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如何進行有效數學教學活動

2020-07-04 02:04童景萍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優化策略

童景萍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提升,教學改革也逐漸推行到幼兒教育中來。作為進入學校學習的起始點,幼兒階段的教育顯得與眾不同,其中“游戲”與“教學”結合是其最突出的特點,也與幼兒當下的認知相符合。本文將著手幼兒園數學教學,探討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具體優化策略,增強幼兒對數學的認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數學;策略;優化

引言

幼兒園教學是整個教學階段最具特點,也是備受呵護的學習階段。這一時期的教學方式注重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狀態中提升幼兒各方面學習能力。課程游戲化成為眾多幼兒教師探究的重點,但是課程游戲化并不是將所有的教學活動以游戲的方式展現,而是以游戲為基礎,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情感,發展良好品格。所以對于數學教學,教師不但要傳授基本知識,還要時刻保持趣味性,發展趣味性數學,增強教學效果。

一、課程游戲化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意義

課程游戲化的重點在于利用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挖掘幼兒自身蘊藏的潛能。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需要遵循幼兒心理發展特點,豐富數學教學中的游戲活動,激發幼兒主體性。數學本身邏輯性、運算性比較強,能夠開發幼兒智力,培養數學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在這一時期幼兒剛剛接觸數學,是初步形成數學概念的重要時期。但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增加了數學教育的難度,教師需要借助外在因素促進幼兒理解與記憶,對幼兒思維進行進一步訓練與強化。

課程游戲化的核心是利用數學材料將數學教學過程游戲化、趣味化,擺脫數學的枯燥乏味,將抽象變為具象,以此來調動幼兒積極性,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逐漸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使其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二、數學課程游戲化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教師課程游戲化實施水平低下

當前,一些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嚴重,部分教師游戲精神相對缺失,游戲能力不足,還有一些教師游戲觀比較片面,游戲實戰水平低,教師對課程游戲化定位不準,游戲創新難以適應時代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游戲因素,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完善專業化教學技能。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幼兒帶出教室,到室外組織活動。幼兒園在開展園本化課程時,常常會利用本地材料的活動區。在不同活動區內,我組織幼兒利用常見的材料來進行不同的游戲教育。

(二)兒童觀、游戲觀和課程觀亟待更新

游戲環境不夠開放,游戲功能有待開發,很多都是以成人的視角去設計的,缺少幼兒的主動參與,環境藝術、美觀、整潔,但教育功能不顯著,室內外游戲環境設計有待優化,功能有待開發。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對于游戲化教學機制與課程游戲化應對策略探索還遠遠不夠,游戲缺乏生成性,游戲的預設多于生成,集體多于自主,組織形式大多以集體為主,游戲內容缺乏創新。幼兒在游戲中缺乏自主性、創造性,習慣了教師的高控,在一日活動中“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精神和游戲內涵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課程意識不強,課程游戲化理念缺乏,“生活即教育,活動即課程”的理念還沒有真正深入人心。部分教師在個人成長經歷中,缺乏游戲環境熏陶,自身觀念較陳舊,部分教師對游戲特征及其操作規律、指導策略相對封閉,不敢放手,游戲活動中不去關注幼兒的需求,在行為上比較高控,對游戲的觀察和有效指導目前還是“紙上談兵”。

三、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優化策略

(一)端正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

課程游戲化并不是將所有教學活動都以游戲的方式呈現,而是在游戲的基礎上實現從“學中玩”到“玩中學”,實現游戲與教學的完美融合。在以往教學中是首先確定教學目標,然后再利用游戲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對此進行優化后,主張先讓幼兒玩,然后再從中關注教育點,提煉幼兒日常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滲透數學知識。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游戲仍然是一種工具,為教學服務。像“數的大小”的教學,設計猜數字游戲培養幼兒對數大小的感知和比較。但是游戲目標依然是指向統一目標,本質依然屬于教學活動。所以教師設計游戲時需要從幼兒興趣與需求出發,從“學中玩”過渡到“玩中學”。這一理念也正是當下對游戲教學的一種探索,將幼兒放置在游戲中,強調幼兒的自主性,使其從中獲得一些感知與體驗,這也是保證幼兒主體性的關鍵因素。

(二)從幼兒學習習慣出發優化游戲設計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對游戲有著無法抗拒的熱情,也正是在游戲中幼兒逐漸獲得成長,積累學習經驗。教師需要利用自身的創造思維,充分了解幼兒學習習慣,在各種游戲活動中挖掘可教育點,簡化數學知識點講解,啟發幼兒數學思維,促使幼兒在玩中學,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比如教授幼兒認識人民幣大小時,可以先組織角色扮演游戲,分別安排幼兒扮演消費者和收銀員,利用教具人民幣進行交易。整個過程先讓幼兒自主進行,一輪游戲結束后,再總結其中的可教育點,通過人民幣增強幼兒對數大小的認識。這樣既能夠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又能達到教學目的,有利于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和興趣,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強化游戲的藝術性,簡化抽象數學知識

學前教育不能只考慮游戲性,還需要適當滲透藝術性,開發幼兒審美認知。另外藝術美更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增強審美情感,陶冶情操。將藝術、游戲、教學相融合是對以往游戲教學的優化與升華,它能夠鍛煉幼兒身體靈活性,使其學會用感性思維看待和理解身邊事物。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注重藝術元素的滲透,增強數學知識趣味性的同時打造藝術氛圍。幼兒教學中繪畫、兒歌等是最突出的藝術體現,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藝術元素合理組織游戲活動,在活動中滲透數學知識,提高幼兒對數字的認知能力,同時有利于幼兒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作為幼兒最鐘情的活動,是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動力。所以教師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保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實現“學中玩”到“玩中學”的過渡;從幼兒學習習慣出發優化游戲設計;強化游戲的藝術性,簡化抽象數學知識,增強數學學習的藝術氛圍。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不斷調整自身認知結構,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交流,逐漸做到兩者相互統一,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為今后求學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云敏.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觀察,2018(6).

[2]孫興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課程游戲化實踐初探[J].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6(18).

[3]范元濤.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1.

[4]韓麗梅.幼兒園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7(7).

猜你喜歡
課程游戲化優化策略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關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
一日活動中課程游戲化的探索與反思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