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血療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研究

2020-07-28 08:58沈培曉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高膽紅素血癥生化指標新生兒

沈培曉

[摘要]目的:研究針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采取換血療法進行治療的價值。方法:本院于2017.01~2019.12納人48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開展研究?;純壕浖议L同意開展換血療法,觀察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變化。結果:治療后患兒血清膽紅素各項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治療前;白蛋白、總蛋白及空腹血糖相比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采取換血療法,可在不影響患兒機體內環境前提下,對其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有效調節,促使患兒病情改善,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換血療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生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R2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121-02

新生兒出生后膽紅素水平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對于胎齡>35周的新生兒,當其膽紅素水平超過95百分位時即可定義為高膽紅素血癥[1]。本病屬于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引起高膽紅素血癥最普遍的原因為新生兒ABO溶血癥,若未及時采取干預措施,病情進展可能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發后遺癥,嚴重危害患兒身沁健康。臨床通常以藍光照射為首選治療方案,但是當患兒血清膽紅素含量急劇上升至一定水平時,則考慮采取換血療法。故本研究將換血療法實施于我院重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治療中,深入探討其應用價值,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案

1.1基線資料

本院于2017.01~2019.12納入48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開展研究。人選標準: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2]中高膽紅素血癥臨床診斷標準;均符合換血指征[3]:①在準備換血的同時先給予患兒強光療4~6h,若TSB水平未下降甚至持續上升,或對于免疫性溶血患兒在光療后TSB下降幅度未達到34-50ymo/L立即給予換血;②嚴重溶血,出生時臍血清膽紅素>76mol/L血紅蛋白<110g/L,伴有水腫、肝脾大和心力衰竭;③已有急性膽紅素腦病的臨床表現者無論膽紅素水平是否達到換血標準,或TSB再準備換血期間已明顯下降,都應換血。治療方案經家長同意。其中ABO溶血癥30例,細菌感染18例;患兒男女比例28:20,年齡19h-47h,均值為(33.48±2.56)ho

1.2方案

(1)血源選擇:依據患兒不同病因選擇相應庫存血(儲存時間不超過72h),Rh溶血病換血選擇Rh血型同母親,AB0血型同患兒,緊急情況下也可選擇0型血。ABO溶血病如母親0型血,子為A型或B型,首選0型紅細胞和AB型血漿的混合血。緊急情況下也可選擇0型血或同型血。建議紅細胞與血漿比例為2~3:l。注意輸血前所置換血液的溫度應當維持在35~37C。(2)術前準備:

換血前患兒進行4~6h強光療;新生兒開展治療前6h避免進食,使用苯巴比妥10~15mg/kg于術前30分鐘予以患兒靜脈推注;治療室室溫調節至25C、濕度為在55%~65%,并提前30分鐘實施消毒;患兒置于保暖臺上方,擺放至仰臥位,對其生命體征實施嚴密監測。(3)換血操作:動脈選取橈動脈進行穿刺,術者通過按壓對患兒橈動脈詳細波動情況進行明確,常規消毒,穿刺成功后置管并與三通管連接,將20mL注射器與其中一端連接用來抽血,另一端與輸液管道連接,速度調節至1~2mL/kg/min。靜脈選擇額正中靜脈或者頭兩側顳淺靜脈作為穿刺部位,完成穿刺后與三通管連接,用以輸血。動、靜脈均完成穿刺后開始進行換血。先將新鮮血液10mL由外周靜脈輸入患兒體內,期間對其心率及血壓波動進行密切觀察,再從患兒橈動脈三通管處抽出廢血10~20mL,抽出后靜推肝素避免血液凝管,確保管道處于通暢狀態。每進行100mL血液置換后需要進行稀釋(即使用葡萄糖酸鈣lmL靜脈推注),換血操作全程持續1~4h。完成換血后,再將20mL血液由額正中靜脈或者頭兩側顳淺靜脈注人患兒體內。

1.3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SysmesXS-800i)測定血清膽紅素各項指標,并對各項生化指標(如白蛋白、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空腹血糖等)進行檢測。

1.4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用(x±s)表示,運用統計軟件SPSS21.0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血清膽紅素變化

B組時期患兒血清膽紅素各項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A組(P<0.05),如表1所示:

2.2各項生化指標

治療后白蛋白、總蛋白及空腹血糖指標相比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膽紅素腦病是高膽紅素血癥嚴重并發癥之一,屬于新生兒常見溶血性疾病,臨床又稱為核黃疸,主要是由于未結合膽紅素穿透血腦屏障,使得腦組織對氧的利用受到抑制,導致細胞的氧化作用遭受影響,從而造成腦細胞無法產生有效能量,進而弓發腦組織損傷。由于紅細胞遭到破壞,使得機體膽紅素含量急劇上升,再加上新生兒剛出世,腦部組織各項防御功能較差,使得游離膽紅素可以輕易進人腦內,對新生兒小腦、基底核以及與聽覺相關的神經核形成損害。故新生兒出現高膽紅素血癥時應當立即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促使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以達到減少新生兒腦損傷的目的。

換血療法全稱為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其屬于全自動換血技術,對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治療機制為借助智能輸液泵對排血速度進行控制,實際操作時只需要輸血符合規范,確保輸血入量的準確性,并維持出血量及速度處于正確狀態,同時對抽血不順等情況及時發現,防止堵管情況出現,即可有效避免一些不良反應發生。目前臨床大部分研究人員認同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可作為重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有效治療方案之一,其可以促使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降低。雷賢明[4]等,人報告中指出,在嚴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治療中最迅速的方法為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可快速降低血清膽紅素,有效防治膽紅素腦病發生或減輕膽紅素腦病損害程度,且機體內環境無明顯變化,在嚴格掌握換血指征的前提下值得推廣。本研究中,B組時期患兒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均顯著低于A組時期(P<0.05),進一步證實換血療法運用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治療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選擇換血療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降低其機體膽紅素水平,使患兒黃疸癥狀得以緩解,且不會對患兒機體內環境造成太大影響,有助于其快速康復,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鄧素芬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療法的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3);98-100.

[2]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01-405.

[3]王向平,陳占芳.換血療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5);51-53.

[4]雷賢明,胡敏劉佳等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治療重度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96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7,38(11):2136-2138.

猜你喜歡
高膽紅素血癥生化指標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媽咪愛和思密達聯合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
換血治療對5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療效分析
早期血漿置換對重癥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標及預后的影響
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分析
新生兒窒息與生化指標的相關性及并發癥觀察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早期診斷的生化指標檢測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圍產期危險因素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