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精神永駐

2020-07-04 02:04趙艷花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教育家陶行知精神

趙艷花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些耳熟能詳的教育格言就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雖然他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已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種子,但陶行知這位偉大教育家在我的腦海中卻只是在書本上見過但仍然不清晰的肖像畫面。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這本《教育家陶行知研究》,有時間靜下心來認真品讀,細細揣摩,讓我更加感受到這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殷殷奉獻之情,拳拳赤子之心,不禁讓我對陶行知先生更加肅然起敬。他的生活教育理論思想和民主主義教育思想內涵十分深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其光芒與影響歷久彌新。直至今天,仍然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從中學習和汲取豐富的營養,以得到思想和智慧的啟迪,并使這種教育思想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陶行知同許多的中國教育家一樣,是屬于近現代杰出的原創型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動和影響力不僅是全國性的更是世界性的。陶行知先生以其高度的文化自覺,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高貴品格致力于國家、民族教育之中,其生活教育思想和民主主義教育思想形成于中國特殊戰亂時期。但這是一個文化燦爛的時代,陶行知先生留學美國頂級學府,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在他不懈努力與艱苦卓絕的奮斗中用一種飽滿的精神、頑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不懈探索,提出并尋覓和解決了中國特殊時代要為國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樣一系列重大教育問題。其思想形成是長期從事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成果,是扎根于中國大地之中,立足解決中國教育問題,用中國形式和話語表達出對教育的使命,是其知行合一,不斷用實踐證明了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之盛果。他的教育思想是在吸收世界先進教育思想而走中國特色道路的教育現代化成果,具有永久性和世界性價值,值得人類從中汲取智慧。

生活教育理論思想和民主主義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兩大基石。生活教育與民主主義是內在的統一,后來發展為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辦的教育,最終“人民教育”形成于他的思想之中。陶行知在批判中國教育“死的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提倡“活的教育”,并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其基本內容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將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國教育事業中,為中國現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教育精神鼓舞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不斷探索教育規律,以一種執著的信念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著、追求著。因此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覺得我們在以后教育中應該充分繼承和發揚陶行知先生的“知行精神”,從以下方面去探索。

一、新時代教師要有“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中國進入新時代,要有新思想、新作為、新奉獻,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有廣闊的視野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汲取眾之所長,并不斷質疑,不斷探尋,敢于創新,走別人不敢走之路,在自己的教育中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天地。

二、新時代教師要有“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教學生學做真人,以誠信取人,以真誠育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在為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只有時時處處教真、做真,做現代德育教育的“傳真機”,學生方能真才實學,學真成真,從而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為國家做出應有之貢獻。

三、新時代教師要有“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國家民族,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這同樣啟示著我們要愛自己的教育事業,用愛心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差異,關愛學生身心健康。教師應有寬闊的胸襟,把愛無私地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把愛伸向每一個遺忘的角落,為孩子撥開心頭的烏云,給孩子送去明媚的陽光。

四、新時代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更何況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關系到孩子的前途、祖國的未來、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象征著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人民教師作為青少年在科學殿堂里徘徊求索的引路人,其奉獻精神不正象征著一支支用全部心血照亮學生心靈的蠟燭嗎?不正象征著像春蠶一樣用自己的知識乳汁澆灌著人類智慧的花朵嗎?愛因斯坦說過:“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到那實際短暫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比藗冇孟灎T來贊美教師的奉獻精神,最能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甘為人梯”,“甘當鋪路石”,堅定教育信念,不斷探索教育規律,為孩子通往寬闊的陽光大道奉獻自己,燃燒自己,為孩子點亮無窮的內心世界。

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積極推行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推行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的“行知精神”,教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要為他們將來發展奠定無限可能,用自己的“行知精神”影響他們,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堅韌的性格、勇于探索的品質,將來為社會和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更要汲取和借鑒先進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和學習獲得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使我們開闊了眼界,我們一定把陶行知先生的“知行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繆津嫻.對陶行知教育理論的認識[J].考試周刊,2015(08).

[2]黃乃明.淺談陶行知的師德觀給當前師德建設帶來的啟示[J].關愛明天,2015(11).

猜你喜歡
教育家陶行知精神
教育家與兒童
虎虎生威見精神
我們的100期紀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錄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津派教育家成長
為什么現在要說“新教育家”
教育家
陶行知生活力專題研究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