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經濟學思想史上的“界碑”

2020-06-29 12:32胡岳岷梁洪學
江漢論壇 2020年5期
關鍵詞:界碑手稿資本主義

胡岳岷 梁洪學

摘要:《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說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文獻,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之下,馬克思完成了對“勞動”和“資本”的透徹認知。馬克思在社會總體視域背景下將對資本的認識從“處于過程中的貨幣”提升到了“產生剩余價值的價值”,繼而形成了對資本范疇的科學表達。同時,馬克思還通過對“勞動”和“勞動力商品”理性剖析而揭示了資本增殖的秘密。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逐步探究了剩余價值的相關理論,并展開了對資本主義的理論批判和現實批判,進而呈現了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潛能”和“現實潛能”。正是在“雙重批判”中,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得以科學地展現開來。要深入理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就必須要回到馬克思經濟學思想史之“界碑”的矗立之處——《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上來,這個文本是每一位政治經濟學研究者和學習者都不能繞過的。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勞動和資本;剩余價值;歷史地位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資本論》手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19BJL003)

中圖分類號:F09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0)05-0005-09

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思想史上,《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常被稱為《資本論》的“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馬克思立足資本主義社會,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性分析而建構了自己的經濟理論體系。相較之下,“第二手稿”中“包含著大量新的理論發現”,而這些“發現”遠遠超出了“第一手稿”的研究水平,基本上“相當接近《資本論》的成熟的、最終的論述”①。在“第二手稿”中,馬克思已經論及了勞動力商品的價值規定、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三階段、勞動與資本的關系、社會資本再生產等重要的理論,然而,所有的理論都是圍繞“資本一般”而展開的②。圍繞“資本一般”,馬克思深入挖掘剩余價值的“潛能”,展開了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面批判。從這個意義上看,《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堪稱馬克思經濟學思想史上的“界碑”。

一、既有之思:簡要的文獻檢視

《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一經問世便引發了學界的關注,國外和國內學界圍繞這一手稿展開了詳實的研究,并取得了極有份量的成果。

第一,圍繞《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版本考證、編輯出版而展開的探討。恩格斯、考茨基等率先展開了對這一文本的整理工作。他們“都以對手稿的整理、出版為目的,試圖通過對手稿內容的研究、對手稿寫作計劃變動的考證、對手稿寫作階段的劃分來揭示《資本論》的文本結構,進而完成相關部分的出版工作”③。維戈茨基則斷定“馬克思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所作的歷史批判的研究是和制定經濟理論的緊張勞動同時進行的”④。施瓦茨著文指出:“《資本論》第二稿與《大綱》中的第一稿相比,很大的優點就在于,馬克思從這時起能夠以一個相對成熟材料的結構劃分為依據?!R克思現在掌握了清晰的主線,這個主線使他能夠第二次深入理解資本內在的發展邏輯并發現他在第一次進行比較困難的表述嘗試時可能忽略的要素和環節?!雹?大村泉和??司汀兜谌? 資本和利潤》中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大村泉對于這一章的寫作時間問題進行了考證,他不同意“《剩余價值理論》是在他的《資本和利潤》之前寫的”⑥ 這一觀點。??苏J為,《第三章? 資本和利潤》早在《剩余價值理論》之前就寫成了,這部分的寫作時間是在“1861年和1862年的交替期間”⑦。張鐘樸認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內容涉及《資本論》及《剩余價值理論》各項理論內容的制定和發展過程⑧。徐洋則對《資本論》及其手稿編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的情況進行了具體而詳實的分析⑨。

第二,分析了《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的方法論問題。馬克思留于后世的寶貴財富就是方法論,日本學者見田石介指出,馬克思的辯證方法在原則上是邏輯的進程和歷史的進程相一致,馬克思用此方法厘定了經濟關系⑩。萊文則分析了馬克思對黑格爾方法論的運用和吸收,他認為“從寫作《大綱》(Grundrisse)的1857—1858年開始,一直到1883年馬克思去世,這是‘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第二次吸收時期”。{11} 容尼克爾和利茨則認為,馬克思是運用辯證法的高手,他在“第二稿”中詳細解釋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法{12}。劉炯忠在著作中分析了馬克思這部手稿的邏輯問題,這里的邏輯“主要是指辯證邏輯”,即“一般的辯證邏輯”和“應用的辯證邏輯”相統一。{13} 王嘉則從“資本一般”入手,分析了馬克思所用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這是馬克思批判政治經濟學的獨特方法{14}。

