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外科手術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0-07-28 08:58郝俊王晶晶李紀鵬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郝俊 王晶晶 李紀鵬

【摘要】:“外科手術學基礎”是一門重要的醫學橋梁課程,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實用性、專業性極強等特點,是醫學生從基礎理論走向臨床醫學的必備基礎。在新的教學形勢下,為了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本文結合學校性質和教學需求,探討課程改革,提出包括任務驅動法、以賽促學法和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外科手術學基礎;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07-02

“外科手術學基礎”是臨床醫學生的必修課程,著眼于“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以無菌技術、外科手術基本操作和經典的外科中、小手術為重點。課程共30學時,以臨床實踐教學為主,手術對象是健康中華田園犬,授課對象是本科三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為夯實我校學員崗位勝任力,提高學員綜合素質。切實保障好這門課程的教學勢在必行。

一、外科手術學基礎教學現狀

“外科手術學基礎”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課程,涉及的理論性知識面極廣,學生需要掌握的實踐技能也很多,同時這門課程課時又短,那么學生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充分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這往往造成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頻繁出錯,缺乏自信心和積極性,因此我們教學團隊長期致力于教學改革,希望能夠有效地解決課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同時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本文提出將任務驅動法、以賽促學法和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外科手術學基礎教學中,以期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提高醫學生臨床綜合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臨床操作能力。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探析

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谛畔⒓夹g與教學不斷融合與創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我?!皩捒趶?、厚基礎、重創新、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外科手術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專業性極強的課程,教師必須設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才能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時內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識,為學生步入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外科手術學基礎這門課程還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強兩大特點,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構建多學科、全方位的知識體系,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那么,運用固有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因此,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1、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由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1],指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各知識點具象化為不同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教學內容。傳統的授課過程是教師先講課,課后再布置作業,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任務驅動,缺乏學習主動性。因此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在“外科手術學基礎”實踐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即首先在每一節實踐課課前、課后設置學習任務,并明確本節實踐課結束后要達到的技能要求,以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實踐課“實驗動物狗的小腸斷端吻合術”為例,小腸斷端吻合術涉及多種縫合方法,因此在課前給學生準備離體腸和器械縫合包,組織學生練習離體腸斷端吻合,并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經過課前任務訓練之后,學生對整個手術操作有所掌握,在活體小腸斷端吻合術中,學生對順利并有質量的完成手術充滿信心,這也體現出對實驗動物的愛傷觀念。

2、以賽促學法

從往屆的學生成績來看,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都非常強,但是在實踐操作方面卻很薄弱?!巴饪剖中g學基礎”這門課程所含手術基本操作、清創術、膿腫切開術等內容均是全國醫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的重點考核內容,因此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競賽,更好地發揮以賽促學的作用。教育部從2010年開始組織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目的即是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加強醫學生臨床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提升醫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同時,為全面考核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實踐操作、人文關懷和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我校也非常重視相關競賽并給予相應的支持,并于2019年6月精心組織舉辦了本校首屆本科學員臨床技能競賽,通過這種考核模式使學生更注重技能操作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從而增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細化的意識。任何臨床技能競賽都存在著競爭關系,在個人或集體榮譽的驅動下,參賽者們都會積極主動的加以學習。此外,臨床技能競賽都是以團體的形式進行的,要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參賽隊員之間默契配合,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團隊合作以及互相信任的意識。從根本上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為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醫學技術人才奠定基礎[2]。

3、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又稱顛倒課堂[3],是對以印刷術為基礎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是基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將以教師授課為主的被動灌輸式教學轉化為以學生為主的主動學習式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學習更加靈活化、個性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果[4]。當前,翻轉課堂已應用到多種專業的多門學科中,效果極其顯著,因此筆者教學團隊也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外科手術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并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階段。

課前教員以2020版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為主要參考充分備課,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大綱內容設置教學任務,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前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學視頻、微視頻、網絡 MOOC資源、PPT課件及其他電子圖片或文字資料等。教員將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群內下發任務單后,在任務驅動下開始自學,完成該環節中任務單的內容并將成果制作成PPT文檔或小視頻。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可通過微視頻或者語音進行師生交流。

課中以實踐操作為主。課上學生以組為單位,每5人一組,分別充當術者、助手、器械護士、麻醉師和巡回護士,共同協作完成手術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提出遇到的問題,教員進行精準解答與合理引導,師生共同探討學生課前學習中所遇問題的解決方法,促成知識內化[5]。

課后以總結訓練為主?!巴饪剖中g學基礎”這門課程操作性很強,學生主要還是靠課后的不斷訓練才能掌握難點內容,如手術基本操作:切開、縫合、結扎、止血等。因此,教員會在課后布置任務,要求學生互相協作根據各自的時間機動完成,并將成果制作成小視頻發至微信群內,教員審核并給與相應的評價。這種方式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達到以點帶面,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提高的目的。

結語

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筆者結合學校教學現狀,提出將任務驅動法、以賽促學法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混合式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外科手術學基礎”教學中,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一環節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利于學生進一步強化臨床實踐技能,最終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芳,鄧立新,董海聚.任務驅動法在“獸醫外科手術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9(04):169-171.

[2] ]顧兵,孫靜芳,李洪春,馬萍.技能大賽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11):4-6.

[3] 王亨,孟霞,甘軍紀,等.“獸醫外科手術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0( 12 上) : 173 -174.

[4] 劉煥奇,馬金梅,遲良,鄒本革,鄒明.“獸醫外科手術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05):256-258.

[5] 龍莉紅.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商學院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 2017(20):94-95.

作者簡介:郝 俊,1986年9月,女,漢族,陜西西安,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方向為實驗動物基礎研究。

作者簡介王晶晶,1982年6月,女,漢族,湖北隨州,主治醫師,本科,研究方向為實驗動物外科教學。

通信作者:李紀鵬,1974年9月,男,漢族,山西萬榮,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胃腸道腫瘤綜合治療及基礎和臨床研究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混合式”教學在《工程力學》課程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淺議“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物聯網中MAC協議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