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約義豐善選擇全觀細作臻境界

2020-07-04 02:04?,?/span>刀有和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散文

?,? 刀有和

摘 要: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決定閱讀教育的效果,經典作品需要在文本細讀基礎上確定有效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队浟喝喂壬囊淮窝葜v》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是梁實秋先生的名篇,對這篇文章教學價值進行確定和選擇,是實現本文有效教學的初始,也是散文教學的有效實踐。

關鍵詞:散文;文本原生價值;文本教學價值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一篇寫人記事的回憶性散文,2011年課改后收入人教版必修一單元三中,列為自讀課文。就倪文錦和王榮生教授對教材選文的分類而言,這篇課文不屬于“定篇”,我覺得更傾向于“例文”。作為例文,功能是說明語文課程里抽象演繹出的共同法則和共通的樣式,它更強調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于文章及其讀寫的知識,它為教學者提供了更廣大的自主空間。

一、文本的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

對于像《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樣的非定篇自讀課文,在文本解讀的同時有效確定教學內容,對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

教材是特殊的文本,具有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教材的原生價值,是指教材作為客觀閱讀對象為讀者提供的信息價值,它是被選入課本之前即有的價值。文本原生價值包括:1.文章體式(體裁);2.文章基本的內容和形式;3.“這一篇”文章的獨特性?!队浟喝喂壬囊淮窝葜v》是梁實秋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集中表現人物獨特魅力的一面。這篇文章原生價值首先體現在借一次演講來表現梁任公的品質,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其次體現在反映梁實秋個性的散文特點,用語典雅雋永,提倡“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描寫要深刻,意思要遠大,格調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長”的寫作主張。明白這些,教師在處理時,更容易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例文”的處理關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謂教材的教學價值,是指教材作為教學材料為學生提供的如何處理信息的價值,它是這些文章被選入課本之后才具有的價值。教學價值,是隱藏在教材的原生價值之后的,是需要開發的,是生成的,是很“個性”的。這篇文章可作為教材來使用的價值至少有以下幾點:1.結構在嚴謹整齊之中蘊含自然變化,能更好地服務于對事件的記述和對主旨的表達;2.采用了襯托之法,多層面、多角度突出了主人公演講的非凡魅力;3.文章語言干凈,措辭雅致,生動傳神;整散句式結合,長短句結合,節奏和諧。

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價值的確定

教師確定文本的教學價值,主要是弄懂兩個層面:1.本課教什么,不教什么;2.教學生學什么,教學生怎么學。

基于教學的需要確定教學點,可以通過關注課程標準,關注編者安排,關注教學參考書,關注單元要求,關注課后練習來輔以達成?!队浟喝喂壬囊淮窝葜v》所在單元教學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梢?,注重學生對梁任公人物形象的認識,以讀品人,以讀悟情,品賞文章,是本文最重要的教學價值。作為自讀課文,在單元前兩課對表現人物個性的基本方法有所學習和了解后,如果老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旁批,鼓勵學生自由評賞文章,通過生生間、師生間的互動,共同發現、探究、交流,就能使學生在落實單元教學目的時,再次內化語文知識點和提高鑒賞能力,正如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p>

三、《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價值的選擇

有效的閱讀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從已知走向未知,教學最有價值的是引導學生尋找問題,并把他們的問題作為教學的邏輯起點和最有意義的內容。本文梁任公的形象,文末概括“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最后一點較難理解,需要教師適當提點,適時補充文章涉及的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背景、內容),補充梁任公先生的人生經歷,兩相結合,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人物“熱心腸”的形象以及精神內涵。

補充內容的時候,補充什么,補充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補充,在落實教學價值時還是應當引起教師思考。上課伊始對梁啟超的經歷進行回顧,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共情”,如對大人物的好奇、敬仰,可以更好地帶入文章情緒,但是梁實秋在莎士比亞譯作方面的成就,與本文教學價值關系不大,不談也罷。從梁啟超的經歷對照演講內容,雖也讀得出“熱心腸”中有熾熱愛國之情,看得出梁任公悲喜外露的率真坦誠之性,但這是刻意分析后所得之論,對當時在場的梁實秋恐怕不適用。文章說,“聽過這講演的人,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梢娭v演現場效果好。為什么這么好,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梁任公先生演講題目“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補充一點本次演講的資料,如梁任公本次講演的是“奔迸的表情法”。教師還可以略作提示,梁啟超本次演講是從《詩經·蓼莪》開始而不是《箜篌引》,為什么梁實秋先生開頭就提到《箜篌引》,實際當時聽講演的聞一多,也對《箜篌引》一段記憶深刻,在理解演講內容的同時,再結合任公經歷,這三首詩歌當然傾注感情更多更投入,它不是一般講演的吸引觀眾需要,真真切切是梁啟超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的體現,正如高山流水,知音相和,讓學生深切體會梁啟超被韻文中的情感感動,梁實秋被梁啟超的情感感動,當時聽眾“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更能展現學生對老師的敬仰嘆服之情和任公用其學術、人格為困惑學子指明學路的大師風范。

在教什么的教學內容處理上,可能還需要關注已知知識的應用和未知知識的延伸。在處理本課時把課堂時間大量放在分析用什么人物描寫手法體現梁任公形象實在有些浪費。本文一個獨特的價值在于梁實秋散文特點,課后習題也安排了對其“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描寫要深刻,意思要遠大,格調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長”的寫作主張的思考,這就提示教師在處理時不可拘泥單一方法的尋找和賞鑒,而更要關注作者描寫方式的多樣化,用語的簡潔化,體會梁實秋“言約義豐”的寫作風格。

教師要保有對文本教學價值的不懈追求和真正立足學生閱讀思維提高的初心。王國維說:“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币赃@個標準觀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實為有境界之文,正因為其文本價值的豐盈,才有了教師在確定文本教學價值時不斷的叩問和思索。

參考文獻

[1]梁開喜.有效教學:從已知到未知——以《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高中版,2011(08).

[2]張存平.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安淵老師《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實錄感悟[J].語文教學研究,2011 (11):11-13.

[3]高健.《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的教學鑒賞[N],搜狐語文第237期“正道教研”.

[4]王榮生.散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5]梁啟超.中國韻文里表現的情感[M].飲冰室文集(卷三十七).

猜你喜歡
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散文二題
桃紅又是一年春(同題散文兩篇)
散文短章
我與風
2021年《儷人·西部散文選刊》精品獎(30名)
2021年《儷人·西部散文選刊》評論獎(10名)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