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策略

2020-07-28 08:58馬光順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血樣甲組標本

馬光順

[摘要]:目的:探析臨床醫學檢驗中病患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策略。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至2019年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同為A血型)100例,隨機納入甲乙兩組,n均為50例。甲組采取靜脈血采集后稀釋比例1:10000,乙組的靜脈血稀釋比例為1:5000,對比2種稀釋度下患者的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的質量,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4個項目。結果:血液細胞檢驗數據的RBC、WBC、HGB、PLT與患者使用的抗凝劑比例存在一定聯系,正常比例下患者靜脈血血樣中RBC、WBC、HGB、PLT值分別為5.12±0.24、10.34±0.62、140.70+8.86、185.79±24.59,不正常比例下患者靜脈血血樣中RBC、WBC、HGB、PLT值為3.56+0.16、6.20±5.00、104.43±7.98、124.34±38.59,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靜脈血標本存放時間也會對血液細胞RBC、WBC、HGB、PLT檢驗結果造成一定影響。結論:為提高血液細胞檢驗的精準性,對需要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應采取合理調制抗凝劑配比以及科學質控血液樣本置放時間的措施。

[關鍵詞]: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110-02

臨床對病患進行醫學檢驗通常都少不了對病患血液細胞的檢驗,在對病患進行科學化規范化個性化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都需要采集該病患的血液細胞數據、血液內相關成分信息,進而才能開展后續的患者治療進展工作。通常,血液細胞檢驗臨床常見內容有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做好對患者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其結果可靠且精確的前提[1]。我院針對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取了100例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同為A血型)作為本次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試驗的觀察對象,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實驗數據選取我院在2018年至2019年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同為A血型)隨機納入甲乙兩組,n均為50例。甲組男女比例為12:13,年齡在19-54(32.53±5.12)歲;乙組男女比例為29:21,年齡在17-53(31.10±5.04)歲,在男女構成比例上均趨近于1,故本組數據忽略男女構成比。本次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試驗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在為100例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詳細講述本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后,已取得需要實行血液細胞檢驗患者的同意,簽署相關文件。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試驗2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無統計學意義。[2]

2.方法

甲組乙組均由醫護人員實施靜脈血采集,采集血樣予以有效的靜脈血稀釋處理,常見的WBC、HGB靜脈血稀釋比例在1:250,但RBC和PLT則在1:2000,在進行綜合考慮后,最終確定甲組50例靜脈血血樣稀釋比例為1:10000,乙組的靜脈血稀釋比例為1:5000,通過2種不同脈血血樣稀釋度進而觀察抗凝劑比例對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影響。稀釋完成后,將100份靜脈血血樣各自予以混合,最后均勻劃分為60份靜脈血標本。30份靜脈血標本作為血液細胞檢測樣本,另外30份靜脈血標本作為對照參考樣本,血液分析儀要在220C左右的環境下使用,30分鐘、3小時、6小時3個時間段里分別取出10份靜脈血標本進行血液細胞檢測。血液細胞檢驗要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經常檢修與保養儀器。本次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試驗中的血液細胞檢測內容包括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3-4]。

3.統計學軟件

運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作為參考,對本次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試驗所有計量資料、技術資料予以數據處理。用(Mean±SD)表示,組間數據在統計學軟件中已施行t值檢驗。當p<0.05時,數據間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血液細胞檢驗數據的RBC、WBC、HGB、PLT與患者使用的抗.凝劑比例存在一定聯系,正常比例下患者靜脈血血樣中RBC、WBC、HGB、PLT值分別為5.12±0.24、10.34±0.62、140.70±8.86、185.79±24.59,不正常比例下患者靜脈血血樣中RBC、WBC、HGB、PLT值為3.56±0.16、6.20±5.00、104.43±7.98、124.34+38.59,在4個血液細胞檢驗項目中,正常比例下血液檢驗的結果較高于不正常比例(p<0.05);靜脈血標本存放時間也會對血液細胞RBC、WBC、HGB、PLT檢驗結果造成明顯影響,p<0.05。見表1。

三、討論

做好對患者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其結果可靠且精確的前提,對此本次課題對可能影響到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因素進行調查,結果可知,血液細胞檢驗數據與患者使用的抗凝劑比例存在一定聯系,靜脈血中抗凝劑比例會對血液細胞檢驗RBC、WBC、HGB、PLT造成影響,正常比例下血液檢驗的結果較高于不正常比例(p<0.05);同時靜脈血標本存放時間也會對血液細胞檢驗結果造成明顯影響,p<0.05。為了保證患者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對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完成靜脈血血樣采集后,宜盡快實行抗凝操作,我國常見靜脈血抗凝劑多為EDTA,這種靜脈血抗凝劑不會對WBC、PLT形態造成影響,抗凝劑摻入靜脈血的最佳濃度為1.5mg/mL。如果EDTA抗凝劑摻人量有誤,就極有可能造成靜脈血血樣出現凝結血塊,這就會增大了儀器堵塞的幾率,會使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得不到充分保障[5]。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靜脈血標本的稀釋工作,尤其是對WBC進行計數檢查,這個工作難度相對較大,常見的WBC、HGB靜脈血稀釋比例在1:250,但RBC和PLT則在1:2000。靜脈血稀釋倍數較大時,會使血液細胞數量大幅減少,進而增添了血細胞計數的難度,而靜脈血稀釋倍數過小的話,就很容易引發血液細胞重合導致缺損的情況,因此,做好對患者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關鍵就是要調配好抗緩凝劑配比比例[6]。

綜上所述,為提高血液細胞檢驗的精準性,對需要實行血液細胞檢驗的患者應采取合理調制抗凝劑配比以及科學質控血液樣本置放時間的措施。

參考文獻:

[1]張爭鳴,杜曉娟.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9).

[2]陳強,晁丹陽.臨床醫學檢驗中影響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有關因素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11).

[3]秦曉芳.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32):152-152.

[4]邱少紅,袁耀明.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90);163-163.

[5]ZhangZ.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Clinical Laboratory[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Science. 2017.

[6]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lood Cell Test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J]. World Composite Medicine, 2019, 005(003):58-60.

猜你喜歡
血樣甲組標本
留在現場的血型標本
楓葉
細菌感染血液標本對微生物檢驗結果的影響
贈抗疫勇士
宮腔填塞水囊與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產后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觀察
原地等待
教你制作昆蟲標本
謝靖開創新紀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競賽題
一道奇妙的競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