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間質瘤治療的研究進展

2020-07-28 11:24丁祥飛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靶向胃腸道內鏡

丁祥飛

[摘要]:胃腸道間質瘤是指病發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多發于老年人群,臨床無明顯體征,常見病癥為腸胃道出血,若發生于賁門部表現為吞咽不適、吞咽困難等,部分患者會因潰瘍穿孔,增加局部復發的風險。早期診斷較困難,對放療、化療等治療措施并不敏感,而傳統的外科手術預后不佳,易反復或轉移。近年來隨醫療水平的發展,發現內鏡手術、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等措施不僅改善患者預后,還為患者治療提供了多種選擇,但其治療安全性、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證實,本文針對胃腸道間質瘤的多種治療措施,進行分析。胃腸道間質瘤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軟組織肉瘤,主要因c一kit(千細胞因子受體)與PDGFRA(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受體a多肽)的基因突變而導致,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早期難以發現,可依據患者病理變現與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確診,其危害性與患者腫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有密切關系"。而近年來隨著臨床設備與治療水平的發展,其治療方案不斷更新,本文對目前臨床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研究進行綜述。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244-01

1.手術治療

針對腸胃道間質瘤直徑<2cm的無癥狀患者,最新的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指南并不建議直接進行手術治療,經超聲內鏡檢查且.無限制隨訪周期,若患者檢查結果有高危因素,如邊界不規則、潰瘍型與異質性、囊性等,即使患者腫瘤直徑<2cm,仍需接受手術治療;患者腫瘤直徑>2cm時,必須接受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只使用局詳細腸胃道間質瘤患者治療,對行手術切除困難的病灶,可進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進行靶向治療,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2]。

2.傳統手術治療

經外科手術治療是原發性局限性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可達到完整切除患者腫瘤與保留患者器官的功能,亦可避免患者假包膜于術中損傷,從而導致腫瘤破裂。而患者腫瘤有無完整切除、破裂,直接影響著患者預后,但傳統切除易造成患者器官功能喪失。于鄒倩P等研究中,傳統手術治療與內鏡治療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3.腹腔鏡手術治療

隨臨床腹腔鏡技術水平分發展,于腹腔鏡下行胃腸道間質瘤切除手術,具有安全可靠、創傷較小的優勢,在陸懷志"與鐘潔凹等研究中,以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相比,行腹腔鏡下胃腸道間質瘤切除術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引流管放置時間、胃管放置時間、飲食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對術中是否會導致患者腫瘤破裂與腹膜轉移仍存在爭議。于2013年的中國診斷治療標準提出,若及患者腫瘤直徑<5cm,可進行腹腔鏡切除手術,但該手術措施一般用于發生在患者胃部的病灶切除,而其他部位的病灶治療,并不建議以腹腔鏡手術治療,同時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也表示,患者腫瘤直徑5cm,行腹腔鏡切除手術治療的安全行無法保障。

4.內鏡下手術治療

內鏡下手術治療常用于患者腫瘤

5.雙鏡聯合治療

雙鏡聯合治療可有效發揮腹腔鏡定位準確,可保留更多正常組織,且創傷較小,安全可靠,且有多種手術治療術式選擇。在張震[10]等研究中,其中采用雙鏡聯合治療患者44例,單純胃鏡洽療患者42例,單純腹腔鏡治療患者50例。雙鏡聯合組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或少于單純腹腔鏡組;可見雙鏡聯合技術更適合治療直徑較大的胃間質瘤,其操作安全可行,且具有定位準確、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特點。

6.分子靶向治療

患者病發胃腸道間質瘤與c-kit、PDGFRA基因突變有密切關系,而伊馬替尼作為臨床常用的分子靶向藥物,可有效抑制患者酪氨酸激酶與受體磷酸化,從而阻止腫瘤細胞增殖,恢復細胞凋亡的主要。在崔麗華”研究中,參照組(n=30,予蘋果酸舒尼替尼治療)和研究組(n=30,;予磺酸伊馬替尼治療),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研究組,因此采用分子靶向治療時,為患者做好不良反應預防措施,降低其發生率確?;颊咧委煱踩瞧潢P鍵。

7.小結

胃腸道間質瘤患者臨床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病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經分析采用腫瘤完全切除與分子靶向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方案。而臨床外科手術雖是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治療的首選方案,但隨臨床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用微創技術更加靈活、合理,為患者治療通過了更多思路。同時基因檢測可有效預測患者靶向治療的效果與預后,可依據其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昊瓊,邵艷波,吳海燕等.64排螺旋CT診斷胃腸道間質瘤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01(007):P.66-67.

[2]成馳,孫林德,徐文通.手術治療伊馬替尼耐藥后腫瘤局部進展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8,039(011):P.944-946.

[3]鄒倩,馮莉娟,歐陽淼.小胃腸間質瘤手術方式的選擇[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043(007);767-771.

[4]陸懷志.腹腔鏡治療胃腸道間質瘤對患者凝血指標、手術情況及并發癥的臨床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031(018):2751-2753.

[5]鐘潔,劉小孫.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大于5em胃胃腸間質瘤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8,008(016):29-31,37.

[6]章金艷,劉明,粟華,等.內鏡粘膜下剝離術和外科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7(12).

[7]陳佳園,黃智銘.Clinicalanalysisof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intreatmentofgastricsubmucosaltumorsoriginatingfrommuseularispropria[J].浙江醫學,2018,040(003):269-272,290.

[8]張超超.改良腹腔鏡經黏膜下隧道切除術與傳統內鏡下全層切除術治療胃間質瘤的療效比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050(009):1112-1114.

[9]李夢穎,喻軍,謝揚,等.內鏡下切除與開腹手術治療胃內胃腸道間質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8,27(8):915-921.

[10]張震,李永翔,周玉良.雙鏡聯合技術在胃間質瘤中的應用效[J].安徽醫學,2018,039(007):778-781.

[11]崔麗華.胃腸道間質瘤分子靶向治療的不良反應及對策研究即]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2):83-83.

猜你喜歡
靶向胃腸道內鏡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內鏡止血的應用價值分析
內鏡止血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評價
“六步四環”單元教學靶向課堂提質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腸道完整性和生產性能
靶向免疫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的療效觀察
胃腸道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葉酸靶向anti-miR-221陰離子脂質體的制備及體外抗腫瘤作用
國際首創第五代消化內鏡(機器人內鏡)研制成功
分析比較經耳內鏡鼓膜切開與耳內鏡鼓膜穿刺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