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其對策

2020-06-29 09:58李涵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厭學心理成因高中生

李涵

摘要:現階段隨著教育業的快速發展,而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現象越來越多,無論是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基礎較差的學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厭學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學生對學習的認識存在偏差,對學習存有抵觸情緒,行動上主動遠離學習,沒有學習目標,幾乎失去學習興趣。厭學已經成為高中教育教學的一大難題。因此要找到厭學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有效對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重新找到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關鍵詞:高中生;厭學心理;成因;對策

引言

高中生厭學是指對學習產生厭倦乃至厭惡,從而逃避的一種心態。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僅僅是高中生自身的問題,還有家長、學校、社會的問題,因此,應該分析出厭學的多方面原因,從多個角度來解決,這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1、高中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

1.1家庭因素

毫無疑問,社會競爭日益增強必然會滲透到學校教育中,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呈低齡化趨勢,對學生成績的高期望不僅沒有減弱的趨勢,而且呈現對學生各種特長的高期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分數高點,想方設法為自己的子女安排補習班,盡自己的力量為子女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殊不知這種關愛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壓力,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1.2教師因素

有些教師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前,沒能及時觀察到他的情緒變化,更沒能預測到可能產生的后果,在發現異常后又沒能及時與他溝通,沒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有的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對教師的工作不感興趣,他們不熱愛教育事業,不熱愛學生,見到學生就煩,因而對學生的態度冷漠、生硬、粗暴,對學習較差的學生動不動就諷刺、挖苦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師生之間毫無感情,學生見了教師如同老鼠見了貓,教師與學生毫無向心力,導致學生對他所教的課產生厭學心理。

1.3自身因素

(1)實際能力與自我期望差距太大。一些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很高,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班級嶄露頭角,高人一等,但實際上,由于這門或那門功課成績不好,一直都在班級中是泛泛之輩,而這種實際水平與他自身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正是這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想法導致他們的心理不平衡,思想不集中,白天煩躁不安,晚上失眠。(2)耐挫折力差,導致喪失信心?,F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輩、祖輩過多的關心和愛護,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他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優越,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的環境當中,遇到挫折和經歷磨煉的機會越來越少。一旦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風浪,或考試成績差,或與同學們關系不和,或遭到老師的批評等,都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3)基本的歸屬需要得不到滿足。有些學生雖然長得人高馬大,但實際上心理還是不夠成熟,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小孩子的脾氣。在群體中沒有能和他真正交心的朋友,他們內心的空虛和失落無法得到慰藉,無法滿足心理歸屬的饑渴,進而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2、高中生厭學心理的防治對策

2.1改進課堂教法,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自信心

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嘗試其他教學模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向導,學習動機的表現之一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它是學習的一種內部動機。興趣一旦被激發,學生就會對某些對象給予優先注意,并伴隨著緊張的情緒和意志努力,去積極地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在學習上,它表現為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科學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3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著名教育家班杜拉強調:多次不斷成功使人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而且這種效能感還會泛化到類似情景中去。而多次失敗的經驗會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作為班主任和代課老師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并對結果進行適當評價。通過反饋,學生可以及時知道自己在學習上取得了多大進步,多大程度上達到了目標,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提高自我效能感。對于進步比較明顯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尤其對于“學困生”更應如此。

2.4改善社會風氣,建立和諧社會

當前由于社會轉型,社會的觀念多元化,對學生的思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國家要將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上,增加對教育的財政支出,落實和貫徹“科教興國”的戰略。要進行正面的思想宣傳工作,從外部環境來激勵學生,使得他們能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現代化的建設發光發熱。社會應該轉變風氣,加強正確的輿論宣傳,對電視、文學等藝術內容要進行審核,使得他們能夠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引導作用。加大對酒吧、臺球室、網吧這些娛樂性營業機構的整改,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現階段,我國的人均讀書比例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較低。應該加大對于讀書的宣傳力度,加強全民讀書的氛圍,讓讀書成為民眾休閑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應該完善一些基礎設施,對于積極向上的書刊、電影等都要積極宣傳,并實行補貼。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增加全民讀書的興趣。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對于高中生來說,會逐漸轉變產生樂趣,變得樂于學習,勤于學習。同時,建立社會化德育網絡系統,加大轉化力度。對于高中生厭學的現象,應該引起政府的重視。高中生是未來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堅力量,如果在高中時期不打好基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對于未來我國社會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政府應該積極構建學習型社會,同時宣傳和落實素質教育,并配備相應的硬件基礎設施以及軟件文化氛圍的打造。對現有不合理的教學制度和方法進行改革和完善,將多媒體設備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同時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正確地對待學生的厭學現象,采用及時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使他們轉變對學習的錯誤看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用積極樂觀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讓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在厭學學生面前,教師要認真分析他們的厭學原因,聯系學生的家庭共同解決厭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來自家庭和教師的愛,使他們獲得情感需求,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為他們全面綜合的素質發展提供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石麗媛.高中生厭學心理輔導中的“五要”[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8(7):34-35.

[2]付青.高中厭學態度學生轉變策略[J].發現(教育版),2017(1):42.

[3]李莉.高中生厭學的心理機制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7(6):70-72.

[4]任新普.高中生厭學問題初探[J].教師,2018(36):12.

猜你喜歡
厭學心理成因高中生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小學生厭學的心理成因及對策
淺析農村小學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疏導對策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淺析如何引導學生克服 “厭學心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