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對網絡公共道德的影響

2020-07-06 09:28于桐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關鍵詞:網絡道德公共領域哈貝馬斯

于桐

摘要: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本質上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看作是人類提升認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對當代社會合理化運動有著深刻的影響。當今社會網絡道德行為規范越來越差,在網絡的公共領域當中怎么樣規范道德成為了首當其沖的任務。本文通過闡述哈貝馬斯交往理論及如何實現社會合理化發展,以此對優化網絡公共道德秩序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網絡道德;公共領域

哈貝馬斯是當代德國最負盛名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所提出的交往行動理論是德國人文主義社會學傳統與米德符號互動理論以及當代語言哲學與批判理論的綜合,其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本文通過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看到了對網絡公共道德方面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有一些解決的辦法。

一、交往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目的性行為

目的性行為也被稱作工具性行為,是一種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表現出的目的合理性的確定以及工具合理性的選擇,結合了目的合理性和工具的合理性。以經驗知識為結合基礎,把目的與工具相關聯,不管目標的對與錯,只要在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就可以使用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實現目的。

(二)規范調節行為

規范調節行為是以社會群體成員遵循共同的價值規范為取向的一種行為,即以共同的道德法律的行為規范為準則的行為,社會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要遵循社會所認同的一種規范,是社會集團之間互相意見一致的一種表達。

(三)戲劇行為

戲劇行為一般來說,行為主體會為了在社會和觀眾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而有意識的表現自己,以此來獲得觀眾和社會的接受。這種行為重在自我表現,主要是關聯主觀、客觀世界,他的有效性要求表達主體的真誠性。

(四)交往行為

指的通過語言、文字或者其他的媒介進行相互的交流理解和協調一致的行為,其主體必須是兩個以上并且具有語言行為能力的。交往行為需要通過語言來進行溝通,包括文字 語言、手勢語言和體態語言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交往的媒介。

二、交往行為合理化

為了將交往行為的合理化廣泛運用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當中去,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以生活中基本的語言行為作為起點,逐步的發展到交談者雙方之間理解和認同的活動,所以建立一個合理的交往行為模式要在語言基礎上發展,雙方之間要遵循道德的規范性,不能逾越道德的要求。

首先,要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對話。語言行為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交往性的言語行為、目的性的言語行為、自我表達的言語行為以及規范調節的言語行為。在現實生活中,言語行為不僅具有真誠性、真實性,還應該具有可領會性和正確性的功能,雙方必須相互有一個共同的道德規范,兩者都用正確的語言進行交流,不能違背道德; 兩者有相同的語言邏輯,處于同一個層次面,用雙方都懂的便捷的語言進行溝通,使雙方都能理解; 談話雙方要有具有真實性,一方真實表達意向且另一方認真聽取意見。其次,要重視共同的道德規范,使交往行為理論基本化能夠發展下去最主要的因素是對道德規范的遵守,用大家能夠普遍接受的道德規范來實現交往行為的合理性,是交往行為理論能夠能成立的前提和基本條件。最后,對生活世界進行完善。生活世界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所需要的環境,通過言語的交流達到對外界的認識。在當前西方社會中,文化、個性和社會秩序組建成了生活世界。文化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和人類創造的一系列財富,交往者的相互談話基于這種對文化的共同認識而進一步的發展得到不同的提高和資源的獲得。個性指的是單獨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等方面和別人不同的一面。社會秩序指的是生活世界中人們需要遵守的一種道德規范,不能超過規范的界限。生活世界的三種要素支撐著生活世界的發展,三者缺一不可。

三、對網絡公共道德的啟示

現如今我們處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網絡越來越成為人們交流交往的工具,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新領域中,所涉及的網絡道德還需要繼續進行規范。從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中能夠發現,現在的網絡道德還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完善。在言語方面就更需要進行改善。在現實生活中語言本身應該表現為真實性、真誠性,還應該具有可領會性和正確性的功能。但在現在的網絡上面,我們可以看到語言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全都有待考證。更有一些人用語言來進行欺騙,歪曲事實,破壞網絡環境。所以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尋找途徑,積極探索,優化網絡道德環境。

(一)加強網絡道德建設

網絡道德問題是現實社會中存在的道德問題在網絡社會的具體體現,可以說,網民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樣的道德素質,在虛擬空間中也會有相應的道德品質體現,有時候可能還會更惡劣。網絡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種自律性的道德。指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欲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傳統社會中以服從為主的道德范式在網絡社會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的高層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更有效地規范個體的網絡行為。由于網絡的隱蔽性,網上的道德約束比現實社會弱。因而,人的言行主要靠個人內心信念來維系。

(二)傳承社會共同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對復雜社會關系的梳理、歸納形成了忠、孝、義等基本范疇,并以十分完備的禮儀、規范來保證。這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社會群體中的每個人都要遵循的社會所認同的一種規范。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是精華與糟粕并存的,其中優秀的傳統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賦有新意。我們在互聯網建設上應大力發揚傳統的道德價值,正面引導廣大網民堅決抵制與社會公德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相背離的不良信息,自覺抵制網絡低俗之風,積極營造網絡文明新風,凈化網絡環境。

(三)提高網絡道德規范

互聯網道德作為一項新的道德體系,其形成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運用傳統的道德理念來衡量現在的網絡是非。網絡的法律的確立不只局限于現實世界中對網絡應用行為的約束,還應有虛擬社會內部的法律制定。網絡虛擬社會只有在道德與法律的雙軌上,才能為我們提供更豐富更安全的情感需求,才能給予更多的人實現其生存價值的機會,這也是我們建設文明網絡的突破口。

總之,在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都需要規范調節行為去促進道德進步,建設一個更高水平的道德社會,這不光有賴于網民們自我塑造的意愿還有賴于現實社會人們的努力程度。

參考文獻:

[1]于慧.重建交往理性,實現社會合理化——淺談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05):93-94+96.

[2]陳媛媛. 論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D].西南大學,2011.

猜你喜歡
網絡道德公共領域哈貝馬斯
批判理論的本真性路徑
“知識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許, 那就是變得犬儒”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中國語境中的公共道德與公民道德辨析
公共領域道德缺失問題的解析與研究
論“科技理性”下現代社會的出路
新媒體形勢下網絡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理解公民道德
試論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