第三,闡明了《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的基礎理論問題??娎昭芯苛说诙逯械膬r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問題,并對《1861—1863年手稿的性質和結構》、《1861年—1865年經濟學手稿》中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的成熟程度”等問題展開了論證{15}。格里哥里揚則結合實際分析了第二稿中的“技術進步問題”{16}。容尼克爾剖析了勞動與資本的問題,闡釋了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到“實際從屬”的基本內涵和意義。{17} 張鐘樸指出,馬克思的第二稿內涵豐富,他制定了廣義的剩余價值理論,包括平均利潤、生產價格、地租、商業資本和貨幣資本等理論{18}。孫要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下分析了資本邏輯與自然力的問題{19}。顧海良在思想史的視域中展開了對第二稿的研究,并對其中蘊含著的資本和剩余價值本質及其關系、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和實際從屬關系、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資本積累和經濟危機理論、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理論、未來社會經濟關系等內容展開了分析{20}。

第四,確證了《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理論地位問題。斯卡姆伯拉克通過分析第二稿的寫作歷程、著作特點等問題,最終闡明了它在馬克思制定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理論中的地位{21}。顧海良指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對經濟思想史探索的“歷史路標”,是馬克思經濟學體系演進的“歷史路標”,是馬克思在經濟學中的重大發現和科學革命的“歷史路標”{22}。董良杰認為,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之間相互建構的歷史關系已經和盤托出,二者之間相互建構的邏輯關系也已經日漸清晰,“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新境界”{23}。孫要良通過對《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分析,闡釋了馬克思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的方法,即“從生產方式這個本質過程來解剖社會現象”、“捍衛經典理論體系的‘合理內核”、“運用科學抽象方法認識本質規律”、“尋找事物之間具有特征性和原則性的區別”、“堅持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方法”、“用‘普照的光觀照各種社會復雜現象”“堅持普遍規律與實際情況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瞄準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趨勢進行理論創新”、“聚焦重大理論和觀點創新”、“不搞‘完美主義的學術重復?!眥24}

這些既有研究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資本論》研究的理論寶庫,為我們進一步地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既有之思,對馬克思的從“勞動”到“資本”的認知和剩余價值學說潛能的發掘,尚存一定的進一步向前拓展的空間。

二、認知躍升:從“勞動”到“資本”

馬克思在創作《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時候,唯物史觀已經確立。此時,馬克思的經濟學創作和研究都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之下進行的。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馬克思完成了對“勞動”和“資本”的透徹認知。也就是說,遵循“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25} 的思路,馬克思基本完成了對資本的更加確切的認知。

(一)資本概念:從“處于過程中的貨幣”到“產生剩余價值的價值”

在“資本一般”一開篇,馬克思就直接提出了“貨幣怎樣會成為資本?或者說貨幣所有者(即商品所有者)怎樣會成為資本家?”{26} 的問題。

一是資本概念的第一個解釋:“處于過程中的貨幣”。馬克思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通過對“W—G—W”和“G—W—G”這兩種流通形式的考察而確證了G(貨幣)在流通中的地位。簡單商品的流通形式為“W—G—W”,貨幣起到“中介”作用;資本主義的商品流通形式為“G—W—G”,貨幣具有了雙重身份——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梢?,在資本主義的商品流通過程中,“交換價值不像在第一種流通形式中那樣只是商品流通的轉瞬即逝的形式(即在商品交換中形成而又消失的商品本身的形式),而是流通的目的、內容和活的靈魂”{27}。正是因為第二種交換形式的特殊性,馬克思集中精力展開了對它的分析。馬克思將“G—W—G”這一流通過程界定為一個“買賣”過程,即“G—W”是“用貨幣交換商品”的“買”的過程,“W—G”是“用商品再交換貨幣”的“賣”的過程?!百I”和“賣”兩個階段、兩種行為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流通形式——“用貨幣交換商品,是為了用商品交換貨幣,即為賣而買”{28}。在這一“為賣而買”的流通過程中,從質和量兩個層面彰顯著特殊性,即“兩極G和G在質上相同,都是貨幣”{29},但二者在量上卻不一樣,后一個G必須要大于前一個G,這樣流通過程“才有內容和目的”{30}。更確切地說,“為賣而買”的流通之所以有意義,就在于投入的貨幣額獲得更多的回報,即“第二個G是比第一個G更大的價值量,更大的價值額”{31}。在這個意義上,“為賣而買”的流通過程實際上就是為貴賣而買的過程。

“G—W—G”的流通過程用經濟學的表達方式體現出來就是“從流通中產生并且在貨幣形式上獨立化的價值又進入流通,變成商品,但是又從商品形式回到它的貨幣形式,同時它的價值量增加了”{32}。 在此,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的考察視角是異質于薩伊和穆勒等人的,他是在貨幣的運動中加以考察的,若不將資本視為“運動的整體”{33},就會將資本等同于貨幣和商品。結合歷史事實,通過對貨幣的流通運動的理性分析,馬克思對資本概念進行了第一種解釋——“它是貨幣,然而是經歷一定過程的貨幣”{34}。

