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期間復工復產后武漢、荊門焦作三地居民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對 比分析

2020-07-28 11:24閔敏段曉宇曹曉琴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狀況新冠肺炎

閔敏 段曉宇 曹曉琴

[摘要]目的對比武漢、荊門、焦作三地居民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其差異的影響因素,為開展心理干預和社會支持提供一定參考。方法2020年4月23日-2020年4月30日,通過網,上問卷調查的形式,采用PHQ-9抑郁篩查量表、GAD-7焦慮篩查量表、AIS阿森斯失眠篩查量表對武漢、荊門、焦作三地居民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分析、比較三地居民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結果抑郁檢出率:武漢(38.6%)>荊門(16.0%)>焦作(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焦慮檢出率:武漢(33.4%)>荊門(17.3%)>焦作(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失眠檢出率:武漢(38.6%)>荊門(23.3%)>焦作(1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整性別、手齡、文化程度、職業和婚姻狀態后,與非確診或非密切接觸者相比,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顯著增加了抑郁(OR=10.386.959%CI:6.786-15.897)、焦慮(OR=12.947,95%CI:8.457-19.820)和失眠(OR=9.631,95%CI:6.345-14.620)的患病風險。結論疫情越重的地方心理問題的發生率越高,且與本人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緊密相關,建議做好相應心理疏導。

[關鍵詞]三地居民;心理健康狀況;新冠肺炎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284-02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在武漢市暴發,并在短時間內蔓延至全國。截至目前湖北武漢、湖北荊門、河南焦作三地疫情最新通報如下:武漢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50339例、死亡3869例;荊門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928例、死亡41例;焦作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32例、死亡1例[1]。面對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和疾病結局的不確定性,三地居民的心理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應激性反應,有的甚至出現了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2]。本次調查通過對湖北武漢、湖北荊門、河南焦作三地居民進行心理評估,以了解疫情的嚴重程度對各地居民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差異,為心理干預和社會支持提供一定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湖北武漢、湖北荊門、河南焦作三地的居民為研究對象,共調查947人,其中武漢329人,荊門313人,焦作305人,所調查人員要排除既往有抑郁、焦慮、失眠的個人。

1.2調查方法依托問卷星軟件,采用網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3]。

1.2.1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文化程度、職業、婚姻狀態、生活狀態、既往史、是否是新冠肺炎患者以及是否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史等。

1.3.2標準化量表包括PHQ-9抑郁篩查量表、GAD-7焦慮篩查量表、AIS阿森斯失眠篩查量表。PHQ9抑郁篩查量表共包括9個條目,根據過去兩周狀況回答是否存在所描述的狀況及頻率,條目計分規則為:從無到重分為0、1、2、3四級評分??偡?-27分,其中0-4分無抑郁癥,5-9分可能有輕微抑郁癥,10-14分可能有中度抑郁癥,15-19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癥,20-27分可能有重度抑郁癥。GAD-7焦慮篩查量表共包括7個條目,根據過去兩周狀況回答是否存在所描述的狀況及頻率,條目計分規則為:從無到重分為0、1、2、3四級評分??偡?-21分,其中0-4分無焦慮癥,5-9分可能有輕微焦慮癥,10-13分可能有中度焦慮癥,14-18分可能有中重度焦慮癥,19-21分可能有重度焦慮癥。AIS阿森斯失眠篩查量表共包括8個條目,過去一個月內每星期至少發生3次的睡眠狀況,條目計分規則為:從無到嚴重分為0、1、2、3四級評分??偡?-24分,其中0-4分無睡眠障礙,4-6可疑失眠,7-24分失眠。

1.3統計分析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2檢驗,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確診或接觸新冠肺炎者發生心理問題的風險,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本次共調查947人,平均年齡(30.22±10.33)歲,其中男性474人,占到50.1%;文化程度中小學41人(4.3%),初中56人(5.9%),高中及中專123人(13.0%),大專154人(16.3%),本科505人(53.3%),碩士研究生61人(6.4%),博±研究生3人(0.3%),其他4人(0.4%);婚姻狀態中未婚335人(35.4%),已婚572人(60.4%),離異40人(4.2%);職業中公職人員594人(62.7%),工人57人(6.0%),農民31人(3.3%),學生159人(16.8%),其他106人(11.2%)。

