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鄉村的希望

2020-06-29 01:20吳豪軍
大眾科學·中旬 2020年6期
關鍵詞:鄉村教育

摘要:西趙小學是一所村小,57歲的校長李府迪,帶領一批年均55歲老師,為了要讓農村的孩子上好學,將來不再吃苦受窮,耐住寂寞,甘愿清貧,艱苦奮斗,有所作為,一心一意辦教育,精心培養幼苗,牢牢堅守在村小這個陣地上。即使臨近退休,不改對教育的忠誠。他凝聚人心的法寶是向我看齊,不要忘記我們的根。教師個個一心撲在育人上。

關鍵詞:鄉村教育;精心育人;忠心不渝

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飛速發展的時代,城市化進程步伐日益加快,鄉村越來越凋敝,人口加快遷往城鎮、城市、大城市,學生紛紛轉到鎮中心學校,轉到城市、大城市學校,那些處于弱勢的村莊小學,失血嚴重,教師流失,學生嚴重減員,岌岌可危。然而一所農村邊遠村小仍在苦苦支撐,像一顆釘子釘在那里,受到上級認可,得到周圍百姓稱贊。這是一支鄉村文明的守望者,他們飽含對未來的殷殷之情,牢牢堅守在那里。冬去春來,寒暑易節,沒有改變他們的初衷。城市繁華的生活,五光十色的美景沒有動搖他們的內心。每天風里來雨里去,酷暑寒霜沒有阻攔他們匆匆地腳步。以校長李府迪為首的皂市鎮西趙小學的一班教師,就是這樣的一群守望者。

他們已不再年輕,平均年齡55歲。從青春年少到滿頭霜花,歲月悄悄已逝,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心始終沒有改變。

一、不要忘記我是誰

長期以來,鄉村教育地位越來越低,基礎教育資源配備失去均衡,村小校舍日漸陳舊破敗,教育設備配備不足,師資嚴重缺乏,學生成績難上升,教師思想動蕩、情緒不穩,家長另謀孩子出路,學生紛紛離開鄉村進城上學,村小數量越來越少,人數越來越少。

城市學校、民辦學校、鄉鎮中心學校憑借雄厚的資源、完備的設施、優良的師資吸納著村小的血液,剩下些走不動不甘心無奈何的家庭和學生,也是些啃不動的硬骨頭。學校面對就是這樣一些人,還得使勁全力教學。學生難管,學生難教,家長難應付,如何教育這些孩子,是一個問題。

在這樣學校,首要的任務是留住老師和學生,凝住人心。

李校長在教師會上說,習近平總書記說: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內容,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從中央的高度來認識我們的工作,從國家民族的利益來認識教育工作。我們身在西趙,心懷祖國。身在村小,工作偉大,不能自己小看自己。我們從事的是有關未來的工作。

正應為有這樣的認識,在這里每一位教師把學??闯勺约旱募?,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干事就要干的最好,在即將告別教育舞臺之際,不留遺憾,不能出現59歲現象,讓人生有一個完美結局。

李校長出生農民家庭,祖祖輩輩吃夠了沒文化的苦。他從小在家就參加生產勞動,親身經歷農民辛苦生活,對農民產生深厚的感情。他時常朗讀艾青的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他從小立下志向:要努力拼搏,長一身本事,讓家人不再辛苦勞動,不再受苦受累。走上教育崗位后,他有一個強烈的心愿:讓像他這樣的農民后代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生活,從繁重的體力活中解放出來,這也是他和他的同事今天從事教育工作的動力。

李校長一次和老師談到:我們都是做爺爺奶奶的人了,做事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人民,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教育工作是良心工作,出了幾分力,只有自己內心明白。我們的工作要對得起良心。是的,提起西趙小學,有人就搖頭,許多老師不愿意來,這里村民貧窮,偏僻路遠,生活艱苦,我們既然來到這里,咬緊牙關也要好好干,要對得起西趙的百姓,對得起國家給我們的工資。

