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班主任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溝通策略選擇

2020-06-29 15:37董培華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溝通技巧農村留守兒童小學班主任

董培華

摘要:留守兒童正處于人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對他們的心理和性格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班級管理是小學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要主動加強與留守兒童之間的溝通,根據留守兒童特點采用多種溝通技巧,切實提高溝通效率,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農村留守兒童;班級管理;溝通技巧

1 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期間的幾種典型表現

周宗奎、孫曉軍等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不少被調查對象都認為外出務工者的子女,在父母外出后表現出一些心理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心理問題主要有情緒問題、交往問題和自卑心理等。

1 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

兒童人格發育不完全,有較強的攀比心理。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會時常感到孤獨,特別是在看到別的同學投入各自父母懷中的時候,那種感受更加強烈。長期的“情感饑餓”使他們變的自卑、敏感,有時還十分暴躁,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2 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為農村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祖父母或親戚代管。祖父母不管是出于隔代親,還是出于“孩子從小見不到爸媽,不能虧待孩子”的想法,都會不同程度的溺愛孩子。同時,農村的祖父母一般文化程度都不高,也不明白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很好約束孩子的行為。另外一些靠親戚代管的留守兒童,因為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管的嚴了怕別人說,最后只能往任不管。這些孩子因為自由散漫慣了,在學習上也難以形成良好的自制力。

3 認知行為上出現偏差

兒童的成長需要父母和師長的正確引導。留守兒童父母長期缺位,隔代監護人因為文化水平有限,無法正確解答留守兒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老師的時間精力又有限,平均到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則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留守兒看待事物、處理人際關系時,只能用靠自己并不成熟或錯誤的認知,這必然造成了他們待人接物簡單化、片面化、情緒化的結果。

2 溝通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

溝通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有效途徑。小學班主任如果能及時、主動、平等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不再“怕”老師。通過多次、有效的溝通打開留守兒童的心門,獲取學生的信任,使班主任成為留守兒童的最依賴和最可依靠的人。

2.2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當留守兒童感到自己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后,會對自我形成一種暗示,他們往往會努力表現,期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表揚,在些過程中也進一步幫助學生重拾自信。這種來自老師的正向溝通正好滿足了他們渴望被關注的心理,成為他們努力學習,提高成績的動力。

2.3 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達,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及時反饋。而小學班主任在獲得留守兒童的信任后,他們就能夠到更多準確及時的,來自學生對于班級管理的意見反饋,這些反饋意見有助于小學班主任及時了解有關政策執行效果,學生反應等信息,并據此及時調整班級管理方式,改變管理策略。

3 小學班主任與農村留守兒童溝通的策略選擇

3.1 嚴而有愛的溝通

教育工作者與其他行業從業者不同,教育工作要投入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有些老師怕跟學生走的太近,學生就不怕自己,班級就不好管理了,其實我種顧慮大可不必。在學生管理中要與學生嚴而有愛的溝通,“嚴”是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為學生培養規則意識,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知道什么是不能犯的原則性錯誤。

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陪伴,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更多的愛與關注。班主任老師此時就要扮演起學生的家長、血親,要像父母一樣去了解他們,關愛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注學生的成長。如果學生犯了錯,班主任老師要先傾聽,后教育,科學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采用激勵與批評相結合的方式與學生談心,讓學生心服口服的同時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護之情。

3.2 平等對待公平溝通

一是在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過程中,對留守兒童和普通學生平等對待,在公開場合不必給予過多關注。留守兒童如果犯錯也要接受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懲罰,不能因為“心生憐憫”而區別對待,讓留守兒童知道自己和普通同學沒有什么區別。二是在與留守兒童溝通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身份的平等的。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足夠的話語權,班主任老師要學會傾聽,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了解實情,獲取信任,避免一味訓斥而產生更大的師生矛盾。三是學生尊重學生,雖然他們只是小學生,但他們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小學班主任更要努力呵護這份難能可貴的自尊心。留守兒童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少父母的監督和輔導,往往學習成績不甚理想,小學老師不能因此出言諷刺或挖苦,而是要了解他們學習不好的背后原因,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3 多渠道溝通

班主任老師可以借助線上線下多渠道增強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創新工作方式。隨著智能手機、網絡的普及,網絡通信非常方便快捷,一些不方便當面對老師說的話,可以鼓勵留守兒童在線與老師交流或以網絡留言的方式向老師訴說。也可以采用匿名溝通的方式,在班級設立班主任留言信箱,把學生的心理話通過匿名條的方式收集起來,定期處理解決。還有一種傳統的方式就是家訪,與其監護人溝通,側面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

3.4 建立溝通檔案

與留守兒童的溝通是一項長期工作,為了能夠及時檢測每次溝通后學生的反映,使溝通效果達到最佳,班主任要與學生檔案一起建立配套的溝通檔案,記錄每次與留守兒童溝通的內容,以及隨后一段時間內學生的行為表現,以便及時調整溝通方式,變換溝通技巧。同時,通過反復查看溝通檔案,從中找出學生的特長,挖掘學生潛質,保留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4 結語

現代教育家夏家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像沒有水的池塘。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W班主任,不僅要傳遞給學生知識,還有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在與學生的平等溝通中傳遞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努力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人格的塑造者,學生心靈的陶冶者。

參考文獻:

[1] 李瑋.淺析班主任如何應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7).

[2] 汪建祎,農村小學班主任留守兒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和對策[J].學周刊,2020(03).

(作者單位:柳州市太陽村中心校)

猜你喜歡
溝通技巧農村留守兒童小學班主任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溝通技巧
運用新媒體串聯《溝通技巧》教學的課堂實踐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探索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