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

2020-07-04 02:04姚梅芳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法治建設法治意識高中思想政治

姚梅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尤其是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法治意識是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推進法治型社會建設的關鍵,也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尤其是當前社會形勢復雜,青少年的法治意識淡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許可以滲透法治意識的題材,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深挖教材,并拓展法治教學的內容。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意義,并提出了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法治意識;培養;法治建設

思想政治是高中的基礎性學科,是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主要平臺。新課改強調要著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法治意識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一部分,必須受到思想政治教師的重視。法治意識是公民對法治的認知、崇尚和遵循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成為重要的目標和任務,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也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培育青少年的法治意識,推進我國法治體系的建設。

一、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意義

首先,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形成核心素養。在當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法治意識作為公民素質的重要一部分,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懂法的公民在社會當中也有著很高的競爭力,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需求。其次,能夠助推法治社會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我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新征程、新時代,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法治要求,推進依法治國的建設,推進我國的法制化進程,能夠更好地減少社會違法犯罪的案例。最后,是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自身發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是青少年的一門必修課程,堅定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與培育學生的法治意識是相輔相成的,是并行不悖的,通過讓學生在課堂當中討論法治,也能夠在課堂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從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效率。

二、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創設法治課堂環境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平臺,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依據。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材經歷了一系列的調整和變化,目前分為四大板塊,經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學生活,每一部分都涉及到了法治,包含很多的法律內容,有些可能不是考試的重點,但是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法律內容,并且進行相應地拓展,創設一個法治的課堂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尊嚴,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重要作用。

例如,《財政和稅收》是經濟生活中的內容,在講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明星偷稅漏稅的例子來闡釋。征稅是國家的權利,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好地進行運轉。偷稅漏稅的行為是侵害國家利益的做法,也是違法我國法律的,嚴重者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權利和義務”等,教師可以介紹我國的相關法律,公民需要履行一定的政治義務,也有一定的政治權利,比如選舉權和投票權,這都是我國法律所賦予的。在哲學生活中,看似與法治意識的培養沒有關系,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闡釋法律的合理性,只有法律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更好地解決社會矛盾。

(二)合理利用生活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著名理論,豐富了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體系。生活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法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我們親身經歷的,或者通過新聞媒體獲得的案例,法律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的。在傳統的觀念當中,認為思想政治只要會背誦、會答題就行了,與生活的聯系不夠緊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不足的。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育理念,結合生活當中的一些法治案例,來調動學生學習和討論的熱情,從而提高法治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企業與勞動者》這一課時,我就結合生活當中的案例來給學生講解和滲透勞動法?!皠谫Y糾紛”是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屢見不鮮的一種社會現象。在教學中,我引入了一個案例:李明是一家網絡公司的職員,工作四個多月,想要離職,但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延遲了李明的請求,并且公司還要扣李明半個月的工資。我讓學生參與討論,這樣合理嗎?起初,學生都是從道德的角度來譴責公司,后來有一位學生說出公司不簽訂勞動合同是違法的,需要支付雙倍工資。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通過勞動局申請仲裁,并給學生演示了法律流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公司法和勞動法。

(三)設置法律專題微課,提升法治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對我們的教育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信息技術能夠融合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對學生形成多種感官的刺激,一方面是學生的興趣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法治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苦口婆心地講授還不如一堂生動的法律專題微課效果好,思想政治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設計一些優質的法律專題微課,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提高學生對法治知識學習的興趣,提升法治教學的效率。

例如,《我國的政黨制度》這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我黨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我黨的宗旨,我給學生設計了兩個專題微課,一是我國政黨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一系列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讓我們的黨始終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另一個專題微課是“反腐”,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腐敗問題十分重視,重拳打擊腐敗分子,絕不手軟,老虎蒼蠅一起打,利用法律來依法懲辦貪腐分子。我還給學生介紹了我國的檢察體系,保障了法律體系的完整,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此外,我還會讓學生觀看《法治進行時》《普法欄目劇》等法治節目,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四)組織法治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法治意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诟咧兴枷胝谓虒W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絕不能是搞花架子,認為只要給學生講授一些基本的法治知識就夠了,還需要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的法治實踐活動,讓學生接受相應的法律教育,進行有效的法律宣傳,為推進法治建設做一些貢獻。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真實性和威嚴性。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法庭審判旁聽的活動,讓學生體驗莊嚴肅穆的審判氛圍,讓學生了解法律審判的過程,以及對法官、公訴人、辯訴人的職責進行了解,讓學生對法律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此外,我還會開展稅法知識講座、網絡安全教育、道路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充當交通志愿者,幫助交警來規范交通行為,尤其是行人闖紅燈和機動車搶行等行為。

總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一件十分緊迫的事情。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和總結,創新法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法治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讓法治成為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一抹最亮的色彩。

參考文獻

[1]劉素娟.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素養的法治意識培育探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02):56-58.

[2]李悅.注重培養法治意識,促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9):79+81.

[3]孟憲雄.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J].現代交際,2019(13):182-183.

猜你喜歡
法治建設法治意識高中思想政治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淺論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培養與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的調查研究
依法治國大背景下中國大學生法治意識培養途徑研究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以“五個常態化”為核心的供電所法治建設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習近平法治思想對黨法治建設的新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