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急性深靜脈血栓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治療的效果觀察

2020-07-28 08:58姜炎杰張偉杜丙輝杜亞明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姜炎杰 張偉 杜丙輝 杜亞明

[摘要]:目的對下肢急性深靜脈血栓采用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的治療方法進行總結、探討,觀察治療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方法采用臨床分組對照研究,將篩選的99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根據其意愿和病情,將其隨機劃分為聯合治療組與置管溶栓治療組,聯合治療組患者50例,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49例,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基本一致,可比性充分。對置管溶栓治療組采取單一的置管溶栓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對聯合治療組患者首先采取機械性血栓清除治療,然后再對有需要的患者聯合應用置管溶栓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基本一致,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溶栓時間、住院時間明顯比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更短,同時尿激酶用量也顯著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單一的置管溶栓治療相比較,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治療雖然有效血栓清除率無明顯的波動和變化,但是其能夠大大縮短患者的溶栓時間、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尿激酶用量,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下肢急性深靜脈血栓;機械性血栓清除;置管溶栓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082-02

本研究通過對5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采用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治療,大大縮短了患者的溶栓時間、住院時間,減少了患者的尿激酶用量,一下為具體的研究情況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起止時間為2017年9月到2018年12月,研究對象為期間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共計99例。根據患者意愿和病情,將其隨機劃分為聯合治療組與置管溶栓治療組,聯合治療組患者50例,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49例。分組后聯合治療組患者平均年齡(59.92±13.22)歲,男18例,女32例,腿腫時間(5.17±2.66)天,左下肢36例,右下肢14例,中央型13例,混合型37例。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平均年齡(63.43±14.04)歲,男19例,女30例,腿腫時間(5.03+2.36)天,左下肢39例,右下肢10例,中央型15例,混合型34例。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基本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未經治療的初次診斷的累及髂股靜脈的血栓;(2)發病時間多14天;(3)無抗凝溶栓的禁忌癥;(3)預期壽命>1年;(4)對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參與;(5)單側肢體發病,血栓類型為中央型或混合型。

1.2.2排除標準

(1)既往有深靜脈血栓病史或進行過抗凝和或溶栓治療;(2)嚴重造影劑過敏;(3)嚴重的心肝肺腎基礎疾病,嚴重貧血,對血管腔內治療無耐受性。

1.3方法

對置管溶栓治療組采取單一的置管溶栓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對聯合治療組患者首先采取機械性血栓清除治療,然后再對有需要的患者聯合應用置管溶栓治療。兩組患者均首先進行下肢靜脈造影、置人下腔靜脈濾器,同時血栓清除治療完成后如合并髂靜脈狹窄超過50%,則進行球囊擴張與髂靜脈支架置人治療。機械血栓清除術、置管溶栓的具體方法如下。

1.3.1機械血栓清除術

是患者保持俯臥位,經超聲或路圖引導,穿刺患側胭靜脈,對于存在穿刺困難的患者,可以改為健側股靜脈穿刺。將6F穿刺鞘管置入血管腔,靜脈肝素化后,由鞘入導管。導管與泥鰍導絲配合穿過血栓部位,進入下腔靜脈無血栓段。通過造影進行情況確認,一切無誤后,交換0.035inch260cm硬滑導絲,由導絲入120cmSolentOmniAngiojet導管。將Angiojet調為powerpulse模式,提前配置好尿激酶,25萬U尿激酶+100ml生理鹽水,將配置好的尿激酶從遠端向近端噴灑,確保噴灑過程能夠覆蓋血栓全程,然后將導管撤出。暫停操作30min,等待血栓完全溶解。然后再調為抽吸模式,以0.25萬U肝素+500ml生理鹽水作為灌注液,調整位置至血栓相距lem出,執行抽吸操作,抽吸速1-2mm/s,有血流的血栓,抽吸時間不超過240s,無血流的血栓,抽吸時間不超過480s。抽吸后,依然存在殘存血栓的患者,進一步予以置管溶栓治療,溶栓時間1-2d,尿激酶用量控制在60-80萬U/d。

1.3.2置管溶栓治療

采用上述同樣方法穿刺,將6F穿刺鞘管置入血管腔,由泥鰍導絲配合導管穿過血栓段,進入下腔靜脈無血栓段,靜脈造影確定無誤后,交換硬滑導絲,根據血栓長度選擇導管工作長度10cm、20em和30cm的5FUniFuse溶栓導管,在導絲引導下完全插人至導管頭端插過血栓近心端,退出導絲連接高壓注射器,高壓注射器內加入25萬U尿激酶+50ml生理鹽水,高壓沖擊溶栓后,換入溶栓導管自帶的封堵導絲旋緊尾部,使導絲頭部堵住溶栓導管頭部。操作完成后,患者返回病房,依然需要使用微量泵予以尿激酶進行持續用藥治療,每天劑量控制在60-80U,一般情況下連續用藥3天到4天,病情需要可以將用藥時間調整為5天到7[1]。定時測量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紅蛋白變化,每天或每2天進行一次靜脈造影,觀察溶栓管頭端位置。血漿纖維蛋白原低于了<1.00g/L,同時血栓完全溶解或兩次造影相比血栓沒有任何變化,便終止治療。

兩組患者術后根據需要,進一步予以其他藥物進行配合治療。

1.4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

(2)觀察兩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時間、住院時間等。

1.5統計學方法

計量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與X檢驗。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聯合治療組患者有效血栓清除率為90%(45/50),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為83.67%(41/49),雖然聯合治療組有效血栓清除率略高于置管溶栓治療組,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基本保持一致(X2=0.26,P>0.05)。

但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溶栓時間、住院時間明顯比置管溶栓治療組患者更短,同時尿激酶用量也顯著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表1)。

3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最常見的深靜脈血栓類型,發病率較高,而且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威脅非常大,其一般性的癥狀表現為下肢突然腫脹,局部疼痛,尤其是在站立過程當中,疼痛情況會明顯的家具[2]。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可能延伸至下腔靜脈,或堵塞腎靜脈,造成腎功能衰竭,引發死亡。藥物抗凝是治療該病的一般方法,可以預防和延緩血栓病情的發展,但是卻不能及時、有效的清除血栓[3]。介人治療手段的出現,則使得血栓的清除變得更加高效,置管溶栓是較早出現的介人治療方式,其療效顯著、確切,但治療過程較長,機械性血栓清除治療的出現,進一步加快了血栓清除效率,通過聯合置管溶栓,可以對患者起到最為快速、理想的治療效果[4]。

本文的臨床研究結果證明,與單一的置管溶栓治療相比較,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治療雖然有效血栓清除率無明顯的波動和變化,但是其能夠大大縮短患者的溶栓時間、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尿激酶用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玉素甫江·買塞地,慈紅波,方青波,等.機械性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在下肢急性深靜脈血栓治療中的應用[J].國際外科學雜志,2020(03):157-163.

[2]孫鑫國,陳望昊,胡章,等.機械性血栓抽吸和置管溶栓對87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靜脈血栓靜脈功能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58(01):26-30.

[3]李云松,劉向東,李亮,等.AngioJet血栓抽吸術在機械血栓清除聯合置管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價值[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9(06):509-511.

[4]蔣鵬,李金勇,程志遠,等.機械性血栓清除術結合導管溶栓治療骨折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8,58(16):81-8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