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愛心與教育》有感

2020-07-04 02:04張國芬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李鎮西素質教育

張國芬

摘 要:懷著好奇和求知欲去看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結果當然是受益匪淺,如獲至寶。這本書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學理論書,一般的教育書都是用理論來指導教師如何教學,抽象而又生硬,這本書是作者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是實踐檢驗過的真理,實用價值高并且生動靈活。

關鍵詞:李鎮西;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感想

李鎮西曾獲“ 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十杰教師”“2007年感動四川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愛心與教育》是他的教育手記,與之具有同樣教育意義的還有他的《民主與教育》、《我的教育心》和《做最好的老師》?!稅坌呐c教育》的引言是“高揚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旗幟”,全文以作者的教學經歷展開,談論如何教育學生,如何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四有”青年等等。

作品的第一章便提到了“素質教育”,并且談論了“什么是素質教育”,列出了幾個關于“素質教育”的看法。作者自己認為素質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并且認為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有自己獨特心靈世界、有充分主體意識的人。當然,作者有一位特別厲害的“老師”,那便是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教育對象的心靈決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他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地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接著,作者以“寧小燕”自殺事件為切入點,談論自己的教育經歷中的得失,并通過幾個學生的例子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現實而詳盡,生動而靈活,讓人學到了很多。

《愛心與教育》中手記一寫的是“愛心和童心”,作者寫自己與班里幾個學生的感人關系。作者首先是成為了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班主任,關心和照顧同學,讀者往往會被這真摯的情感所感動,而學生們呢,他們收到了教師的關心,并體會到了教師的真心和苦心,他們以自己純真的感恩去回報教師的真心。作者身為一名教師,與同學們打成一片,他更像是學生的朋友,當學生身體不舒服時,他講笑話逗她開心,背著她去醫院;當學生家里遭遇重大事故時,他們維護著同學的自尊心,偷偷地進行物質上的援助;在同學們過生日的時候送上禮品和祝?!梢哉f,作者做的甚至超過一些父母對孩子所做的,所以他受到了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受到了家長們的尊重和稱贊。他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在“還債”,不求回報。而我們現在的教師呢,大多數肯定最初的時候是想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兒女般來對待,來呵護,可是,由于某一些原因,教師們可能覺得不太實際或者因為某些同學而寒心。在有些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很緊張,就像不同的職業中間隔了一道無形的墻,沒有一方肯主動踏出來,學生對教師更多的是服從和畏懼。而李鎮西和他的學生之間的相處模式亦師亦友,這是很值得教師們學習的。

接下來李老師展示自己的教學經歷,講述了自己如何引導和教育幾類代表性的學生。從孔子便開始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到了現在反而可能有所減弱。這本書最核心的思想便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作者在文中提到:“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保螅┒鴮Χ鄶祵W校的多數班級來說,“面向全體”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后進學生”?;蛘邠Q句話說,只要有哪怕極少數的“后進學生”在我們教育者的視野之外,那么,我們所標榜的任何“素質教育”都不是科學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轉化“后進學生”的途徑、方法當然是很多的,但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卻應該充滿“民主、科學和個性”的精神。

