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要經得起提問

2020-07-04 02:04熊特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以學定教語文教學

熊特

摘 要:如何打破語文課堂教學華而不實的困境,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把語文知識和語文素養落到實處,是每個語文教師不能回避的問題。本文以幾個教學案例為例,從“親師信道”“精彩設計”“以學定教”“角色互換”四個方面進行嘗試和思考,意在讓語文課堂經得起提問。

關鍵詞:語文教學;以學定教;課堂落實

每次參加昆明市教研,都會感觸良多。教研過程由精心設計的公開課、名師點評和專家講解組成,最驚心動魄的地方在于名師點評。一節緊湊而精彩的課過后,教研員開始評價這節課,然而點評過程中,老師并沒有圍繞教師課堂環節設計、課堂氛圍來談,而是直接把學生請起來,詢問學生這節課都學會了什么?記了哪些筆記?有些課堂上學生起來侃侃而談,收獲滿滿,有些課堂上,學生氣氛熱烈,收獲卻只是一般……我們平時上課不也是這樣嗎?我們追求課堂形式的新穎,課堂氣氛的熱烈,但卻經常忘記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知識、方法、價值觀落實到學生身上,我們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比起“設計”,“落實”才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更需要考慮的。如何讓課堂多一些活力,多一些嚴謹,多一些落實,從而打破語文課堂教學中熱鬧卻低效,不得不在課后花大量時間補充的困局呢?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一些嘗試。

一、親師信道,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影響力

《禮記·學記》中說:“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只有教師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語文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但在現今巨大的教學壓力下,學生學習科目的增多,語文的課外學習時間往往會被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科目擠壓,相應地,語文教師的影響力也會隨之降低。如果語文課堂沒有特色,沒有效果,語文教師就很難成為學生喜歡、佩服和崇拜的老師,語文的學習也就無法成為學生的興趣所在,語文的學習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初中語文教師要被學生崇拜和喜歡,就要在品格和表達方式上贏得學生的喜愛。反復觀看于永正、余映潮、王君等受人敬佩的名師們的課堂教學,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教師上課過程中語言詼諧,教態從容,對學生的鼓勵和指導振奮人心。反觀我們的教學,要么過于嚴肅,要么過于懈怠,與學生關系或緊張或疏遠,都不能真正很好地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激勵,提高學習的興趣。

例:在一次昆十中教師的示范課上,暑熱困乏,學生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教師開始和學生介紹自己時說:“老師姓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竇,同學們猜猜這個“竇”是什么意思?”學生很快猜出這個“竇”是“洞”的意思,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接下來一堂課,師生便在精彩的對話中展開。課后,當教研員問道:“你這節課的收獲是什么?”一學生站起來,大膽的說:“我這節課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幽默詼諧的竇老師,記住了“竇”這個字,其次是……”,我想,此時此刻,教師心里是多么的感動而欣慰啊。

只有這樣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的落實才是有效、高效的?;叵胛覀兊慕虒W卻經常是緊張的師生關系,學生不聽講,教師恨鐵不成鋼,諷刺之聲不絕于耳,這樣的關系又怎么談得上是高效的呢?像案例中所說的,我們真正需要學生說一句:“我喜歡這個老師”,這種喜歡不因苛刻的管理、繁重的任務而改變,始終做一個讓人如沐春風的教師。

二、精彩設計,“有味”“有得”

好的課堂要在課上有精彩的設計、巧妙的語言,使學生有收獲,受到鼓勵,要貼近文本,聯系生活做到“有味”“有得”。

案例:《作文要抓住人物特征》一文時,執教老師與大家問好之后,緊接著問:“老師想了解一下咱們的班長,誰來給老師介紹一下班長的特征,我來猜”,學生們極其活躍,紛紛描述:他長著“又硬又黑”的頭發,漆黑的眼睛……接著,執教老師開始問:“現在我想了解一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請大家認真思考,抓住班主任的特征,在紙上描繪一下”,幾分鐘后,學生抓住教師“不拘小節”“待人溫和”等特點描述,精彩而別有一番風味。

然而,教師并沒有迅速結束,在下一節連堂課上,教師首先表揚了同學們的精彩描述,接下來就開始問學生除外貌之外,選取幾件事情來體現老師的人物形象。有學生說“有同學生病了,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了這個同學,讓自己深受感動”,教師反問:“你與班主任老師之間發生過哪些感人的事情嗎?”生思考說“有”,“兩者對比,自己的事例和同學的事相比,哪個更感人呢?”學生恍然大悟。接著,教師帶著學生一同再回頭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壽鏡吾先生斥責作者詢問怪哉一段,精彩動人,學生也很快體悟了要用自己的事例抒發自己的感情,更真實動人。

緊接著,教師又引導學生分析了《阿長與山海經》一文,讓學生分析作者前后的感情變化,最后得出“討厭——不佩服——敬佩——感激、懷念”這樣的情感線索。接著,教師讓學生細讀情感轉折的地方——阿長給我買山海經。整篇文章富于變化,欲揚先抑,請學生思考自己與班主任之間發生情感轉折的地方,詳細描述。學生陷入深思……整堂課在師生精彩的互動中完成,一個半小時的課堂突然也變得輕松活躍。

事后,我把這一堂課搬到自己所教的班里,學生寫作人物是變得規范而富于變化,文章內容豐富貼切,既能抓住特征,也能一波三折。當課后問及學生收獲的時候,學生能毫不猶豫的說出這些關鍵的技巧,有所收獲。

三、以學定教,及時檢測

陶行知先生說:“教什么和怎么教,絕不是憑空可以規定的,他們都包含‘人的問題,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闭Z文的授課內容不止要完成考試內容的講授,又要考慮到學生成長,使學生受到鼓勵,獲得成長。除此之外,還要及時檢測,防止學生心生懈怠。

關于教什么的問題,除了參考課程標準,確定授課內容以外,更要及時反饋,如:關于基礎知識,每節課的開始可以聽寫字詞,課后幾分鐘提問最后幾名學生基礎知識,做到基本知識點的落實。

此外課下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指導,陪伴學生過平凡的“語文的生活”,及時給學生批改作業,反映出學生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學生跟蹤、跟進、引導,對于學生屢次出錯的問題,及時指導,及時反饋,才能真正做到不讓學生掉隊。

四、角色互換,學生主體

錢夢龍先生的“三主”教學思想認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認識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具有獨立地位和極大認識潛能的實踐者,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發揮主體作用,獲得發現真理的主動權。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苯處煵皇r機地把舞臺留給學生去講,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認為艱難的文言文學習中,我曾試著將《記承天寺夜游》這個名篇交給學生來上,結果兩個課代表非常細心地備課,找出重難點、易錯的文言詞語、翻譯困難的地方、課文中較難理解的“閑人”,經過一番摸索,學生上了講臺,沒想到聽課狀態異常認真,學生們及時糾錯,紛紛顯示出我也能行的主動性。我最后結合背景適當點撥,學生順利掌握所學內容,效果良好。教學結果也終于是經得起提問的。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把目標落實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體性還給學生,把和諧的師生關系、精彩的設計、及時的檢測和反饋落到實處,才能讓學生有所收獲而樂于學習,才能讓課堂經得起提問。

猜你喜歡
以學定教語文教學
小學數學以學定教的實踐
如何以學定教,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