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趣

2020-07-04 02:04馬雪梅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玩沙指導策略價值

馬雪梅

摘 要:沙池,既然作為戶外活動開放的一個區域,又被幼兒所喜歡。那么如何能夠既發揮其戶外活動的價值,又能為幼兒所接受呢?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指導策略上又有哪些差異呢?

關鍵詞:玩沙;價值;指導策略

一、案例背景

我園的沙池是孩子最喜歡去的自主游戲區,起名“沙趣”。今天輪到我班到“沙趣”活動,孩子們起床整理內務的速度都會快上一倍,快速吃完午點,換上雨衣和雨鞋,排好隊準備出發了??梢姾⒆觽兪嵌嗝礋嶂赃@項活動。原本玩沙區是我園園標的形狀,但一段時間后,感覺不能同時容納更多的孩子參與,于是幼兒園利用假期將玩沙區擴大,滿足孩子們自由自主玩沙。區域擴大了,設施增加了,參與的孩子更多了,我們老師也開始思考,如何帶領孩子玩的問題。

二、案例描述

場景一:下午的自主游戲時間開始了,大寶用鏟子一鏟一鏟地挖沙,挖了一會兒,他停下說:“一個鏟子挖太慢,我去找找?!?/p>

場景二:戶外自主游戲音樂響起,孩子們一起收拾攀爬架附近的器械,趙博涵這樣問道:

幼:老師,這個可以玩沙嗎?(一個滾筒的長管子)

師:應該可以的。

幼:那老師為什么不把它放到玩沙區去呢?

師:呃…可能老師沒注意到吧。

幼:下回要提醒老師把那個給我們帶到沙趣區玩。

場景三:談話活動

1.“你最喜歡的戶外游戲是什么?

幼兒:我喜歡玩沙。

眾:我們也喜歡玩沙

師:那喜歡玩沙的小朋友請舉手。

據統計,有32位小朋友舉手表示喜歡玩沙,7位喜歡玩滑板車,3位喜歡玩滑滑梯,玩沙的比例達76.2%。

2.“為什么喜歡玩沙???”

劉芮欣:沙子可以做蛋糕。

小寶:沙子可以做成小山。

王梓諾:可以做小橋。

濤濤:還可以做小蟹(用玩沙工具拓?。?。

陶思然:可以做小魚的。

史柯怡:我們和好朋友一起玩,做蛋糕。

3.“玩沙會弄臟衣服,瞇到眼睛?”

眾:不會的。

師:衣服弄臟你們還要玩???

濤濤:可是我們想玩啊。

李牧恬:可以用水洗洗就干凈了。

廖怡然:不把沙子拋起來就不會弄進眼睛里了。

師:看樣子,你們真的很喜歡玩呢!

4.“你愿意去其他區域玩嗎?”

咪咪:我們不愿意。

眾:我們很想要玩沙的。

三、案例分析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沙有著近乎執著的喜歡。為什么孩子如此執著。從孩子們的回答中不難發現:沙子作為結構化程度最低的游戲材料,本身沒有具體的形象,但可以讓幼兒任意造型,因為沒有固定的玩法,因此使得其有啟發創造性。那么,在自主游戲時又該如何玩呢?

(一)沙子,可以玩嗎?一一玩沙的價值

1. 發展感知覺:沙的質地、重量、黏度使它成為一種千變萬化的操作材料,通過感官的刺激,促進了幼兒對沙子特性(大小、粗細等)的基本認識,細化了感知覺的發展。

2. 發展精細動作:在玩沙的過程中,幼兒會用兩手配合進行挖、鏟、淘、灌、印、蓋等動作,這樣可以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提高肢體協調能力,促進身體的發展。

3. 發展創造力:沙子是一種不定性材料,它無固定的形狀,可以隨意玩;玩沙沒有規則約束,幼兒可依據自己的愿望和想象去構思和建造,游戲始終處于發展變化的過程中。

4. 發展語言能力:在沙池里游戲,幼兒處于自由交往的環境中,他們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商量著怎么玩兒,這給幼兒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機會,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并能聯系動作特征,直接感受理解“挖、堆、搭、埋”等詞。

5. 發展交往能力:在玩沙的過程中,需要幼兒之間的相互配合,共享玩沙的材料、空間,安排游戲角色,這為幼兒學習正確交往創造了機會。

6. 發展空間能力:通過玩沙,對桶、沙子、漏斗等之間的關系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把裝滿沙子的容器倒扣過來,沙子會從漏斗中散落下來,讓幼兒開始感知空間。

7. 發展意志品質:孩子在參加游戲時,往往樂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覺地遵守游戲的規則,表現出極大的耐性和超常的毅力,調節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和動機。

從以上分析來看,玩沙子具有很多的價值,對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此所有教師都無異議。