二是資本概念的科學化:“產生剩余價值的價值”。顯然,將資本定義為“處于過程中的貨幣或處于過程中的價值”{35} 已基本上接近科學的資本概念了。馬克思并未止步于此,他通過對“G—W—G”這一流通過程的深層挖掘而闡釋了資本的確切含義。在“G—W—G”中,資本家“支出貨幣只不過是為了收回貨幣,把貨幣投入流通只不過是為了通過流通重新從流通中取回貨幣”{36}。在這一過程中,貨幣僅僅只是被預付了出去而已。預付貨幣最終要有增量,才不至于使這一流通過程變為“毫無內容的運動”。這種增量即強調貨幣在流通中存在著的差異,“量的差別是交換價值本身——存在于貨幣中的交換價值本身——按其本性所能有的唯一差別?!眥37} 在流通中,“貨幣最初在運動開始時是100塔勒,在運動結束時是110塔勒”{38}。這一過程再清楚不過地顯示了貨幣(或價值)的運動過程,價值不僅得到了保存,還有新的價值加入。馬克思將這一過程界定為“價值產出價值”的過程{39}。價值生產價值,也就是價值的自行增殖?!霸贕—W—G這一運動中出現的價值,是從流通中產生,進入流通,在流通中保存自己并且自行增殖的價值,是產生剩余價值的價值?!眥40} 顯然,這一表述比“經歷一定過程的貨幣”的表達要更加科學化,因為將資本界定為“產生剩余價值的價值”,就從形式上解決了貨幣向資本轉化的理論難題,在此,資本不必再用貨幣來界定自身,它與貨幣有了本質區別。

在這一基礎上,馬克思更加科學地解釋了“G—W—G”這一流通過程:“貨幣,抽象的財富,交換價值是運動的起點,而交換價值的增加是目的;結果與起點一樣,在質上沒有變化,都是一定的貨幣額或價值額,在這個貨幣額或價值額上,如同在過程開始時一樣,它的量的界限重新表現為它的一般概念的界限——因為交換價值或貨幣的量越是增大,它就越和它的概念相一致(貨幣本身可以用來交換任何財富,任何商品。但是,貨幣所能交換的東西的數量取決于貨幣本身的量或價值量);自行增殖對于從過程中出來的貨幣來說,同對于開始這一過程的貨幣來說一樣,始終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因此,當運動結束時,運動重新開始的原理就已經存在了。在運動開始時就已經存在的東西,在運動結束時又作為同一運動的前提以同一形式重新出現。這種絕對致富欲,即占有一般形式的財富欲望,是這種運動和貨幣貯藏所共有的”{41}。

(二)資本增殖自身的秘密:從“勞動”到“勞動力商品”

“研究剩余價值如何產生的問題,從重農學派直到現代都是政治經濟學的最重要的問題”{42}。貨幣要轉化為資本,“G—W—G”這一過程也會產生一些理論困難,如“在流通中,商品時而表現為商品,時而表現為貨幣,這種流通顯示出商品的形式變換;商品的交換價值借以表現的形式在變換,但是,這個交換價值本身仍然不變。商品的價值量沒有變化,并沒有受到這種形式變換的影響”{43}。從理論上講,無論是“相等的價值量互相交換、互相代替”,還是不等價的交換,都“沒有使投入流通的價值發生變化”,更“沒有添加任何價值”{44}。然而,價值增殖又貌似“純粹是在流通中產生”的,這一增殖過程離不開流通{45}。雖然馬克思在此還未明確提出這一矛盾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但已經觸及到了問題本身。

馬克思指出,“G—W—G”的這一流通不應只關涉到“形式”之間的變化,還涉及到新價值的產生。在這一過程中,馬克思將其中的價值界定為“作為資本應當好像是二次冪的價值,是自乘的價值”{46}。而這種價值之所以能夠產生增量,就在流通背后有一種特殊的商品的存在,即“G—W”環節購買了一種能夠創造價值的商品。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已經對勞動和勞動力進行了科學界分,這就為“研究剩余價值起源問題奠定了牢固的基礎”{47}。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更為清楚地指出:“貨幣同勞動相交換,那么,看來存在著一種可能性,可以通過這一交換,使現有的價值保存或者增大?!眥48} 更簡單地說,“價值即貨幣只有同活的勞動能力相交換才能轉化為資本”{49}。貨幣向資本的轉化,既需要它與勞動力互換,又需要它與生產資料互換,這便從內容上確證了貨幣向資本的轉化。

