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怎樣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2020-07-04 02:04趙蘭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喜歡學生

趙蘭

摘 要:校園的魅力,來自教師的魅力。如果學校里有學生喜歡的老師,那么學生就會愛屋及烏,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學習、喜歡自己的學校。教師的魅力從何而來,怎樣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呢?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從注重道德品質的培養、加強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改善師生關系、加強學習、與學生一起追求進步等幾個方面進行努力,讓自己成為學生真正喜歡的老師。

關鍵詞:學生;喜歡;中職老師

教師愛學生,是天職、是本分。但若要學生喜歡教師,或是愛教師,就要看教師有沒有“魅力”、有沒有“本事”了。如果教師沒有“魅力”、沒有“本事”,你對學生就沒有吸引力,學生憑什么喜歡你呢?因此,想要學生喜歡自己,教師就要給學生喜歡自己的理由,否則,學生是不會無緣無故地喜歡教師的。要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教師就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教師道德品質的培養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者師之魂”。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敬業精神、較高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動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識和修養,這是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

(一)對工作認真負責

教師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恭敬、嚴肅,認真負責,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每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中,始終牢記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一名教師要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二)待學生真誠友善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富有個性特征的獨立個體,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放下教師架子,尊重學生、真誠對待學生,千萬不能“以分取人”或“嫌貧愛富”,要與學生和睦相處,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很多時候,教師與其高高在上地對學生發號施令,還不如身體力行地做給學生看。所以,教師在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等方面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榜樣的力量教育感化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边@是對教師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師德的培養,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影響、感化、教育學生。

二、加強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要有教書育人的“本事”。學生對于教師的長相、穿著、性格等關注程度并不高,學生關注的是教師會不會教、怎樣教的問題,即教育教學能力如何的問題。因此,要想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必須要有“本事”。

(一)創新教學方法

一個教師,即便有了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即有了“一桶水”,但如果他不懂“倒水的藝術”,那他的知識和技能就不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情況,巧妙運用并適時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既能夠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也能從中受到啟發,得到激勵。

(二)巧用教學手段

新時期,教師要改變過去用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教學的做法,而要巧妙地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進行直觀地教學,使知識由枯燥變生動、抽象變具體,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引起學生的審美愉悅,給教學帶來活力。

(三)培養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智慧。并不是人人都懂幽默,但幽默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學生喜歡有幽默感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改變一貫嚴肅的面孔,慢慢培養幽默感,把幽默帶進課堂,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歡笑。

(四)善于反思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反思、學會總結,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逐漸提高、完善自己。

三、努力改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融洽,不管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有好處,教學既有老師的教,關鍵還在于學生的學,教師不要只抱怨學生難教而忽視自己的責任。因此,教師要通過實際行動努力改善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和諧化。

(一)主動與學生交流溝通

溝通,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橋梁?,F在的中職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差、行為習慣不好、自制力弱、自卑等特點。對此,教師一定要主動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所想,貼近學生的心,努力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

(二)多鼓勵,少批評學生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于中職生,教師不應該老是盯著學生的缺點和不足,甚至是諷刺、鄙視他們。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他的缺點和優點,只不過我們很多時候是用放大鏡看學生的缺點,而把學生優點忽視了。只要教師用善于發現的眼光看待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學生自然就親近教師了。

(三)盡自己所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現在的中職生,普遍存在學習困難、厭學、早戀、責任意識淡薄、放任自己等問題。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不能視而不見、不聞不問,而要盡自己所能地想辦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幫助學生解決了自身的實際問題,學生才會與教師貼心,他才可能把心放在學習上。

(四)為人師表,做好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教師不經意說的臟話、隨手亂扔的垃圾、上課遲到、開會玩手機睡覺等等,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觀察、評價和模仿。教師無小事,處處是楷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集體活動、公益勞動等,教師要起帶頭作用,身體力行。光說不干、指手劃腳,命令學生這樣那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如果教師以身作則地做給學生看,那么,學生自然就會學著你的樣子做了。因為積極的行動勝過任何語言。

教師既是嚴父又是慈母,對學生應通情達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與學生心心相通,站在學生角度看問題。唯有如此,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老師可親、可信;也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情感的大門,師生關系才能積極健康地發展。

四、不斷學習,與學生一起追求進步

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不僅要有責任的意識、奉獻的精神,還要有學習的熱情。學無止境,教師應該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與學生一起追求進步。

(一)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才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既是學習型社會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家長和學生的希望,更是教師提高自我的內在動力。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不斷成長、進步。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堅持邊教邊學,才能長久地贏得學生的喜愛。

(二)通過“教學相長”,與學生一起進步

“教學相長”,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又把他們看成是自己學習的對象,通過教與學使師生都有長進。因此,教學是一個既育人也育己,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的過程。

學生成人成才,教師責無旁貸。我將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學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自己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上學生喜歡的課,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2008.

[2]牟秀緹.用智慧和愛心指導教學[J].教育理論與教學研究,2012(07).

[3]蔣惠云.說和做折射出的境界[J].紅河教育,2014(12).

[4]楊林.愛崗敬業講奉獻,投身杏壇勤耕耘[J].紅河教育,2016(01-02).

猜你喜歡
喜歡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