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設計的創意探索

2020-06-29 18:31魏瑞麗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讀寫結合教學設計小學語文

魏瑞麗

摘 要:讀寫緊密相連,學生閱讀能力若能得到提升,其寫作能力自然也能得提升。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素質教學環境下,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加強閱讀與寫作間的合作,在閱讀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在寫作中獲得閱讀興趣,整個認知水平得到有效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引言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貫徹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需要語文教師具備整體教學意識,不要只是單純地進行識字、閱讀、寫作等割裂式的教學,要有針對性的促進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融合,實現多個模塊教學之間的融合。因此,語文教師都應當加強讀寫結合的教學力度,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無痕對接,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培養。

一、讀寫結合模式分析

讀寫結合模式就是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閱讀教學,是通過閱讀范圍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語言綜合能力是學生開展所有學習活動的基礎和保障,閱讀的過程就是吸取文字經驗與學習經驗的過程。寫作教學,是通過寫作提升學生思想情感表達能力與寫作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兩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讀寫能力?!白x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讀和寫作為學生開展各種學習的重要方式,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也就是讀寫結合不僅奠定了小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對強化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也具有積極的影響。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供出了更高要求,小學生開始接觸更多材料寫作,基于此,強化寫作與閱讀的聯系,更加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讀中寫、寫中讀,兩者相輔相成,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學習效率。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現狀與不足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逐漸被重視起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的實施過程還存在些許不足。首先,在讀寫結合中存在閱讀與寫作分離的現象。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課與寫作課是分開的。閱讀圍繞教材進行,以教材與課外內容為主要文本;寫作教學卻以課堂為主,教師出示圖片和寫作題目,由學生進行自主寫作。這導致閱讀與教學分裂為兩個環節。試想如果讀與寫分開進行,又如何提升教學效果呢?其次,是讀寫結合難以深入。目前,中小學讀寫結合的開展形式主要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某些好詞好句子后,采用改寫、仿寫、擴寫的方式進行寫作。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模仿進行創作,但是學生在組織語言、知識應用和寫作方法遷移方面顯得能力不足,讀寫結合停留在表面和低層次,難以真正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注重創新,豐富讀寫結合教學形式

隨著小學生字詞積累量的不斷增多,閱讀和寫作也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語文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還相對較弱,所以語文教師在制定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案時,一定要貼近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注重教學方案的創新,豐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形式,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有效調動起來。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盡可能多的采取集體學習、互動學習的讀寫教學形式,這樣可以營造出良好的閱讀與寫作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另一方面,語文教師要加強新型教學手段的應用,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完全可以擺脫對紙質閱讀的嚴重依賴,借助多媒體終端等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閱讀、電子化閱讀,讓學生對閱讀學習充滿興趣,然后再向寫作教學方向延伸就會變得事半功倍。

(二)、做到讀與寫的結合

韓愈曾經說過:“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遍喿x是寫作的先導,沒有閱讀,寫作便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長久堅持。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我們應認識到閱讀、精讀的重要性,為自己儲備源源不斷的活水,這樣在寫作時才能如有神助。任何事情都不可一蹴而就,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要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每天寫一篇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可以是當天所學文章中優美語句的摘抄,可以是課外閱讀的摘錄或是讀后感,也可以是自己創作的詩歌、作文、日記等,讓學生養成每天記錄、每天書寫的好習慣,強化對他們閱讀思路和寫作思路的指導。除此以外,我們也應當引導學生養成隨手摘錄的好習慣。當學生在進行課內外閱讀時,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詞語,應當隨手摘錄在自己的摘錄本上,時常翻閱;當生活和學習中心有所感時,可以隨手拿起摘錄本記錄下來。

(三)、豐富讀寫結合的訓練形式

豐富讀寫結合的訓練形式,這是最典型的學法指導。教師要有整合篩選意識,對應操作多種讀寫結合訓練形式,為學生推介適合度更高的讀寫形式。仿寫、續寫、讀后感、擴寫、改寫、讀書筆記、課本劇創編等,都屬于讀寫結合的操作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做出理性選擇,以提升教學訓練的適配性。學生對讀寫結合訓練應有自己的追求,教師要做好學情調查,以便做出對應選擇,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讀寫主動性。教師在選擇讀寫結合形式時,要有創新意識,貼近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設計,這樣做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和感知。比如,在教學關于自然風景的課文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自行創作一篇寫景散文,而且要自己誦讀,將作品錄制成音頻材料,學生都會認真對待這次讀寫任務,積極閱讀文本內容,學習相關寫法,篩選生活中熟悉的自然景色,展開生動描寫。教師為學生布設一個獨特的讀寫任務,成功激活學生參與讀寫學習的熱情。學生對自然景色描寫并不陌生,但將作品自行錄制成音頻材料,這是一種新鮮的實踐活動。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心理展開布設,讓學生全情投入讀寫活動中,自然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形成豐富的學習認知。

(四)、優化評價導向,引導學生發展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三種:“促寫型”讀寫結合;“促讀型”讀寫結合;“任務型”讀寫結合。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例如,在“促讀型”讀寫結合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評價過程中要增加“讀”的比重,讓學生邊讀邊寫,通過寫來強化對文本的理解。在教學評價中以此為主要內容,有效引導學生的發展。

結束語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和訓練的基本操作形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和書寫,促進讀寫結合活動的有序開展。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正是對讀寫辯證關系的有力詮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提供更多的方法支持學生習作,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形成學科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延山.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J].新課程研究,2019(24):92-93.

[2]潘月娟.試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02-103.

[3]王雅婷.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60.

[4]陳同山.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8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匯編.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8:54-56.

[5]董玉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15.

猜你喜歡
讀寫結合教學設計小學語文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