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課堂文化問題探析

2020-07-09 09:04龔偉民
新紀實 2020年1期
關鍵詞:課堂文化農村小學教師

龔偉民

【摘 要】農村小學課堂文化是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在長期的課堂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趨向以及行為習慣的總和。具有差異性、動態性、現實性、自覺性、內隱性、穩定性的特點。

【關鍵詞】農村小學;課堂文化;教師

在新課程改革影響下,農村小學課堂面貌發生了很多改變: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學生在課堂評價中的參與,使其課堂文化表現出尊重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思想意識,這些改變令人欣喜。

一、農村小學課堂文化的內涵及其特征

(一)農村小學課堂文化的內涵

農村小學課堂文化是在當地農村文化傳統和學校文化的影響下,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在長期的課堂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趨向以及行為習慣的總和。

(二)課堂文化的特性

1.差異性

課堂文化存在于課堂這一特殊情境之中,具有差異性。存在于不同學校、不同年級和不同班級中的課堂文化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如受長期的教育實踐活動、教學方法、教育理念與學生學習背景、學校環境等因素影響,存在明顯的差異。

2.動態性

課堂文化是特定群體所創造的,具有動態性。文化總是人的文化,文化因人而生,文化總以特定的人群為單位,這個群體有學校層次、地區等差異,如小學的課堂文化與中學、大學的課堂文化之間由于學生群體心智、年齡等區別,課堂文化也有群體屬性。

3.現實性

課堂文化是當下的,具有現實性,具有共時態的本質。課堂文化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因此,要尊重其現實和傳統,正確處理其繼承關系,重建要建立在繼承之上,不能完全推倒重來。

4.自覺性

課堂文化具有自在與自覺性。每個進入課堂生活的主體都懷有一種期望,這種大多數人的文化包含課堂中習以為常且自然存在的各種因素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包括課堂主體自覺地思維、判斷和行為。

5.內隱性

課堂文化的內隱性是指課堂文化內隱于課堂的物質環境與課堂制度或動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

6.穩定性

課堂文化的穩定性是指一旦形成,很難在短期內使其發生改變。

二、農村小學課堂文化存在的問題

盡管新課改給農村小學課堂帶來很多轉變。但通過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觀察,筆者認為目前農村小學課堂文化仍具有如下突出問題:

(一)課堂整齊劃一,忽視個性思維

農村小學教師素質的現實狀況,使教師傾向采用整齊劃一的思維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課堂上學生回答老師提問時步調一致的舉手,以維持整齊的課堂秩序;老師對問題答案的統一設定,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表現。

(二)重學習成績忽視人文關懷

農村小學對學習成績的重視是師生普遍的表現,哪怕平時的一個小測驗,老師也會讓班長在講臺上報告全班同學的考試成績,考好者得意洋洋,考差者默默流淚、沉默不語,可謂眾生百態。

(三)疏遠農村文化的情感取向

從教材來看,雖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構想,但實際教學中地校課程并未有效實施,教材的城市化趨向也因為農村小學校本教材和鄉土教材的缺失沒有得到相應的緩解。具有城市化傾向的國家課程在課堂上經過教師的傳授,必然使城市生活對農村孩子產生無形的吸引力,進而使農村孩子產生在未來的學習中為追求高品質的城市生活而努力的傾向。

(四)強調教師權威,忽視學生權利

無論是在課堂知識的傳承過程中、規范行為的塑造上還是在課堂環境的布置上,總能覺察到教師力量的強大和與之相對的學生因無權決定什么而不得不認同的無奈感,不管是出于自愿還是被迫,學生最終總是按照教師的意愿作出相應的行為和反應。

三、改進農村小學課堂文化的對策

(一)喚醒教師群體的文化自覺

教師是營造這一文化的主角,喚醒教師的文化自覺意識是安全的課堂文化最困難也是最本質的建設。當下的課堂中彌漫著太多的權威文化,犧牲了太多理解、分享和創造,因此教師應當首先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文化使命,認識到教師不是知識的權威掌握者。此外,每個學生在人格上都是獨立的,有獨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情感體驗。知情合一構成了師生雙方完整的交流與人格形成。因此師生之間的交流應該是一種平等的真正的交流與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一種互惠友好的師生關系。

(二)創建共有、共享、共管的課堂規則

首要考慮的是什么樣的課堂規則才能形成積極的、活躍的、創新的和友好的的課堂性格。課堂規則應當建立在全體課堂成員的正當權力基礎上,是師生所共有的,既符合人性的自然,也具有牢固的合理性和執行力。教師要建立課內、外長效對話機制,保障學生有獨立學習、自由探索的權利,保障學生有發表不同意見和觀點的權利,共享課堂規則的積極影響。

(三)建立一種求異、寬容的課堂氛圍

當下的課堂氛圍總是求異不足,求同有余,課堂中所教出來的學生同質化傾向嚴重,學生們接受著相同的教育影響,深受相同的教育價值觀滲透,學生的學習往往被引導到同一個方向中,學生在課堂中的所思所想和所得結論也大致雷同。課堂活動要鼓勵學生對同一問題發出不同的聲音,形成不同的看法,對待學生認知、性格和情感的不同采取寬容的態度,不同的聲音之間可以討論、辯論,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會因為教師的個人偏好和隨波逐流的課堂習慣淹沒在課堂之中。

猜你喜歡
課堂文化農村小學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探究初中地理教學中課堂文化的構建
秋天在哪里
物理課堂文化的構建
淺談體育課堂文化構建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美育教師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