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學科融合的實踐研究

2020-07-06 16:40毛亞男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77期
關鍵詞:融入小學音樂舞蹈

毛亞男

【摘要】舞蹈與音樂本來就是具有公共屬性的藝術門類,它們之間有著共同的表現手法,相互之間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很多教師將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過程中,成為一對“孿生姐妹”,很好地表達音樂主題,讓音樂表現得更加生動、形象。

【關鍵詞】小學音樂;舞蹈;融入

古人云:“言之不足詠之,詠之不足舞之?!币魳放c舞蹈是藝術門類的“一家人”,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融入舞蹈元素,幫助學生利用舞蹈方式表現主題音樂,抒發音樂情感,有助于對音樂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通過對音樂的理解,用舞蹈肢體語言的形式表現出來,讓音樂更加生動、形象,給人獨特的藝術享受。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們的表演欲望,讓學生在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增強美感,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將舞蹈元素引入音樂課堂,并使得兩者融合貫通,相得益彰,使之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滿足他們個性發展需要,這就是音樂課堂教學努力探索的方向。

一、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意義

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通過融入舞蹈元素,亦受到音樂與舞蹈的雙重藝術熏陶。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舞蹈亦用來解釋音樂,音樂也通過舞蹈這一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使舞蹈更好的服務于音樂教學,表達情感,提高對音樂的感染力。

(一)舞蹈是音樂外界的表現形式,也是對音樂最好的詮釋

音樂是一種有聲的藝術形態,舞蹈是肢體語言的表現手法,通過利用舞蹈肢體語言表達音樂這門藝術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詮釋音樂內涵,有助于理解音樂,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在積極倡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特別是對于東西方音樂文化的差異,將舞蹈元素融入到不同音樂風格的教學中,不僅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是幫助教師難以用文字來闡述某種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而通過舞蹈直觀形象的體現出來,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發展。

(二)有助于將舞蹈與音樂統一為藝術語言

舞蹈和音樂都是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其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音樂側重于旋律與節奏,舞蹈側重于肢體語言表達,學生在一邊聽著旋律與節奏,情感自然流露,一邊在舞蹈畫面的感染下,情感迸發,將之和諧融合為有機整體,突出表現藝術主題,幫助更好地理解音樂,提升音樂的感染力。

將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過程之中,在突出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同時,運用舞蹈輔助音樂教學,教師要真正意識到舞蹈元素與音樂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在舞蹈過程中體會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對音樂鑒賞能力,降低對音樂學習的難度,學生更易體會與感悟。同時,將兩者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學生不僅僅理解音樂相關的知識,理解音樂表達的思想情感,對于舞蹈相關的肢體語言也有一定的認知。教學實踐證明,將舞蹈元素與音樂教學有效整合,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感情的表達力等都得到提升,特別是學習能力次后,諸如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較弱的學生,他們盡情歡樂,盡情渲泄他們的思想感情,回歸兒童天真活潑的本性,個性得到發展。

二、將舞蹈元素融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策略

舞蹈與音樂是相生相長,相輔相成的。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更有著不同于其他年齡群體的心理需求,對于優雅、動聽的音樂,往往表現出愛說愛動,更喜歡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情感。因此,改革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將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使音樂課堂“舞動”起來,充滿生命力,這顯得非常必要,也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需要與音樂相契合

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前首先必須對音樂背景,表達情感等有深入的理解,然后再確定選擇相契合的舞蹈元素,從而讓音樂表達主題與舞蹈元素的特點相輔相成,連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發揮出它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當然,教師也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個體發展的差異,他們對音樂理解有所不同,欣賞能力也有差異,在對音樂主題理解有所偏差,這需要教師適度引導,然后以此為基礎恰當引入舞蹈元素,讓學生在舞蹈中更深層次的理解音樂,提高對音樂的審美、鑒賞能力。例如,在教學《我是草原小牧民》時,可以結合歌曲題材,融入當地民族舞蹈,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緊跟著舞蹈跳了起來,歡樂的氣氛響徹整個課堂。這樣的音樂與舞蹈契合,充分體現了音樂表達的主題,學生易于理解接受,更加生動形象。

(二)突出舞蹈元素在美妙的音樂課堂氛圍中的表現

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中,既要契合音樂表達主題,還要突出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中的表現形式,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舞蹈,盡情展示自我,培養學生即興舞蹈的習慣。學生是課堂學習參與接受的主體,他們有著強烈地以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感受的需求,他們也是課堂積極參與者,注重對于學生肢體語言的引導,使他們形成聽到音樂就能即興舞動的能力,突出了舞蹈元素在課堂中的表現,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當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校園多美好》這一首歌曲時,可以讓學生以舞蹈來表達這首曲子所帶給他們感受的機會,讓他們邊聆聽邊想象美麗的校園,將動聽的音樂滲入他們的心靈,以達到熏陶他們的性情、表達他們自身情志的目的,不由自主地跳起來。

(三)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舞蹈表達音樂情感

歌與舞有效結合能夠以優美的形體動作表達不同的音樂情感,達到肢體語言與音樂情感共鳴的效果,不僅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也是培養學生的感受力以及表現力。對于活潑好動、感性直率的學生而言,他們往往一件高興的事能夠載歌載舞,一蹦三尺高,這樣簡單的肢體語言能夠真實地傳情達意,表達內心世界。教師不妨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以舞蹈表達音樂情感,傳遞自己的內心感受。

比如,一次省級公開課上,一位教師執教《草原贊歌》這首歌曲時,教師通過聆聽與感受音樂,將策馬揚鞭、大雁翱翔、牧民擠奶舞蹈動作融入創編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音樂情感,培養學生闊達如草原的性情以及對于生活的熱愛,潛移默化中學會利用舞蹈來表達音樂情感,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總而言之,將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符合學科教學的規律,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切實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讓優美的音樂舞動起來,以形象直觀的肢體語言表達音樂情感,陶冶學生的心靈,培養小學生美好的心境,將音樂與舞蹈藝術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陳琰峰.淺議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對學生身心的影響[J].小學教學參考,2010(6).

[2]葛玉婷.小學音樂教育與良好性格培養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2).

猜你喜歡
融入小學音樂舞蹈
舞蹈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的作用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