首先,馬克思指出了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作為能夠增殖的價值,它“無非就是對象化勞動的增加,但是,只有通過活勞動,才能保存或增加對象化勞動?!眥50} 這種活勞動成為商品必須要是“自由身”,即“在商品流通中,在彼此只有買者和賣者差別的交換者中間,除了流通過程本身所產生的關系外,完全沒有任何從屬關系”{51}。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所有者)必須要能夠將勞動能力當作商品一樣處理和支配,并且“他還必須是自由的勞動能力所有者”{52}。此外,勞動者須將他的勞動能力親自帶到市場上售賣,“因為他的勞動已不能再以任何其他商品的形式,以對象化(存在于他的主體之外的)勞動的普通使用價值的形式來進行交換,而他應提供出售的唯一商品,就是他的活的、存在于他的活的機體中的勞動能力(Arbeitsverm?觟gen)”{53}。這就是后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述及的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兩大條件。然而,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還指出了勞動力的所有者出賣自己勞動力的三大前提:(1)勞動條件(勞動的對象條件)是一種“異己的權力”或“異己的財產”,也就是說一切勞動資料都不再屬于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所擁有的只是“單純的勞動能力”;(2)“工人以[法]的身份對待那些與他相異化的勞動條件,以及他自己的勞動能力”,即工人在法律上有自由處置自己勞動力的權力而不受他人干涉;(3)勞動力商品市場之上的交換,其目的在于“保存并增大自身”,產生“更多的貨幣”{54}。

其次,馬克思詳細考察了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價值問題?!皠趧幽芰Φ膬r值規定對于認識以勞動能力的出賣為基礎的資本關系當然是最重要的。因此,首先必須明確這種商品的價值是如何規定的,因為資本關系中本質的東西是:勞動能力是作為商品提供的,而作為商品,它的交換價值的規定是決定性的?!眥55} 所有的商品都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就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來說,它不再是靜止的“死物”,而是作為“單純的能力”存在于工人的身體之中。同時,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它消費勞動本身的過程,“勞動能力是創造交換價值本身的實體,勞動能力的實際使用,即消費,就是交換價值的設定。創造交換價值就是它特有的使用價值?!眥56} 就勞動力的交換價值來說,它等于“耗費在勞動能力上的勞動量,生產勞動能力所必需的勞動時間”{57}。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詳細考察了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兩大構成要素:一是“維持勞動能力”的價值,即“維持工人作為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維持工人群體穩定而不中斷所要耗費的機制,即“作為工人生活并且繁殖下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58}。這些生產費用還包括培訓和學習的費用,因為“這些費用是工人繁殖作為工人的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組成部分”{59}。馬克思對此總結道:“勞動能力的價值歸結為工人為了維持作為工人的自身,作為工人生活并且繁殖下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眥60} 馬克思對于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價值決定因素的分析,是剩余價值學說建立的一個關鍵所在,“它為經濟學的偉大革命變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61}。

再次,馬克思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下的勞動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勞動力的實現過程,就是使用這種“活勞動”本身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工人自由出售的“勞動力商品”的消費過程與勞動過程是同一的,“或者確切地說,就是勞動過程本身”{62}。這一過程被分解為三個相互聯系的要素,即“過程的主體”(勞動)、“勞動的因素即作為勞動作用對象的勞動材料和勞動借以作用的勞動資料”、“產品”。{63} 這一過程,也是工人從事“一定的合乎目的的活動的過程”,它“賦予形式的活動消費對象并消費自己本身;它賦予對象以形式,并是自己物化;它在自己的主體形式中作為活動消費自己,并且消費對象的對象性質,也就是說,消除了對象同勞動目的漠不相關的狀態”{64}。然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是“為貨幣所合并”的,是“服從于貨幣”的{65}。因此,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所涉及的是交換價值的生產,即“它的保存和增加”。簡單地說,“資本主義生產不僅要求投入勞動過程的商品得到增殖,通過追加勞動(產業消費無非是追加新的勞動)獲得新價值,而且也要求投入產業消費的機制(因為投入產業消費的使用價值就它們是商品來說,都具有價值)作為價值增殖本身,靠它們本來是價值而生產新的價值”{66}。正是通過對生產過程的考察,馬克思確證了資本的兩重面相——“從資本的物質方面來說,它被看作簡單的生產過程,即勞動過程。然而,從形式規定性方面來看,這個過程是價值自行增殖的過程。價值自行增殖既包括預先存在的價值的保存,也包括它的增大”{67}。

通過對勞動和資本的詳細描述,馬克思揭示了勞動(勞動能力)和資本交換的內在秘密,并揭示了剩余價值的本質。對于剩余價值的“藏身之處”,馬克思指出它“總是存在于資本家無償獲得的工人自己勞動的余額中,而不管這種勞動的特性如何,不管它是簡單勞動還是自乘勞動”{68}。而這種剩余價值是由工人生產出來的,它存在于“工人在超過生產自己工資所必要的勞動時間之外追加的從事紡紗、磨粉、田間勞動和制造機器的勞動時間”{69}。

