根引流管為準)及住院時間。觀察拔管后術區皮下積液量,將皮下積液療效分為Ⅰ、Ⅱ、Ⅲ、Ⅳ 4個等級,Ⅰ級:皮下積液量>50mL;Ⅱ級:20mL<皮下積液量≤50mL;Ⅲ級:5mL<皮下積液量≤20mL;Ⅳ級:皮下積液量≤5mL。將Ⅱ、Ⅲ、Ⅳ等級計為有效,總有效率=(Ⅱ級+Ⅲ級+Ⅳ級)/總例數×100%[3]。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引流總量、拔管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比較兩組術后各臨床指標發現,觀察組引流總量、拔管時間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體現出統計學意義,見表1。

組別例數引流總量(mL)拔管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65234.18±22.476.79±2.118.24±2.33對照組65325.50±28.5612.32±2.6815.49±3.10t8.73511.42314.219P<0.05<0.05<0.05

2.2 兩組皮下積液臨床療效比較

經療效評估,觀察組對皮下積液的臨床療效達到95.38%,對照組對皮下積液的臨床療效為69.23%,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體現出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皮下積液臨床療效比較[n(%)]

組別例數ⅠⅡⅢⅣ總有效率(%)觀察組653(4.62)8(12.31)32(49.23)22(33.85)62(95.38)對照組6520(30.77)13(20.0)19(29.23)13(20.0)45(69.23)χ28.104P<0.05

3 討論

皮下積液是乳腺癌術后的早期并發癥之一,一般在術后1周內發生,出現皮下積液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1)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創面較大,初期出血多,無法引流;(2)由于皮瓣游離范圍較大且皮瓣過薄,容易發生死腔或不貼合的情況;(3)電刀熱傳導會增加皮下脂肪液化率;(4)術后拔管或活動過早;(5)加壓包扎過緊,患者自身存在糖尿病或者體質差[4~5]。上述原因均可造成切口局部血供不足致皮下積液,而且皮下積液還可能誘發感染,影響創面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即使手術成功但仍然無法避免術后皮下積液的發生,因此手術后需要積極預防皮下積液的發生,一旦發生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進展[6]。

目前乳腺癌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式,由于術區由胸壁、鎖骨、肋骨等組成,手術部位創面凹凸不平,于腋窩置單管行負壓引流及加壓包扎,可輔助皮下積液治療。臨床針對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多采取加壓包扎處理,但該處理方式常會影響患者呼吸,而負壓持續吸引法還會使患者長時間臥床,從而增加術后并發癥幾率[7]。因此加壓包扎方法效果十分有效,無法達到顯著效果,對患者術后康復及生活質量有不良影響。近年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對常規根治術進行了改進,手術范圍縮小,創傷減小,傷口愈合加快,對機體功能及外形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仍沿用傳統加壓包扎方法處理以防止皮下積液的發生,由于改良根治術對患者胸肌予以充分保留,因此胸壁更為平坦,單純負壓吸引可使皮瓣與胸壁貼合良好,有利于術區液體吸收,促進創面愈合,但單純進行加壓包扎效果十分有限,而且還有可能造成術區血運不佳,反而不利于愈合[8]。

有學者提出對皮下積液采用微波方法治療,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采用微波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引流總量[(234.18±22.47)mL]、拔管時間[(6.79±2.11)d]與住院時間[(8.24±2.33)d]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而且皮下積液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5.38%,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該結果提示術后采用微波方法治療可促進積液吸收,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微波治療時根據患者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功率,病變組織吸收微波能產生熱量并迅速升溫,且溫度分布均勻,高能熱效應可使局部組織血管擴張,加快組織代謝,促進局部病理代謝產物吸收,發揮消腫、消炎的作用。而且微波治療后血液立即凝固從而達到止血目的,對手術切口進行深度照射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增強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9]。微波非熱效應還能調節肌肉組織的興奮性,控制痙攣收縮,抑制細菌生長繁殖,促進傷口愈合,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單純采用加壓包扎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微波治療配合負壓引流可取得顯著效果,減少液體滲出,促進傷口愈合,縮短患者拔管時間與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后續放化療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該方法值得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皮下積液根治術
NEAT1和miR-146a在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婦科超聲見盆腔積液診斷探討
近端胃切除雙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術用于胃上部癌根治術的療效
奧曲肽持續皮下泵入給藥在惡性腸梗阻姑息性治療中的作用
關節積液要科學適當地抽掉
復方樟柳堿兩種注射方法治療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比較
腹部切口皮下持續負壓引流治療脂肪液化的臨床效果觀察
腹水、胸水、心包積液,都是什么???
乳暈入路全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與小切口甲狀腺癌根治術的臨床對比分析
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11例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