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照亮學生成長之路

2020-07-23 13:25王微微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家校家庭心理

王微微

有人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肩上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其實,從小處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與寄托,因為我們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代表的是一代人,他們是代代相傳的根基。所有的家長均將自己的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期待著孩子充滿陽光、自信,彰顯活力、茁壯成長。

希望有時帶給家長的并不完全是喜悅與成功。雖然老師贈給了孩子無私的關愛、諄諄的教誨,但孩子由于家庭的溺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以及來自于學業等方面的壓力,表現出的是脆弱、叛逆,有的甚至選擇的是放棄,令家長、老師心疼、煩躁、恐懼。那么,如何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架設一座教育的五彩橋梁,實現家校共育呢?

一、正面誘導,化解冰霜雪雨,感受陽光

孩子的脆弱,往往來自于多元的負面“敦促”,我們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急劇加強,為了孩子在學習上不掉隊,經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你語文這次比他少了五分”“這次學校藝術節怎沒有看到你的身影”“老師說你上課注意力有點不集中”等語言刺激著孩子的心靈,帶給孩子的是傷痛,失去的是自信與自尊。我們知道,十個手指伸出來也有長短,競爭雖然是提升孩子能力的催化劑,但無情競爭的后果是希望的破滅。因此,作為家長、老師,我們在溝通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均要點贊,讓孩子在老師、家長的鼓勵、欣賞中化解學習中的冰霜雪雨,感受陽光,享受溫暖,樹立自信,獲得成功的體驗,品味生活的絢麗。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一定有令人贊嘆的地方。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我們不能將落腳點僅僅放在學生成績上,而應該從學生成長的經歷中尋找閃光點,從學生的閃光點打開教育之門。曾記得我班有一個叫“周某”的學生,因為他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希望孩子將來能考取名牌大學,為家里爭光。周某這孩子情商非常高,和同學之間相處非常和睦,也非常關心集體。只要班級同學有什么困難,他總能主動幫助。比如,班級學生腳扭傷了,他下課后一直能攙扶著同學到教室外走走,幫助他上洗手間;當同學遇到下雨天,他總能將雨傘借給同學用,然后自己淋雨回家。就學習成績而言,周某在班級的名次應該處于中等位置。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因為期望值很高,一直用刺激性的語言“教育”孩子,希望孩子立即能考到班級第一名。在家長猛烈炮火之下,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上升,反而越來越差。面對這種情況,作為班主任的我非常著急,主動與其家長溝通、疏導,從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進行分析,希望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堅持正面引導,給學生學習的動力,化解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在溝通之后,家長一改以往的態度,面對學生的心理困惑,一直采用積極的鞭策、鼓勵,給孩子信心、力量。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克服了消沉的心理,增強了競爭的信心,大約在一學期之后,周某的成績明顯上升,心理也變得非常陽光。

二、望聞問切,化解心理障礙,朝向美好未來

孩子的健康心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不良心理的矯正需要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從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來看,小學中高年級是人生轉折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孩子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的最多時期。為此,家長、老師將對孩子的關注點不能僅僅停留在成績上,不能忽略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更應關注到孩子的成長。家長、老師要做孩子成長的有心人,及時關注孩子心理變化的苗頭,在學校、在家庭共同尋找苗頭之根,通過老師、家長座談會等形式,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在根源處化解孩子的心理障礙。

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必須是潤物細無聲的,必須從學生的心靈深處入手,通過語言的潤澤、行為的引領等方式,促使學生克服不良的心理,重享陽光心態。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變化是合乎常情的,有的學生心理一直很健康,而有的學生心理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我班就出現了一個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一般,總覺得和其他同學之間有一定的隔閡,認為同學不喜歡他,甚至認為同學敵視他。面對學生的困惑,為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在家長的配合下,在家庭、學校共建了“心理診所”,耐心地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當該生感覺別人在欺負他的時候,我總是以家長的身份與其談心,告訴他同學之間的情誼是真摯的,其他同學都是你的朋友,每一個同學都非常關心他。同時我將該生與同學之間發生的事情都進行了一個個的梳理,深入剖析同學之間發生的事都是幼稚的表現,并沒有對同學進行真正的傷害。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該生對同學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重新回歸到溫馨的班級之中,和同學相處和睦,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三、家校聯動,優化家教方式,共筑教育藍天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生人生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教育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品格的形成,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學生性格的形成、個性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當前有些家長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的經驗,有些甚至采取粗暴、譏諷、打罵等方式,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在與家校溝通中,既要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生活、品行等,還要對家長進行教育方式的輔導。

鼓勵家長營造優良的家庭教育氛圍。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港灣。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來看,家庭應該是學生閱讀的場所、實踐的場地。為了讓學生品行得到發展,教師要動員家長為學生營造屬于學生個人的“閱讀空間”,為學生配齊、配足兒童閱讀書目。同時家長要在家庭中要當好學生閱讀的引路人,與學生開展“親子共讀”的活動,旨在引領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人生。學生的成長是多方面的,家長要從學生全面發展出發,根據學生特點,指導學生學會、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

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也是一門教育科學。為了讓家長學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老師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邀請教育專家,鼓勵家長分享家庭教育經驗等方式,幫助家長糾正錯誤的教育行為,讓家長懂得家庭教育必須遵循學生心理特征,必須體現個性化教育的要求,對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記得我班有個家長在一次家庭教育經驗介紹中,以學生在家發生的幾個真實的故事為線索,介紹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怎樣變得融洽的,爺爺、奶奶是怎樣告別溺愛的,尤其是分享了孩子犯錯之后的處理辦法。在孩子犯錯之后,該家長并沒有訓斥孩子,而是仔細詢問了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當時考慮了這樣做的后果了嗎?在充分了解了孩子犯錯的原因之后,該家長并沒有將孩子的表現與其他同學進行對比,而是與孩子一起分析了犯錯的危害,并告訴了孩子以后遇到這類情況該怎樣處理。

學生的成長需要精心的呵護,需要正確的引領。學校與家庭之間必須架構一座教育的橋梁,構建家校一體化教育網絡,才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促進學生幸福、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家校家庭心理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戀練有詞
心理小測試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