三、批判拓展:對資本主義的雙重批判

“剩余價值學說是 《資本論》的主題,是馬克思基于19世紀后半葉社會歷史狀況的理論創造?!眥70} 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對剩余價值理論進行歷史考察和理論闡發,在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理論批判中,建構了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批判中,揭示了廣布于社會中的剝削和壓迫現象。

(一)“理論潛能”:對資本主義理論的批判

囿于階級立場,諸多的經濟學家都未能觸及到剩余價值的本質,也未能了解到純粹形態的剩余價值??傮w來說,“所有的經濟學家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不是純粹地就剩余價值本身,而是在利潤和地租這些特殊形式上來考察剩余價值?!眥71} 馬克思在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理論觀點進行科學批判的基礎上,建構了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大廈{72}。

首先,建構了科學的生產勞動理論。重商主義者是在流通中考察剩余價值的,并以之來確認剩余價值的來源。重農學派將問題往前推進了一步,認為要從生產領域(主要是農業生產)來考察剩余價值的來源。而在斯密那里,勞動被二分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斯密對生產勞動進行了界定,他將直接與資本相交換的勞動視為生產勞動,它能夠帶來“利潤”。簡言之,“只有生產資本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73} 對此,馬克思評價道:“從資本主義生產的觀點給生產勞動下了定義,亞·斯密在這里觸及了問題的本質,抓住了要領?!眥74} 在對資本主義生產勞動進行考察的基礎上,馬克思嚴格區分了兩種不同的生產勞動。從簡單勞動來看,生產勞動只關涉到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它只包含勞動過程的物質內容;從復雜勞動來看,生產勞動就已包含了復雜的社會關系,它反映著勞動過程之中的人與人的關系。

其次,形成了科學的資本積累理論。通過對“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和“貨幣最初轉化為資本”的對比分析,馬克思指出了二者的區別并不在于“過程本身”,二者的區別“在形成資本的這第二個過程中,轉化為資本的貨幣不過是剩余價值,也就是說,是剩余勞動,即物化的他人無酬勞動”{75}。因此,馬克思將剩余價值向資本的轉化稱之為“資本積累”,可見,資本積累也就是資本生產資本的過程,或者叫資本的自我生產。在這一過程中,資本不僅得以“擴大”,而且資本關系也在“擴大的規?!敝猩a了出來。伴隨著資本的積累,就會出現四種結果:一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了拓展,即“資本越來越占領全部生產領域”;二是資本會催生新的生產領域,即“生產出新的使用價值,使新的勞動部門營業”;三是勞動形式發生了改變,即勞動從形式上到實質上都隸屬于資本{76};四是不同的資本得以形成,即“資本家和獨立資本的數目增加”{77}。在馬克思看來,“資本積累以剩余價值為前提,剩余價值以資本主義生產為前提,而資本主義生產又以商品生產者握有較大量的資本勞動力為前提?!眥78} 資本積累是歷史的產物,是生產力得以發展和生產關系得以改造的產物。在歷史上,圈地運動是資本積累的“主要因素”{79},它是一部血腥的掠奪史,“土地同它的勤勞的兒女相脫離”{80}的過程并不是“田園詩般的情景,而是“一部極其可悲的和極其慘痛的歷史”{81}。

第三,分析了相對剩余價值的三條途徑。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將剩余價值的生產分為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前者是“必要工作日超出其界限而延長的結果”{82};后者則是在工作日不變的大前提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應地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馬克思深刻指出,要獲得相對剩余價值需要依靠“協作、分工和機器或科學的力量的應用等等”{83}。協作是“許多同時勞動的工人在同一個空間(在一個地方)的密集、聚集”{84},它表現為“許多工人的協同行動”,許多工人為生產“同一使用價值”“同一效用”“同一成果”或“同一產品”而實行的“協同行動?!眥85} 這種協作的實質是“行動的同時性”,協作是提高勞動效率的有效手段,“屬于勞動過程,而不屬于價值增殖過程”{86}。分工是“一種特殊的、有專業劃分的、進一步發展的協作形式”{87},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以“產品作為商品的存在”為前提的“第一類分工”和以“商品交換的存在”為前提的“第二類分工”。其中,“第一類分工使社會勞動分成不同的勞動部門;第二類分工是在生產某個商品時發生的分工……是同一個工廠內部的社會分工?!眥88}至于機器,是出于“推動資本主義生產”{89} 這一動機,使機器得到應用?;蛘哒f,“把工人的必要勞動減低到平均最低限度和把勞動能力的生產費用減低到簡單勞動能力的生產費用的水平”是使用機器的重要原因所在{90}。當然,機器在提升生產率、增加產品的數量等方面功不可沒,當然,也會造成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剝削加重、勞動技能單一化等。

