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0-06-29 18:31曾春艷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曾春艷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研究班級學生的特點,制定出完善的閱讀計劃,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以達到生本教育的目標?;诖?,本篇文章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引言

小學語文生本教育的開展,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采取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打破與傳統教學理念的聯系,實現現代化和改進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

生本教育理念具體以學生為主體力量,設計具體的教學步驟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意見,加強師生互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教學理念不同,放棄了機械化、獨特的特點,引入了新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實踐使學生了解漢語知識的內涵。信息技術發展時代,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以學生為基礎的教育,引入多元化內容,平衡師生之間的狀態,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二、當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

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講授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也被戲稱為“填鴨式”教學。而這種單一教學方式的好處是適合基礎薄弱的學生,但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既不生動也不有趣,學生的思維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學生的思維會趨向教師的思維,思維方式單一,在需要創新型人才的當今社會,單一的思維方式不利于他們之后的學習與發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教學過程過于形式化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中,教師的教導過于形式化。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由于過于形式化,有的學校教師甚至絲毫不注重語文閱讀教育的教學,將傳統的語文課代替語文閱讀課程。而且,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對“人”的探索相對缺乏,多依賴于固守的成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緊跟教育部頒發的文件和學校下發的相關通知進行教學,應該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學生因材施教,加深對“人”的探討。

(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學生被動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雖然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還有很多教師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導型,對學生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在課堂學習中機械化的背誦與記錄,毫無創新性與自主性可言,即使有部分教師對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革,但往往只是形式化,并沒有深入改革,很難將改革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并沒有體現出來,這也使生本教育的理念始終無法得到順利發展。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生本教育理念的具體應用

(一)以引導位置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

小學語文是小學的基本科目之一。它不僅關系到學生的總體識字水平,而且還可能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尤其是閱讀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在閱讀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始終貫徹這一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一定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仍處于中國啟蒙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傳授學生閱讀技能, 并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讓學生在無形中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為學生今后學習先進的漢語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生本閱讀教學實踐

在語文閱讀過程中,閱讀答案并非一成不變的,尤其是開放性題目更是如此,但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較淺,理解能力亦是不同,因此所獲得的答案亦是具有差異。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身的見解,從而更好的提升自身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綜合水平。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文章,課文主要是闡述了爬山虎是如何生長的,由于學生對于爬山虎這種植物了解甚微,更甚者好多學生并未真正的見到過爬山虎。教師在講解文本時,小學生難免會感覺到陌生,因此,為了有效的避免此類狀況的出現,教師可積極組織實踐動,帶領學生深入到校園植物當中,去觀察爬山虎,從而切實的能夠感受到它們的特征和生活環境,在提升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可謂是一舉兩得。通過有效的閱讀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好的滿足小生本教育教學發展需求,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生活閱歷,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從而為學生語文學習、寫作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教師要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激發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小學生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若要以小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要將課堂變成死氣沉沉的課堂,而要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身心發展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如果教師的教學手法過于枯燥和乏味,會使小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愿意配合教學,甚至討厭這門課程。生本教育理念的要求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需要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發現小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進而因材施教,而不是單單只注重考試內容和結果,為了應對考試而進行的教學,小學生并不會真的喜歡

(三)樹立生本閱讀教學理念

通過對話式閱讀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體驗,并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能夠更好的實現生本理念下互動教學理念。例如在閱讀《手捧空花籃的孩子》內容時,其主要講述了國王想選擇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作為繼承人,因此,給所有的人都發了花種,誰種的花最漂亮則可以繼承王位。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聯想到諸多的內容,誰種的花最漂亮,故事當中的主人公種子為什么不會發芽,在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同時更好的認識到個人品德的重要性。通過上文能夠發現,通過有效的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同時能夠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提供平臺,倡導學生展現自己

生本理念下的閱讀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中,不單單應當引導學生養成一定閱讀積極性,也應當為學生樹立起閱讀信心,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對文章的見解。教師可以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為學生構建出一個展現自我的憑條,倡導學生在平臺中和其他學生及教師積極的交流溝通,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比方說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誦比賽,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文章在大家的面前朗誦,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進而表揚學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成功體驗,從而讓學生養成一定自主閱讀能力,推動學生逐漸走上一條全面發展道路上。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生本教育理念的導入應用,準確地把握教學方向,指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斷的實踐和訓練,教師要布置多樣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自己的興趣點出發,從而養成高效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知識素養。

參考文獻

[1]趙俊華.淺析小學語文生本教育如何開展[J].學周刊,2020(03):66.

[2]韓立剛,陳華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22.

[3]蘇麗芬.基于生本教育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82-83.

[4]韓燕芳.生本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18(36):43.

[5]高尚仁.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18(33):132-133.

猜你喜歡
生本教育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立足文本,以讀促寫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