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如何鞏固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

2020-07-04 02:04閔志坤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內涵式發展均衡發展義務教育

閔志坤

摘 要:當前全國上下都在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都注重追加外部教育資源投入的方式來促進教育均衡。但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以教學質量為核心、師資隊伍為關鍵、辦學條件為基礎、多元評價為導向的內涵式均衡發展方面力度不夠,措施落實不到位現象依然存在。在力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內涵式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然取向。

關鍵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內涵式發展

當前,我國從普及義務教育向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邁出了有力的步伐,很多縣區均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但在實踐中,影響義務教育均衡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學校教育水平差距依然存在,辦學質量、教育資源配備等不能均衡發展,教育質量的差距仍在擴大;鄉村教師的學習交流機會相對較少、成長鍛煉的機會得不到保障,大批鄉村優秀教師流失到城市,使得鄉村原本薄弱的師資力量更加薄弱;鄉村學校學生總體素質提升緩慢,家長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遠遠低于城市,學生學習資源單一、匱乏。

在義務教育階段要盡快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統籌城鄉義務教育發展,達到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城鄉一體化,當前要加快建立高效的鄉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體系,鞏固和完善發展成果,就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力求突破,進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公平可持續發展。

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爭辦學條件均衡

一些地區率先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然而也有各種“示范學?!钡鹊膭摻üぷ魅缁鹑巛钡剡M行,致使許多不合理甚至嚴重資源浪費的現象存在,使校際間的差距繼續拉大。因此,我們應該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投入機制,保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按照當地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標準來進行建設。

一是校園基礎設施標準化。學校面積要與當地教育發展規模相適應,有條件的學校在規劃、綠化、美化、文化、凈化方面盡可能達標。校舍建筑面積要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各類功能室、實驗室及食堂、宿舍、田徑場等必須齊全,要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要。

二是教師隊伍配備標準化。教師隊伍數量要足,整體質量較高,學科要全,專任教師必須取得任職資格,新任教師必須獲得教師資格且第一學歷是全日制師范類??埔陨?。同時注重加大中青年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在職教師學歷層次。

三是教育手段現代化。完善教育設施,配備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機室和圖書室、衛生室等,擁有學生開展體育、文藝活動的器材和場地。

實際上,各地區學校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的持續推進,上述工作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不同區域辦學條件參差不齊,盡管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校際間的差距依然很大,只有有針對性地做到切實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學校辦學條件均衡。

二、加強生源管理,實現生源均衡

教育均衡化的核心是生源均衡,離開了生源均衡,難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為保障在生源方面均衡發展成果,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進一步加大調控力度,合理布局,宏觀調控區域內學校生源,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根據當地和各學校實際,規范劃片招生或調節招生數量,將示范性高中學校的錄取名額分配到轄區內初級中學,使示范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招生人數達到符合各校實際的均衡;各學校應充分結合實際不斷優化各方面資源配置,提升辦學質量,增強自身的社會效應和影響力,確保轄區內優質生源不輕易流失。

三、優化師資結構,保障師資均衡

教師是學?,F代化的第一資源,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是師資隊伍的均衡建設。

一是進一步優化鄉村學校師資隊伍結構。要按照“定鄉鎮,定學校,定學科,定年限”的要求,做到在教師分配上優先滿足鄉村及薄弱學校的需求,政策待遇、智力支持上向鄉村及薄弱學校傾斜。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在職稱評定上,鼓勵優秀教師到鄉村和薄弱學校任教,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鄉村教師的校內競聘、職稱評定;在福利待遇上,可適當增加鄉村教師和支教教師的工資。并結合縣域內學校教學的標準,設立縣區級和校級學科帶頭人,制定和實施學科帶頭人評比辦法,不斷激發鄉村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規范各類“名師工作坊、工作室”建設工作,對鄉村薄弱學校逐年適度增加教師培訓專項經費,為他們提供出去學習、進修的機會,確保農村及薄弱學校師資水平和崗位吸引力?!靶iL是一所學校的靈魂?!睂﹂L期工作在鄉村教育工作一線的中小學校長,可參照公務員管理使用方法,讓工作實績突出的鄉村中小學校長政治上有地位、物質上有保障。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師輪崗交流制度。結合本地區教師素質的實際,按照“尊重選擇、鼓勵奉獻、服從大局、適度流動”的原則,制度性地推動優質師資向相對薄弱學校流動,逐步實現區域師資的有機融合和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市中小學教師到鄉村任教服務期制度,按照一定比例,在確保各校教育教學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倡導模范校長、優秀教師輪流到薄弱學?!爸Ы獭?用制度規定城鎮現有40歲以下中小學教師將來晉升高一級教師職務,必須有在鄉村中小學任教兩至三年的經歷,通過他們的示范作用和經驗交流,帶動薄弱學校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鄉村教師到城市學?!绊攳彙敝贫?,安排鄉村及薄弱學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及教師到優質學校和城區學?!绊攳彙?,學習其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教育經驗;建立鄉村教師定期到城市學校進修學習的制度,以增強鄉村教師隊伍的造血功能,解決和緩解鄉村地區合格師資不足和素質較低的問題。

三是積極實施以優秀教師為主體的“名師帶徒”工程。通過深入課堂、面授指導、專題講座、教學示范等形式實施“名師帶徒”工程,實現“先進理念共享、優秀資源共用、有效成果同享”。

四、加強常規管理,確保質量提高

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平均發展,不是以犧牲優質教育的發展速度來換取薄弱學校的發展,在尋求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校的內在積極性,發揮其自身創新發展潛力。

一是把提高辦學質量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任務。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質量上來。

二是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堅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改革質量評價辦法,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教育管理體制,鼓勵鄉村中小學大膽探索和嘗試,使鄉村中小學辦出特色。

三是把校際聯動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結對幫扶來構建友好型學校,進一步帶動鄉村及薄弱學校全面發展。

五、落實政府職能,強化責任監督

教育屬于基本公共服務的范疇,政府不僅要為教育公平發展搭建平臺,更要為教育發展掃清一切障礙。

一是進一步強化政府的職責和主導地位。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發展的需要。

二是進一步科學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按照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的總體要求,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在財政撥款上向鄉村地區傾斜,堅持做到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的制度化、常態化。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著眼點在縣域,只有縣域內義務教育實現了均衡發展,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才有可能。

參考文獻

[1]于發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蓋玉欣.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3]楊艷.論我國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政府責任[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7.

[4]姜杰,金俊峰.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勢在必行[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5).

[5]葉建海.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公平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學理論,2012(04).

猜你喜歡
內涵式發展均衡發展義務教育
淺析新形勢下高校教學管理內涵式發展思路探索
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內涵式發展與創新轉型探討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