第四,闡明了經濟危機理論?!?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雖然不是首次探討經濟危機的文獻,但卻是對這一問題討論最深入的文獻。面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睜眼說瞎話,他們竭力從理論上否認資本主義生產導致了經濟危機這一事實,是“否定一切條件和形式規定,否定一切原則和特殊差別”的{91}。馬克思正視經濟危機,并科學地分析了經濟危機從可能走向現實的發展軌跡{92}。馬克思直接指出爆發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僅“在于賣和買的分離”{93},而這一“可能性”在單純的商品形態變化中已初步展露,“通過(直接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彼此分離再次并且以更發展了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旦兩個過程不能順利地互相轉化而彼此獨立,就發生危機?!眥94} 在貨幣出現之后,買賣活動實現了時空分離。這一分離使生產過剩變得可能,也就使經濟危機變得可能??梢?,經濟危機的發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也是資本主義的“痼疾”。

正是從生產勞動、資本積累、相對剩余價值和經濟危機等理論入手,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理論的全面批判。通過批判而建構了帶有馬克思印記的經濟學,通過批判而建構了全新的理論大廈,這充分顯示了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潛能”。

(二)“實踐潛能”:對資本主義現實的批判

《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也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系列手稿之一,它也承接著馬克思的理論抱負——“批判舊世界”并“改變世界”。因此,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滿目瘡痍的資本主義世界,還對這一世界進行了強有力地批判。

就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來說,它是非正義、不道德的生產。就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來說,資本主義生產完全是“為資本而生產”。更明確地說,“以錢賺錢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目的——財富在其一般形式上的增加,也就是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對象化勞動的數額的增加?!眥95} 資本家活動的目的很明確,為了剩余價值,為了那個“增殖額”。這一“增殖額”有著無盡的魅力,它使資本家為之著迷。表面來看,資本家著迷的是“增殖額”,是“賺錢”或“謀利”。然而,馬克思通過對剩余價值本質的厘定,最終確定了資本家所著迷的實際上是工人的剩余勞動(更進一步地說,是剩余勞動時間)。因為剩余勞動在剩余勞動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才是資本家無償攫取的剩余價值。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直言“對別人勞動(剩余勞動)的貪欲,……是推動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96},“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總是存在于勞動的余額中……剩余價值總是存在于資本家無償獲得的工人自己勞動的余額中,而不管這種勞動的特性如何,不管它是簡單勞動還是自乘勞動?!眥97} 可見,資本主義生產并不是為了產品的生產,并不是為了給工人提供崗位的生產,而是以“剩余”{98} 為目的的生產,是為了“生產剩余價值而生產?!眥99} 正因此,馬克思才反復強調“在實行資本主義生產的條件下,問題并不直接在于使用價值,而在于交換價值,特別在于增加剩余價值。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眥100}

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來說,它是一個深受資本宰制的過程,它表現為一個顛倒的過程。資本主義的生產既有生產的一般性——勞動過程,又具有其特殊性——增殖過程。然而,無論是一般的勞動過程,還是特殊的價值增殖過程,都是受資本邏輯管控的。這種“顛倒”不只是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的“基礎”,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101}。由此,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呈現出一種顛倒的景象,使得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呈現為“一個著了魔的、顛倒的、倒立著的世界”{102}。在資本主義企業里,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冷血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步。資本的利益吞噬著基本的人性,資本是資本主義世界里的魔鬼,就像歌德筆下的那個糾纏浮士德的魔鬼梅菲斯特??茖W技術的進步和機器的普及,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新機器和新技術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在提升社會生產力和增進物質財富方面功不可沒,然而,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如機器的普及不但沒有減輕人們的工作負擔,反而加重了對勞動力的剝削?!笆褂脵C器的基本原則,在于以簡單勞動代替熟練勞動,從而也在于把大量工資降低到平均工資的水平,或把工人的必要勞動減低到平均最低限度和把勞動能力的生產費用減低到簡單勞動能力的生產費用的水平?!眥103} 在機器生產中,不僅勞動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工人的全部肌肉力以及技能都轉移到機器上了”{104},而且工人也在資本專制面前變得“比較順從”了。人已成了機器的“傀儡”,“機器成了資本的形式,成了資本駕馭勞動的權力,成了資本鎮壓勞動追求獨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在這里,機器就它本身的使命來說,也成了與勞動相敵對的資本形式?!眥105} 如此,機器生產不僅擴大了生產領域,還擴大了生產隊伍。原本不適合做重活的兒童和婦女,在機器生產中也有了用武之地。由于童工和女工的工資更低,資本家更愿雇傭他們來代替成年男工。如此,生產的形式由成年男工為主轉向了婦女和兒童的生產模式。

