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2020-07-28 08:58黃德林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療效

黃德林

[摘要]目的:研究針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介人支架治療方案的價值。方法:本院于2019.03~2020.03納入50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開展研究。依據拋硬幣法隨機選出25例予以傳統藥物治療(A組),另外25例在A組基礎上實施介人支架治療(B組),對兩組療效實施評估。結果:B組病人經過治療后,其ADL及NIHSS評分,各動脈血流速度及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均優于A組(P<0.05)。結論:針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支架治療方案,可促使病人NIHSS評分降低,ADL評分提高,改善血流速度過慢情況,降低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介人支架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R3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75-02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屬于臨床神經內科常見病癥類型之一,其主要是指為腦部供血的血管發生病變后使得管腔內部狹窄及閉塞,進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腦血管狹窄是引發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腦血管狹窄最主要原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其可使得血管內膜出現增生、加厚"。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案有藥物保守治療與血管介人支架治療,其中藥物療法對腦血管狹窄狀態能夠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是單一使用效果并不顯著。故本研究將介人支架治療方案實施于我院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治療中,并其應用價值進行深入探討,現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案

1.1基線資料

本院于2019.03~2020.03納入50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開展研究。根據拋硬幣法隨機分為2組(n=25),A組男女比例14:11,年齡43~78歲,均值(60.54+5.27)歲;B組男女比例15:10,年齡44~77歲,均值(60.43±5.32)歲,以上基線資料(P>0.05)。

納人標準[3]:均符合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臨床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行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均在70%及以上;均知曉同意本次試驗。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者;既往有顱內出血者或存在嚴重出血傾向者;精神異?;蛞缽男暂^差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方案

A組:予以病人服用阿司匹林0.lg以及氯吡格雷75mg,1次/d,治療持續3個月。

B組:介人支架治療選擇股動脈入路作為支架置人穿刺點,椎動脈及頸內動脈支架分別選擇8F與6F動脈鞘置入,對病人實施全身肝素化后行血管造影,為明確動脈狹窄部位及狹窄程度等情況提供便利。在病變部位的近心端放置6F及8F引導管,將微導絲插入(注意在頸總及頸內動脈支架置入前自遠端將保護傘置人予以保護),血管狹窄部位借助球囊實施擴張后再于狹窄部位安置支架。

對支架釋放后病人顱內血管各段供血情況及動脈擴張情況予以觀察,未發現異常即可完成手術。術后安排病人至監護病房開展生命體征及神經功能的24h監測術后3~5h內將動脈鞘取出,進行30min壓迫止血,觀察無滲血的情況下再使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并實施6h患肢制動。術后常規服用傳統治療藥物3個月。

1.3觀察指標

(I)運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DL)進行評估,NIHSS分值越小及ADL分值越大表示病人恢復情況越好。(2)觀察治療前后各動脈血流速度。(3)統計兩組病人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4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n(%)]表示,運用統計軟件SPSS21.0進行t檢驗和x”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功能恢復情況

B組病人經過治療ADL及NIHSS評分均優于A組(P<0.05),如表1所示:

2.2血流速度

兩組治療前各動脈血流速度無明顯差異(P>0.05),B組病人經過治療后左椎動脈、右椎動脈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均顯著高于A組(P<0.05),如表2所示:

2.3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A組發生3例腦梗死,2例腦出血,B組發生腦梗死及腦出血各1例;B組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00%,顯著低于A組20.00%(x2=5.980,P<0.05)。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多鹽多糖的飲食習慣使得機體血脂水平偏高,長期處于高血脂狀態下動脈容易發生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遞增。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早期以視力模糊、一過性偏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但腦組織長時間處于缺血狀態容易導致腦細胞缺氧而發生壞死,進而造成腦神經不可逆損傷,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病人死亡!。因此及時采取科學合理的優質治療方案顯得尤為必要。

腦血管介人支架屬于微創術式,主要優勢為創傷較小、術后機體恢復快等,該手術方式主要是借助X線片的引導沿著病人股動脈穿刺點置入導管,再將合適的支架插入隨血液循環到達腦血管狹窄部位,能夠確保狹窄血管得到充分擴張,有利于其內膜修復,并對狹窄血管腔內壁的斑塊起到穩定作用,有助于腦部血供及早恢復。根據劉國晶[6]報告顯示,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人支架治療可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利于生活質量提高,降低血管狹窄率且對疾病預后起到改善作用,效果優于單純藥物治療。本研究中,B組經過治療后,病人ADL及NIHSS評分,各動脈血流速度及腦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均優于A組(P<0.05),進一步證實腦血管介入支架方案運用于臨床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治療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腦血管介人支架方案開展治療,能夠顯著改善病人神經功能,促使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恢復,有助于各動脈血流速度提高,從而減少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但是,本研究仍存在研究時間過短、選取樣本數量較少等不足之處,因此今后臨床可進一步延長研究時間、擴大選取樣本數量等,更加深入探究介人支架治療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金波頸動脈支架介人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8):16-18.

[2]張德智,帕麗哈.巴依道列提,濮蕓健等.缺血性腦血管病采用頸動脈支架介人療法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0):82-83.

[3]梁耀武介人血管支架成形術與藥物保守治療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療效比較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23)3807-3809.

[4]奚寧.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介入血管支架成型術與藥物保守治療短長期療效及可能產生并發癥對比[J].當代醫學,2018,24(26):111-115.

[5]張兆勇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58-59.

[6]劉國晶.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介人支架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8):1334-1335.

猜你喜歡
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1)
觀察益氣養血湯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消化酶制劑治療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
消骨散治療骨痹128例臨床體會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30例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