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編輯培訓Self-examination

2020-07-09 03:31
戶外探險 2020年7期
關鍵詞:寫作者稿子對象

編輯部來來往往,時有新人。前兩周,編輯部內部做了一次培訓。簡單聊了聊我觀察、親身體會到的戶外媒體人采寫報道誤區。篇幅所限,以下為節選。

誤區1:采訪報道是為了聯絡感情。

解讀:如果把聯絡感情擺在第一位,那就是我們說的“混圈子”。對于行業媒體,混圈子確實在采訪中有諸多幫助,更多的資源意味著更容易獲取信息。但這只會讓你在新聞實踐中,犯下更多主觀的錯誤。用山難報道舉例,如果事件核心恰好是圈內朋友,此時你必然會在新聞客觀性與友情之間抉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采訪對象,只是你在采訪工作中獲取信息的渠道,只為文章效果服務。我非常希望寫作者們在采訪中交到更多朋友,但那是在完成采訪任務之余的幸事。

誤區2:為了套出更多的素材,采訪過程中我要討好他,不能讓他生氣。

解讀:這是很多應屆畢業生、新編輯、實習生常常犯的錯誤,有時老編輯也會感到惶恐:生怕一個犀利的觀點觸怒對方,因此毀掉整個采訪。其實大可不必。尖銳的問題和思維的碰撞,反而會促成一場高質量的對話。而采訪的本質,就是高質量的對話。采訪對象并不會因為你的恭迎而高看你,正相反,他們會因為你獨立的思想、深刻的見解和不妥協而尊敬你。

誤區3:采訪只存在于需要獲取信息的文章。

解讀:獲取信息是采訪的眾多目的之一。此外還有交叉印證信息,避免孤證、論證不可靠信息源的作用。當然在我看來,采訪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對這個選題有了更深刻、層次更豐富的理解。當你深刻理解了特定選題范圍內的各種角色復雜的處境,從不同角度考量觀點之后,融會貫通,帶上你的思考寫出文章。此時的文章是扎實且信息密度極大的。采訪,也是區別嚴肅媒體與自媒體、優質自媒體與劣質自媒體的指標之一。

誤區4:對采訪對象不利的素材不能寫進文章。

解讀:一篇報道,只寫一個人的好,或只寫一個人的壞,都是失衡的報道。非黑即白是學生思維,更多時候這個世界是灰色的。寫人物要追求人類內心世界的沖突。好的報道并不會讓讀者單純地對主人公產生喜惡,而是會更加理解人的處境。

有野心的記者不會太在意采訪對象的感受,但是作為一個善良且抱有善意的人會非常在意對方的感受。但這種野心和善意都不是毫無底線的妥協。兩者之間微妙的平衡,即是拿捏分寸的藝術。

誤區5:我要利用熱點來煽動民族情緒,以獲取更高閱讀量。

解讀:民族情緒是很多低端自媒體大號獲取流量的利器,去年《紐約客》一篇起底北美留學生日報的報道,讓一批自媒體暴露在陽光下。所謂利用民族情緒,并非只是煽動民族的仇恨感,也包括民族的自豪感。這種廉價的仇恨感和自豪感十分單薄。大多數情況下,利用民族情緒的文章,價值觀單一,素材單薄,論據經不起推敲,所以才會利用表面上的“一腔熱血”來掩蓋不能自洽的邏輯。這不僅僅是蠢,還是壞。

誤區6:寫完稿子,我應該給采訪對象看稿;采訪對象有權修改稿子或斃掉稿子。

解讀:為了堅持“嚴禁給采訪對象審稿子”的原則,我們的編輯已經吃了很多封律師函以及威脅警告了。采訪對象看稿子的目的是什么?再怎么遮遮掩掩,說白了不就是想修改、刪掉對自己不利的話。

即使從法律角度上講,在合法采訪、非斷章取義、確保信息準確、非事先約定的前提下,采訪對象都沒有權利審稿、刪改甚至撤稿,即便是采訪對象會因此受到損失。但,成年人就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是嗎?

我希望我的編輯、記者們,都能做一個有尊嚴的寫作者。不居高臨下地審判,也不畏手畏腳。要平視每一位采訪對象的眼睛。一個平臺正是因為有了眾多有尊嚴的記者,才會變成一個有尊嚴的平臺。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文化背景,每家媒體都有自己的規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原則??傆幸恍┗驹瓌t需要我們去恪守。以上這些原則是全球新聞媒體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即新聞專業主義。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采寫的技巧。

可惜的是,這本是一個全球媒體人的共識,現在卻成為了一種需要不斷捍衛、不斷爭取的權益,有時甚至需要付出代價和犧牲。

不要自怨自艾。衛道者、理想主義者和勇士,向來就要作出犧牲。知足吧。畢竟,與蒙昧的大多數相比,你會獲得他人難以企及、無比珍貴的真理。

猜你喜歡
寫作者稿子對象
白馬
曬曬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擬推薦對象
論寫作(創作談)
攻略對象的心思好難猜
圖說車事
當我收到稿子時,我在干什么
寫作
放膽情結
拖稿的各種理由
文學的可能性(散文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