是的,有人在城市,有人站住好位置,有權利,有榮譽,高薪水,有資源。但村小也是重要崗位,離不開人,犧牲點個人利益,不算什么,只要父老鄉親的孩子上好學,我們也無怨無悔。不能忘記我們是誰,我們的根在哪里。

二、向我看齊

一支好的教師隊伍,必須是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良好素質,作風過硬,吃苦耐勞,特別能戰斗的隊伍。這是李校長的辦學理念 ,他書寫好掛在辦公室墻上。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有了好校長,就有了好的教師隊伍。李府迪就是一位事事走在前面的人,凡是要老師做的事,他先做在前,向他看齊。不占學校一分利益,是一個鐵面人。他的家屬從不吃學校一個饅頭,一碗飯。有時食堂飯菜剩下,有人勸他家屬帶點回家,他說小便宜今天占一點,明天心就更大,不能開這個頭。他把學校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陶行知先生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崩钚iL要求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知己人,貼心人。噓寒問暖,細致入微,吃飯穿衣,書包零食,鉛筆橡皮,要求教師清清楚楚。他說: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老師要像家長一樣,給每個孩子溫暖。他能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認識每個孩子的家長。時常給孩子擦鼻涕,整理衣服。學校四年級一班有一個腦癱病的孩子,鞋帶散開了,走路兩腳踩鞋帶,李校長叫住他,蹲下身,給他系上鞋帶。他不會削鉛筆,李校長幫他削。他右手沒力量,握不住筆,寫不成筆畫,李校長教他畫,畫了一年、兩年、三年,終于能畫橫線、豎線。

他要求教師要有遠大理想,不能僅僅作教書匠,要為國家民族培養接班人和建設者。

曾有人說“一個民族只要教師的精神不倒,這個民族永遠是有希望的?!眹业陌l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教師的素質提高關系著民族的未來,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做人,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這是李校長對每個教師的希望。

李府迪要求教師努力提高師德修養,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傳道者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自身必須有高尚的靈魂。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而且還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影響著學生。日常教學教師的語言要規范、文明,舉止大方端莊。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提高自我成長的過程,教學相長。

目前,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國家正努力實施全面的新課程改革。面對新課改,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完善,教師群體素質的提高也才是學校取勝的關鍵。學校要求教師在素質上勝人一籌,才能在新課改速度上快人一拍,才能在新課改措施上高人一著。鉆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能力。李校長說,雖然我們即將退休,但對真理的追求不能休止,在教學上我們要有所求,發揮我們最后的光和熱。學校成立讀書會,每月交流讀書心得。校本研修扎實。吳祥生老師每年都寫滿厚厚一個筆記本。

專業知識,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放得開并收得攏,才能準確的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并適時調整教學,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并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自覺學習信息技術,用新技術輔助教學。李校長帶頭制課件,制微課,學生十分喜愛李校長上課。老師都在一師一優課上賽課,利用天門教育云平臺,從事教學,下資料,下課件,服務教學。

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每項工作他都要過問,力求件件落實。他的工作作風是雷厲風行,還像年輕人。學校雖小,工作和大的學校一樣多。政治學習,教學檢查,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外出開會,檢查評比等等,這些工作都完成的很好,受到中心學校好評。

三、個個是好漢

有了好領導,有了好制度,有一支好隊伍。天時地利人和都齊了,上下一起努力,才有力量,才能打勝仗。

作為校長的助手的教導主任,胡詩雄是最好的助手,最放心的助手,是教學上的帶頭人。凡是他的學生無不稱贊他是教學的行家。

自從他來到西趙小學第二年,就徹底甩掉西趙小學教育落后的帽子,并且一直領先全鎮,保持不敗的記錄。這與教導主任胡詩雄有莫大的關系。

教學工作是辛苦的,是寂寞的,是嚴謹的。他是教學的帶頭人,老師就向他看齊。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時間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案的設計,課件的制作,學生情況的掌握,他要求每個老師都要心中明了,筆下記載,對照檢查,一一落實。不能模糊不清。

