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結構》教學設計

2020-07-04 02:04何花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脫氧核苷雙螺旋堿基

何花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結構》是新課標教材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2節內容,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在“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礎上學習的,這讓學生對遺傳物質DNA有了進一步認識,同時為后面學習“DNA分子的復制”、“基因的本質”等內容做了鋪墊。

本節教材以現實生活“北京中關村·DNA雕塑照片提問”導入,采取故事的形式,講述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歷程,讓學生體驗科學方法和科學家的精神,然后結合圖形簡要概述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最后讓學生動手制作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模型體會其中的奧秘,而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是本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學生通過空間想象才能理解。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有關DNA分子的基本知識,并了解到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為本節新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高中學生已初步具備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能力,但還不完善,需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引導。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了解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

2. 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說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

3. 掌握DNA分子中有關堿基計算的規律。

(二)能力目標

1. 通過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模型構建的研究方法及科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 以DNA模型為依托,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觀察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認同善于利用前人成果和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2. 體驗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家們鍥而不舍的精神。

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DNA雙螺旋結構比較抽象,需要學生通過空間想象才能理解,而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過程中加深對DNA雙螺旋結構的理解。為了使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程序可采用“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制作—DNA分子的結構特點”知識結構順序,層層遞進,完成對DNA雙螺旋結構的認識。

(二)學法

在本節學習中,學生將動手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觀察模型和圖像,歸納總結知識點,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與交流來完成這次探究性學習。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模型與構建:制作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組織和引導】展示“中關村·DNA雕塑”照片,請同學們回答“照片的雕塑是什么?”導入,再講述“講述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歷程故事?!弊寣W生思考:DNA分子結構是什么樣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今天就DNA分子的結構進行深入認識。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產生好奇。

【教學意圖】引起學生求知欲。

二、講授新課

(一)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

【教師組織和引導】資料:讓學生閱讀教科書47頁至48頁有關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的資料。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資料完成學案一和二。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知識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二)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教師組織和引導】模型構建一:脫氧核苷酸。

回憶復習:

1. 組成DNA的基本單位?

2. 每個基本單位由哪些部分組成?這些部分怎么連接成一個基本單位?

展示:脫氧核苷酸的結構示意圖

活動:四人人一組制作脫氧核苷酸模型

發給學生制作模型的材料

啟發思考:脫氧核苷酸有多少種?

【學生活動】回顧思考,動手制作脫氧核苷酸模型,引起思考。

【教學意圖】復習鞏固,為新知識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從實際操作中找到答案。

【教師組織和引導】模型構建二:脫氧核苷酸鏈。

提問:四種脫氧核苷酸如何連接成脫氧核苷酸鏈?

活動:四人一組合作制作脫氧核苷酸鏈模型

【學生活動】回顧思考,動手制作脫氧核苷酸鏈模型。

【教學意圖】培養合作能力。

【教師組織和引導】模型構建三: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提問:(1)DNA分子是由幾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是雙螺旋還是三螺旋結構?(2)堿基位于螺旋的外部還是內部?(3)堿基之間怎么進行配對?

資料:教科書48頁第二、三自然段內容

講述:堿基位于雙螺旋外部,磷酸-脫氧核糖骨架在螺旋外部和堿基配對規律(A與T配對,C與G配對)是依據物理和化學的原理與方法。

活動:四人合作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請其中四組同學將他們制作好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拿到講臺前展示,讓下面同學仔細觀察并評價其制作的模型是否正確,贊賞學生的制作成果并作小結。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閱讀資料,查找答案,親手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讓學生去評價他人制作的模型并提出自己的觀念。

【教學意圖】引起學生深入思考,引發學生去探究,讓學生體驗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親手操作驗證理論知識,讓學生評價他人制作的模型更能加深對DNA雙螺旋結構特點。

(三)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教師組織和引導】展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和DNA分子結構的平面結構模式圖,讓學生觀察總結出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并書寫板書。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自己制作的模型及多媒體展示的DNA分子結構的平面結構模式圖,歸納總結出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圖文互換,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四)DNA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應用

【教師組織和引導】引導學生完成學案DNA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應用的填空。

提示:小組合作討論完成。

【學生活動】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歸納總結DNA分子中有關堿基計算的規律。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

【教師組織和引導】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提示:有關DNA的基礎知識

如何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學生活動】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說出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猜你喜歡
脫氧核苷雙螺旋堿基
馬爾斯克雙螺旋瞭望塔
應用思維進階構建模型 例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中國科學家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堿基編輯器
生命“字母表”迎來4名新成員
生命“字母表”迎來4名新成員
“DNA復制中原料消耗相關計算”的教學反思
蝴蝶魚
脫氧核苷酸鈉防治初治繼發性肺結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的效果
脫氧核苷酸鈉抗人腎臟細胞衰老的分子機制
DNA雙螺旋結構論文發表60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