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2020-07-04 02:04蘇建香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培養策略教學方式

蘇建香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開啟他們的智慧,是目前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和啟迪學生時應當考慮的首要標準。新的社會環境下,教師要改革創新,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自主學習;培養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方式

針對于此類的培養策略,我們應該從多方面的角度去探尋,并且找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教育發展模式,這不僅僅是對學生,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和自我能力的提升。我們應當從如下幾點來看:

一、創設適合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今的學生對于學習會一種畏懼感,有的興趣點完全不在這個上面。對于新的課文,只會潦草地看看,并不會有足夠的興趣去探索,更不要說激情了,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興趣就要看語文教師真正的教學能力了。教師要創設適合有效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以此啟發學生思維,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我們從課文中找出一篇文章,從故事中涉及到的主人公,再到其背景故事,如果是歷史人物,可以從歷史的角度講解一些主人公的趣事,以故事的形式生動地展現其傳奇的經歷和人生,怎樣把枯燥無味的片段講得生動有趣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考驗教師的能力了。若是一些虛構的人物,可以從多角度引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從類似的人物身上,以卡通或者電影來抓住大家的好奇心。當然無論是哪種人物,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點都是其生動的事跡。同時,結合文中要闡述的事物,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們的興趣濃厚,并且能夠自己去探索,而興趣的源頭就是學生們的好奇心,這對于學習來說,永遠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去進行對比,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文中要闡述的含義認識的更加深刻,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思考方法。

二、結合問題引導學生, 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針對課文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的理解和自我解答也是很重要的,問題的解決能夠帶來知識內容的深入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要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去創設問題,努力引導,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對知識問題的分析研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所在。

因此我們不妨去試著做一些改變,從生動的訓練方式著手,從實踐中找尋關鍵,要求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對于自己喜愛或感覺有意思的句子用筆劃出來或摘抄下來,并且在之后可以寫寫讀后感等,以加深理解。這種將劃、圈、抄、讀等多種形式運用到學習語文中的方法特別的好,它能夠讓學生擺脫那種無聊的學習方式,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也是為了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對自主學習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讓學生明白,學習其實是一種極具樂趣與探索精神的活動,這種探索,無論是從學習本身還是對自我的啟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關鍵

學生學習應當要有主動性,這也是自主學習的精華。主動性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和學習能力,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和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對于學習,從來不是被動性的,國內的教育多數都是被動性的占據多數,這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中,學習的關鍵還是要學生肯學,并且真正地能夠學的進去。因此,在學習中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對于語文學習這樣需要大量注意力的學科有著極大的益處,而對于教師來說,這就需要看教師如何去因人而異和因材施教了。

多數學生在主動性上都是缺乏的,國內的教育模式對于主動性的理解和探索一直沒有國外的好,不僅僅是文化差異的問題,更因為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來都是以絕對控制權來領導和教育,因此在教學模式上就需要改變。我們不能否認過去的教學模式的優勢,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新的教學方式來應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樹立這樣的觀點,那就是語文教學絕對不能單純依靠死記硬背,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功底,說、讀、寫等訓練都是語文能力培養不可或缺的,也是當今小學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材作為諸多優秀學者千挑萬選的讀本,有豐富而優質內容,是學生擴展視野、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信息資源,是學習知識、增長才干的寶庫,應當充分利用。不論是聽說讀寫哪一項訓練,都可以以教材為出發點展開。小學語文課文大多具有聲情并茂的特點,極富童趣。根據這一特點,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通過表演、講故事等方式來對課文加以詮釋和理解。而表演、講故事的過程在鍛煉學生的輸入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輸出能力。

課前的閱讀和預習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為了保證預習質量、促進學生對預習課程積極性的提高,教師最好提前進行預習提示,以便于學生的預習活動能夠有目的地進行,使預習行之有效。課后復習和課外閱讀則是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因人而異,教師可以分層次向學生留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自我檢測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由此達到查缺補漏、鞏固學習成果的目的。除此之外,語言敏感性是語文學習的關鍵和基礎,小學階段又是啟發學生語感的黃金時期,因此,要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激勵學生多讀書、多寫作、多說話,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這對于自主學習習慣養成也是極為重要的環節。

結論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習主動性。小學語文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和關鍵,只有做到真正地啟迪和啟發學生,才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激發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從而去勇于自我實踐。而在自主學習的培養策略中,主要還是傾向于學生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探索以及自我潛能的開發,從而應用在自身的學習中去,就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就一個點去衍生到多個點,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思維和個性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從而使學生了解并明白學習的意義,并且對于自身的未來有更多的追求和想法。

參考文獻

[1]郝惠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54-54.

[2]羅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討論[J].基礎教育研究,2002(S2):36-37.

[3]曾孝群.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J].科學咨詢,2008(2).

[4]陶冶.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學周刊(旬刊),2014(5):130-130.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培養策略教學方式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