他說教學要扎實,教研要常態化進行。領導推門進班聽常規課。教師琢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除了教學工作,他還抓后進生工作。村小中,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許多問題生。其中一種拖拉磨蹭型。這類人,人數不少,他不會跟老師對著干,也不會大聲嚷嚷,他會慢慢消磨你的脾氣。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永遠在做昨天前天的事,不能當天事當天完成。永遠落在時間后面。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效率。養成磨蹭的硬功夫,拖死老師,磨死家長。走路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取出書本,緩慢翻開課本。劉佳勝是這樣的人。如何對待這一類型的學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胡詩雄和老師一起經過長期探索,找到對付磨蹭生的辦法,訓練他們時間觀念,建立起有事立即做的動力系統,轉化了一些后進生。劉嘉勝家長逢人便說:“我家孩子進步大,胡老師真是好老師?!?/p>

吳祥生,過去連續十八年擔任初中三年級語文教師,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經歷長期中考磨練,取得過考試輝煌成績?,F在任六年級語文教師。

他的課生動活潑,引人入勝,講述旁征博引,條分縷析,又緊扣教材,注重基礎。學生十分喜愛他的課,是學校的一張名牌。

如寫景的作文。學生往往不能做細致觀察,或是眼中有境心中無語言,有語言又沒不知從哪來開始。如何讓學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感,有不說不暢快的心情,他先做足準備。給學生提供思路,讓學生有意觀察,做筆記。他拍攝景觀照片:春天粉紅桃花,雪白梨花,小小迎春花,紅中透白櫻花,校道上的繁茂的香樟樹,開白花的鴿子花,金黃的油菜花,田野勞動的人們,操場上嬉戲的學生,走廊里玩老鷹捉小雞的小朋友,教室共同讀書的同學。在一體機上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到這些熟悉的場景,興致高漲起來,討論一番,摩拳擦掌,比一比誰寫的好,誰寫的生動。這樣的課學生十分喜愛,收效很大。教學中,他都是這樣下功夫。

2014年至2018年,鎮、市組織的小學生作文競賽,每次都榮獲獎勵。2017年黎瑜琴獲市二等獎,2018年劉歡在讀書活動中獲市三等獎。

陳靜是最年輕的教師,四十五歲。二十二年來,從事語文教學。學校缺少英語老師。以前有兩個支教生在學校過渡一年調走了,英語老師調不進來,有的抱怨路途遠路難走,生活艱苦。在這種情況下,陳靜主動挑起這副重擔。改任英語教師。先不說她吃多少苦,下了多少功,一年后全市調考(臨時抽取一個年級考試),陳靜教的五年級英語全鎮第一,勝過那些科班出生的專任教師。以后她擔任全校三、四、五、六年級英語教學,每次調考,他她所教的年級都是全鎮第一,沒有人超過她。

由于成績突出,從2013年到2018年校長李府迪年終考核都為優秀,2016年校長李府迪被評為天門市十佳鄉村教師;2017年胡詩雄獲天門市十佳道德模范稱號;2018年吳祥生獲天門市十佳鄉村教師稱號;2019年史東平獲天門市十嘉鄉村稱號;陳靜撰寫的論文獲2019年湖北省信息技術三等獎;吳豪軍的論文獲2016年省信息技術一等獎,撰寫的《體味生活,學寫真文》獲2019年省二等獎。

猜你喜歡
鄉村教育
例談鄉村小學的發展
鄉村特色學校創建熱的冷思考
現代化進程中村小發展的現實反思
“棲霞新村”:黃質夫先生的鄉村教育實踐
反思鄉村文化與鄉村教育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認識論根源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鄉村教育治理的困境與突破
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及現實意義
民族地區鄉村教育要重視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