就資本主義的分配來說,勞者不獲、獲者不勞是常見現象。在討論“各種收入及其源泉”時,馬克思是反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三位一體”公式的。在“土地—地租,資本—利潤,勞動—工資”這一“公式”之中,“剩余價值的各種不同形式和資本主義生產的各種不同形態,不是作為異化形式相互對立,而是作為相異的和彼此無關的形式、作為只是彼此不同但無對抗性的形式相互對立。不同的收入來自完全不同的源泉,一個來自土地,另一個來自資本,第三個來自勞動。因此,它們不是出于相互敵對的關系,因而它們根本沒有任何內在聯系?!眥106} 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用來解釋資本主義分配的常用公式。在這里,他們對于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對立和異化狀況視而不見。這一公式就如“一個經院哲學家在‘圣父、圣子和圣靈這一公式中感到十分自在一樣,庸俗經濟學家在‘土地—地租,資本—利潤,勞動—工資這一公式中也感到十分自在”。{107} 對此,馬克思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他認為這一公式只是“辯護論”的,是“沒有想象力的虛構方式”,是“庸人的宗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從外表上表現出來的存在,它同潛在的聯系以及中介環節是分離的”{108}。馬克思從這些“表象”出發,深究其內在本質。對于土地和地租,馬克思指認了它“只是產業資本家必須支付的一部分剩余價值的名稱”{109} 而已,土地所有權才是“奪取產業資本生產的一部分剩余價值的手段”{110};對于資本和利息,馬克思認為“資本是獵取他人勞動的一種工具”{111},資本和利息的關系也就一目了然了——“資本作為利息的神秘的、自行創造的源泉,即作為資本自行增長的源泉已達到了完善的程度。正因為如此,照(通常的)觀念看來,資本特別存在于這種形式中?!眥112} 而利息則“明確表現為與資本主義過程本身相分離、相獨立并置身其外的資本的果實”,它應該“歸于作為資本的資本”{113};對于勞動和工資,“作為雇傭勞動的勞動和作為資本的勞動條件,……是同一種關系的表現,不過是從這種關系的不同的兩極出發而已?!眥114} 由此,馬克思確認了勞動者的工資并不是其全部勞動所得,只是“部分所得”而已。由此,資本主義的分配已然明了,作為勞動過程的主體——雇傭工人并未得到全部的勞動成果,他們獲得的工資僅夠其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而其中大部分為資本家所攫取。這也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實質性批判所得出的結果。

正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透析,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充滿壓榨和剝削的社會。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并不是一個美妙的和平發展史,而是用血和火的文字所記載的歷史;資本主義也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和諧的“伊甸園”,而是一個充滿暴力、血腥、掠奪的“罪惡國”。資本家的作威作福,是建立在剝削工人的基礎上的。如此,飽受剝削和壓迫的工人勢必會聯合起來進行斗爭,繼而剝奪剝奪者并重建所有制,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四、研究結論與啟迪

《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是馬克思探索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重要“界碑”,它承接著《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的諸多問題,也啟發著馬克思建立完備的政治經濟學??梢哉f,《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重新閱讀《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我們可以深刻體會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魅力。

第一,秉承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袄碚摰纳υ从诶碚摰呐辛?,沒有批判力,就沒有戰斗力,也就沒有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生機活力正是源自其批判精神?!眥115}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創作,離不開批判精神。正是在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批判中,馬克思建構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理論體系。在對斯密等人的批判中,馬克思完成了生產勞動理論的創建;在對洛貝爾圖斯等人的批判中,科學的地租理論得以問世;在對李嘉圖等人的批判中,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得以闡發??梢哉f,“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和建立無產階級經濟學,歷來是馬克思經濟學研究同一過程的兩個側面。這是因為,馬克思從唯物史觀出發,把資產階級經濟學從形成到解體的過程,看作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發生、發展和走向衰落過程的反映”{116}。

第二,深入生產內部,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向資本主義“開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雖然也發現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諸多問題,但他們卻無法對其展開實質性批判。究其根源,就在于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秉持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他們要么剛觸及問題就將視線引向它處,而最后使問題不了了之;要么就采用實證主義的分析方式和經驗主義的處理模式而使問題得到表面的化解。馬克思則不一樣,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實質性的。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建過程中,馬克思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為對象{117},并“以資本為主體,以商品為載體,以貨幣為中介,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以市場配置為方式,以雇傭勞動為基礎,以占有剩余價值為目的”{118} 而展開了對資本主義的本質與邏輯的全面考察。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踐行了1843年的謀劃——“在同這種制度進行的斗爭中,……它的對象是自己的敵人,它不是要駁倒這個敵人,而是要消滅這個敵人?!眥119}

