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讓小學數學教學變得鮮活

2020-07-06 16:40陳健友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77期
關鍵詞:數學教師生活化教學小學生

陳健友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務必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真實的生活相聯系,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等多種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進行研究,針對存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對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從教學環境創設、教學內容選擇、教師提升幾方面并結合教學中的實際案例進行論述,希望本文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以一定的積極啟發。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生;數學教師;生活化教學

數學知識產生于具體的勞動中,是人們已有生活經驗的總結。數學教學本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學生進行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等等活動。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不難發現,有一些教師還保持著傳統、較為落后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引導”不足,而是“傳授”過多,導致數學教學枯燥無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弱,莫要談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了。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內容既要與社會需求相適,又要體現數學學科的特征,還要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诖?,針對此種現象,本文提出“以生活化教學激活數學課堂”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通常來講,小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處于剛剛發展的階段,對其來說,數學教材中的很多公式、符號、定理是比較抽象的,難以很快地接受與理解。生活化數學教學,將這些對于學生來說“晦澀難懂”的內容,以具體的生活化內容呈現出來,將抽象變為具體,聯系生活現象,讓數學課堂變得豐富而立體,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消化數學知識。

(二)基于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

小學數學作為一個科學學科,但又完全不同于科學數學,其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不是只是為了讓學生構建一個邏輯體系,更重要的是以數學知識的學習來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不是“精英數學”,而是大眾化的數學,應以學生的需求為基準,促進全體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提高。因此,數學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而要與兒童生活實踐相融合,體現數學學科的實踐性與社會性,使得學生都有所得。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學具體實施策略分析

(一)設置相關生活化數學教學情景

聯系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現象,創設具體的數學教學場景,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有著一定成效。具體場景能夠給學生多種感官強烈刺激,使學生在環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的展開探索活動,以深化理解。例如在對于“時、秒、分”這一課的設計上,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節日倒計時的氛圍,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展示新年倒計時,再現人們迎接新年時的激動熱鬧的場景,然后帶入相關內容的深入學習,讓學生對秒、分、時不同的計量單位形成一個整體上大致認識,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高度的注意集中力,以此來活躍課堂。

(二)將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可以為數學教學所用的素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學數學教學應充分利這些素材進行教學,運用到課堂中來。對于中低年段的小學生來說,單純的數學概念、定理的學習必然會枯燥而且難以理解,但如果結合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元素,數學課堂立馬就會變得豐滿、直觀且易于學生理解。例如,在引導小學生對于厘米、分米、米等計量單位的學習時,可以利用學生常用的書本、課桌、尺子,讓學生進行測量;對于重量等計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拎起一袋大米需要多大的力氣;以小組為單位試著討論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重量單位,并進行大概估量。

讓學生對實際生活現象的思考,過渡到對相關數學問題上的思考,促進學生積極地通過生活經驗來搜尋數學問題的答案,這對于啟發學生主動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形成科學地數學思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我們所學的所有知識最終都要應用于生活中,接受生活實踐的檢驗。生活化教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上文所提讓學生認識 “時、分、秒”,可以運用得到學生課下時間的規劃中,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作息進行合理規劃;對于重量、長度單位的學習,可以應用到平時對物品的估量上;對于萬以內的加減法,可以應用于家庭生活支出的計算、對一些數據的統計等等方面。

(三)生活化教學內容的建設

高效的生活化數學教學的前提是有針對性的內容建設,就這需要數學教師小學數學教材仔細研讀的前提下,搜集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對于哪些數學內容融入生活中將更有代表性、能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助于學生進行總結、推理,要有較為明確的認識。數學教師還需要不斷增強對本班學生的了解,除了對學生基本的數學學習情況與學習能力有大體上的了解,還需要了解學生的課下生活、興趣愛好,知曉當前孩子喜歡什么,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找到學生生活與數學教學之間的“突破點”。說到底就是,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執教能力與知識素養,不斷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秉承實事求是、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幫助小學生打好數學學習基礎,培養其正確的價值理念與情感價值觀念,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方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數學教學是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與小學數學學科特征的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是落實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是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F代化教育環境中,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強化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現象。生活化教學因其具有提升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激活數學課堂上等多重優點,應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但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要合理選擇內容,不斷予以優化。生活化教學,使數學課堂變得鮮活,學生樂于學且有所得。

參考文獻:

[1]張永鵬,蔡雪麗.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16):19-20.

[2]簡光天.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有效策略[N].貴州民族報,2020-05-13(B03).

[3]張孝慈.提升小學語文早讀課效益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2):153.

猜你喜歡
數學教師生活化教學小學生
終身學習,終身發展
中學數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我是小學生
數學教師課程標準意識的價值及意義
小學數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