作者還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了“后進學生”產生的主要原因:第一個是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庭環境也極大地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他認為家長教育方式的不當,棍棒教育或者一味溺愛都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利,還有家長行為不當和家庭離異等,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言語行為價值觀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家庭因素在孩子沒有步入學堂之前是影響最大的。第二個是學校方面的因素,許多學生反映教師對他們態度很不好,教師知道的一般比學生多,閱歷比學生豐富,所以在一些問題上不理解學生,在教師眼中簡單無比的東西在學生眼中可能困難無比,因此,老師應該有耐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還有就是學校一直強調因人施教,可是在以升學率為目標的情況下,許多教師都不能做到這個要求,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可是教師一視同仁的教學將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第三個便是個人原因了,如街頭交友、身體不適和智力狀況等。作者認為,在家庭、學校和個人三者中,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原因占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首推家庭。但作為教育者,我們在研究“后進學生”時,卻應該也必須把著眼點放在學校教育方面。作者根據自己多年工作的體會,提出轉化“后進學生”務必注意以下幾點:一、注重感情傾斜。教師對“后進學生”真誠的愛,是轉化他們的第一劑良藥。教師應懷著強烈的人道主義情懷給他們以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起人的尊嚴,并讓同學參與其中,讓同學們一起來“愛”。第二,喚起向上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老師應不斷地喚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第三,引導集體輿論,教師要善于把自己對某一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變成集體對這個學生的批評、表揚、鼓勵、關心、幫助。第四,講究有效方法。李老師用的方法有寫《家校聯系本》、填《報喜單》、一起游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一問今天影響同學學習沒有?二問今天上課開小差沒有?三問今天學習上提出什么問題沒有?四問今天的功課復習預習沒有?五問今天做過什么不文明的事沒有?六問今天說過臟話沒有?七問今天戰勝弱點沒有?八問今天有進步沒有?九問今天有什么遺憾沒有?)、安排當干部,讓“后進學生”也有體現自己尊嚴和才能的機會,對手競賽和表揚學生以及推薦好書給學生。

以上是李老師通過自己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而接下來他就把自己這些理論貫徹到實際的教學當中,讓教師們更直觀更深刻地了解這些道理的實施步驟和效果。第一個是萬同,萬同從總體上來說應該是最令老師頭疼的一類學生,上課開小差,擾亂課堂秩序,在外面結交地痞流氓,這一類學生是最受老師和同學鄙夷的,而大多數的教師對待這樣的學生要么請求休學要么無視,不去管。而李老師發現了萬同的優點,即使他的缺點那么多,但萬同的優點讓老師一步一步的將他培養成了一名優秀的學生。程樺,代表著一類優等生,我也是這樣一類中的人,從小在老師和家人的稱贊中長大,是老師口中的乖乖學生,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可是,這樣的人內心一般很脆弱,受不得挫折,創造能力較弱?;蛟S在大多數的教師眼中,程樺是不需要老師多加操心的,可是,李老師不會光因為某位同學成績比較好而不對他施加更多的關注,反而,李老師特別對他進行了受挫教育,磨練他的意志和抗壓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楊嵩,是學生很嫉妒的那種人,智商比較高、經常玩、成績卻非常好的一類學生的代表, 對這一類學生,許多教師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李老師并沒有,他努力地引導他向全面健康的方面發展,最終的成果喜聞樂見。還有黃金濤和王銅這樣的學生,李老師因人施教,努力地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致力于將他們培養成綜合發展的青年。

讀了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教育知識,因為這本書不同于其他的理論教育書,這本書包含著一位教師和他的學生的美好經歷、美好感情,不是死板的、冰冷的,而是溫暖的、令人感動的。這本書對于一個師范生來說,能夠指導我們進行教育實踐,盡量減少犯錯。特別是書中教師對五類典型學生的教育方法,令人受益匪淺,這些遠比單純地從書上獲得的理論教育知識更實際更有價值。我們應該在自己的教育生涯認真地讀一讀李鎮西老師的書,幽默又真誠,生動而活潑,感人肺腑卻又不刻意煽情,教育意義卻十足,李鎮西老師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尊重和學習。我們應該像李鎮西老師學習,為祖國的建設培養人才,這樣才無愧于教師這個職業,才無愧于學生,無愧于祖國。

參考文獻

[1]呂詠梅.做有故事的人——與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同行.2017.

[2].李會會.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讀李鎮西《愛心與教育》有感.2014.

[3].江秀平.最深情的開荒者——讀李鎮西《愛心與教育》有感2016.

[4]王慧.愛在教育教學中的魅力[M].2014.

[5]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2011.

猜你喜歡
李鎮西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李鎮西:個人尊嚴高于“班級榮譽”
愛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用心做一碗教育“清湯面”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