(二)下午自主游戲的時間可以完全放手讓幼兒玩沙子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們在教研活動中展開了各式討論,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反方”觀點。從體育課的學期測評結果來看,喜歡玩沙的幼兒在投擲、跑、跳等方面的能力往往較弱,因此應鼓勵幼兒多參與到其他更能“動起來”的活動中去;從幼兒玩沙的水平來看,他們仍處于較低水平的獨立游戲層次,玩不出花樣。建議玩沙的時候,教師教幼兒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塑形玩沙,圍繞班級學期主題設計玩沙計劃,層層遞進。

2.“正方”觀點。玩沙是幼兒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它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靜態。幼兒通過抓、握、挖、倒、鏟、搬等,不僅能夠訓練肌肉的精細動作,練習身體協調性,在運動量上也絕不比跑跳等區域的少。無論孩子們怎樣玩,老師不要干預指導,讓孩子在自娛自樂中學習和發現,支持完全放手,老師只是客觀的記錄孩子游戲情景。

3. 用事實說話。幼兒不斷挖沙、灌水、找合適的工具挖坑,促進了幼兒大肌肉的發展,促進骨關節的靈活與協調性,孩子們在玩沙時有交流有合作,促進了同伴間口語表達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由此證明,玩沙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方面的發展,而且對幼兒社會性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沙子應該怎么玩

沙池,既然作為戶外活動開放的一個區域,又被幼兒所喜歡。那么如何能夠既發揮其戶外活動的價值,又能為幼兒所接受呢?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指導策略上又有哪些差異呢?

1. 發揮其體育鍛煉的價值

(1)給予幼兒充分鍛煉的材料。在玩沙時,有的幼兒是徒手玩,有的幼兒使用單一的材料,還有幼兒能綜合使用兩種及以上的材料。我們幼兒園設計了兩個柜子,柜內用籃子分類裝各種玩沙工具,工具有成品的,有廢舊物品改制的,比如廢舊的碗、口杯、竹子、管子、篩子、塑料的小玩具等等,在沙趣中央提供了四個挖沙機,設計了兩個大篩子懸掛在沙趣中間給幼兒篩沙粒,在沙趣邊沿將大型玩具區拆下的玩具汽車、小屋放置于此,成了幼兒玩沙時的私密空間。在沙趣區兩側靠墻的位置設計了接水區,投放了水管,方便幼兒在玩沙時取用水。

(2)引導幼兒消除玩沙時的消極行為。有部分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得無所事事,或旁觀,或是出現由于身體觸碰、材料爭奪、場地爭奪等引發的爭執行為。教師要做好觀察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同時,及時加以引導。

(3)帶動玩沙的氛圍。教師可以通過同伴示范等方式,給予幼兒一些玩沙的支持,讓本來徒手玩沙的幼兒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的幼兒相互比賽,讓自己動起來。如教師和幼兒一起比賽用鏟子堆小山,看誰的小山高等。

2. 不同年齡段幼兒指導策略

小班幼兒在玩沙游戲中常常喜歡獨自玩,對一些玩沙動作、沙土的可變形性以及使用的工具較感興趣,以一些簡單重復的動作為滿足,缺少目的性。教師可利用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教給幼兒簡單的技能,如堆高、壓實、挖洞、鋪路等,讓幼兒掌握沙土的特性。

中班幼兒能夠幾個人共同進行合作游戲,并逐新掌握了造山、挖洞、修鐵路、通火車、架橋梁等,開始能夠借助輔助材料做游戲。在這個階段,教師可引導幼兒將多種游戲結合在一起。如可以把沙裝進月餅盒,拍實后再扣出來,插上小樹技,做成生日蛋糕。這時可引導幼兒玩娃娃家的游戲,如為娃娃過生日。

大班幼兒合作能力強,他們以建造大型的主題為滿足,已經能夠創造性地使用輔助材料。所以,可引導大班幼兒建造公園、大街、火車站等模型。

四、案例反思

玩沙區確實是孩子們流連忘返的好地方,是幼兒參與自主游戲活動時的首選區域。在組織這個區域活動時,我們創設好了區域環境,提供了豐富的輔助材料。在幼兒玩沙過程中管住了嘴和手,放手讓孩子們與沙親密接觸,發現孩子們在使用輔助材料時的多樣選擇帶來的多種創造性玩法,看到了孩子在游戲時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看到了單獨游戲轉向合作游戲帶來的興奮感、滿足感,我們老師在一篇篇白描式的觀察記錄里看到了個體行為的差異,指導著自己教學實施中的方法運用。

猜你喜歡
玩沙指導策略價值
托班嬰幼兒玩沙游戲初探
趣拍沙灘照
從“玩沙”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粒米的價值
大學生思想行為偏誤與指導策略研究
小學生記敘文習作課堂指導策略
“給”的價值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