第三,站在工人一邊,充分展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在創建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馬克思真正貫徹了早年的原則——以“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為“立腳點”來展開理論述說{120}。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通過對資本的全面考察和對剩余價值的理性分析,揭示了“在現代社會中工人并沒有得到他的勞動產品的全部價值作為報酬”{121} 這一現實狀況。在此基礎上,馬克思為受苦受難的廣大工人階級發聲、吶喊。資本主義的生產實際上就是為“資本生產”或“剩余價值的生產”{122},這種生產是榨取工人剩余勞動的生產。在這一生產中無產階級飽受苦難,不僅身體遭受折磨,精神還遭受痛苦。馬克思就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之上而展開自己的理論創作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召喚“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圣經”{123},仍然展現著無比璀璨的真理光芒。

注釋:

① [德]漢·斯卡姆伯拉克:《1861—1863年〈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在馬克思制定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過程中的地位》,《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74頁。

②⑧{18} 張鐘樸:《〈資本論〉第二部手稿——〈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年第1期。

③ 李懷濤:《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研究讀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43頁。

④ [蘇]維·索·維戈茨基:《〈資本論〉創作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3頁。

⑤ [德]溫弗里德·施瓦茨:《馬克思經濟學第二手稿(1861—1863)中第1冊結構的完善過程》,《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02頁。

⑥ [日]大村泉:《關于〈第三章? 資本和利潤〉和〈雜項〉的產生階段:1862年12月還是1861年12月?》,《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51頁。

⑦ [德]曼·繆勒沃·??耍骸恶R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包含的〈第三章? 資本和利潤〉何時產生?》,《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頁。

⑨ 徐洋:《〈資本論〉及其手稿編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的情況分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 2018年第4期。

⑩ [日]見田石介:《〈資本論〉的方法》,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頁。

{11} [美]諾曼·萊文:《黑格爾與〈資本論〉1861—1863年手稿》,《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年第2期。

{12} [德]尤·容尼克爾、B·利茨:《〈資本論〉的第二稿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99頁。

{13} 劉炯忠:《〈資本論〉方法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頁。

{14} 王嘉:《歷史唯物主義視角下的“資本一般”概念——基于“1861—1863年手稿”的再研究》,《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15} [德]曼·繆勒:《〈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價值和剩余價值理論的完成》,《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313—342頁。

{16} [蘇]C·M·格里哥里揚:《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關于技術進步問題的論述》,《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410頁。

{17} [德]尤·容尼克爾:《馬克思關于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和實際從屬的內容及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403頁。

{19} 孫要良:《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資本邏輯與自然力——基于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

{20}{22} 顧海良:《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史路標”——讀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

{21} [德]漢·斯卡姆伯拉克:《1861—1863年〈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在馬克思制定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理論過程中的地位》,《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第6卷,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頁。

{23} 董良杰:《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結合的新境界——讀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5年第1期。

{24} 孫要良:《從〈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看馬克思科學研究和學術創新方法》,《理論視野》2019年第6期。

{2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7頁。

{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2}{63}{64}{65}{66}{67}{68}{69}{82}{83}{84}{85}{86}{87}{88}{89}{90}{95}{96}{97}{103}{104}{10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6、7、7、8、8、11、13、16、18、17、18、18、18、19、20、30、21、28、31、37、39、40、40、41、41、41、149、52、46、47、48、48、48、59、65、64—65、74、75、78、101、101、264、288—289、289、289、294、301、305、377、366、111、377、101、366、376、387頁。

{47}{61} 李善明:《〈資本論〉第二稿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116頁。

{70} 胡岳岷、付文軍:《論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潛能》,《社會科學戰線》2017年第10期。

{71}{73}{74}{98}{9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0、141、252、68頁。

{72} 馬克思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剩余價值理論的批判,從斯圖亞特開始,經由重農學派、斯密、內克、蘭蓋、布雷、洛貝爾圖斯、李嘉圖、馬爾薩斯、李嘉圖學派、拉姆賽、舍爾比利埃,到瓊斯結束。

{75}{76}{77}{79}{80}{8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5、76、103、103、104頁。

{78}{117}{122}{123}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0、8、578、34頁。

{91}{93}{94}{10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8、57、575、562頁。

{92} 付文軍、盧江:《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建構邏輯與價值》,《江漢論壇》2018年第6期。

{10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22頁。

{102}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0頁。

{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63、362、302、325、326、303、304、348、350頁。

{115} 胡岳岷、付文軍:《西方學者解構〈資本論〉的學術視角》,《國外理論動態》2017年第2期。

{116} 莊福齡、孫伯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第2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頁。

{118} 胡岳岷:《〈資本論〉中是勞動本體論嗎?——兼與譚苑苑博士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7年第1期。

{119}{12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02頁。

{12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頁。

作者簡介:胡岳岷,吉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吉林長春,130117;梁洪學,吉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長春,130117。

(責任編輯? 陳孝兵)

猜你喜歡
界碑手稿資本主義
界碑
紅領巾守護界碑十余載
作家手稿
天價手稿
羅丹手稿
論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
界碑去哪了
也談資本主義一詞的使用
不要給資本主義過多的“榮譽”
重要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