2.2武漢、荊門、焦作三地的普通居民心理狀況經PH(Q-9量表篩查出抑郁215人,其中武漢127人(38.6%)、荊門50人(16.0%)、焦作38人(12.5%),三地發生抑郁的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9.154,P<0.05),其中武漢最高;經GAD-7量表篩查出焦慮198人,其中武漢110人(33.4%)、荊門54人(17.3%)、焦作34人(11.1%),三地發生抑郁的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0.787,P<0.05),其中武漢最高;經AIS量表篩查出失眠242人,其中武漢127人(38.6%)、荊門73人(23.3%)、焦作42人(13.8%),三地發生失眠的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52.522,P<0.05),其中武漢最高。

2.3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發生心理問題風險的[OR(95%C)]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未調整混雜因素前,與非確診或非密切接觸者相比,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可顯著增加抑郁OR=10.500,95%CI:6.960-15.840焦慮OR=14.057,95%CI:9.225-21.419和失眠(OR=8.335,95%CI:5.554-12.509)的患病風險;調整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和婚姻狀態后,與未確診或非密切接觸者相比,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也顯著增加了抑郁OR=10.386,95%CI:6.786-15.897焦慮OR=12.947,95%CI:8.457-19.820和失眠(OR=9.631,95%CI:6.345-14.620)的患病風險。(見表1)

3.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暴發后迅速蔓延至全國,截至目前武漢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50339例、死亡3869例;荊門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928例、死亡41例;焦作市新冠肺炎累計確診32例、死亡1例,三地疫情嚴重程度對比,武漢最重,荊門次之,焦作最輕。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和發展,我國乃至全球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人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4]。世界衛生組織隨后也將新冠肺炎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5]。

3.1疫情越重的地方心理問題的發生率越高面對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以及疾病結局的不確定性,再加上國家采取封城、居家隔離等強制措施,人們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心理壓力[6]。據中國精神衛生調查局(CMHS)2019年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在過去12個月內分別有5.0%和3.6%出現焦慮和抑郁癥狀[7]。與他們的研究結果相比,我們的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期間復工復產后,武漢、荊門、焦作三地心理問題的檢出率對比常時顯著升高,其中武漢的檢出率高于荊門,荊門的檢出率高于焦作,疫情程度越重的地方,當地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越高。武漢地區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最高,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武漢地區感染人數最多,病死率相對最高,武漢居民長期籠罩在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下;二是武漢曾有過短暫醫療資源缺乏的時間;三是此次武漢封城最早,解封時間最晚,持續時間最長,武漢市自2020年1月23日10時封城后,直到2020年4月8日0時才恢復,封城期間居民的生活物質、防疫物質以及心理的準備都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疫情越重的地區,當地心理問題的發生率越高。

3.2本人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密切接觸者緊密與心理問題的發生密切相關此次研究我們還發現武漢、荊門、焦作三地的居民中,本人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以及本人是密切接觸者的居民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升高。由于傳新冠肺炎的特殊性,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及密切接觸者這一類人員也有其獨特的特點:有的患者會對隔離產生否認、不配合醫療措施;有的患者出現憂慮和自卑;有的患者由于預后的不確定性,會出現過分的擔憂和害怕;有的患者在住院或隔離期間擔心被傳染其他疾病而表現出過分的謹慎,多疑,不敢碰病房東西、苛責醫護人員等[8]。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除疾病本身帶來的心理危機外,為抑制疫情擴散采取的強制隔離和自我隔離等措施,以及對親人感染風險擔心,也可能使個人承擔了更多的孤獨、無助以及恐懼,使得他們更容易出現抑郁、焦慮和失眠[9]。

3.3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及干預措施面臨突如其來的災難或者變故,人們很容易出現應激性心理問題,嚴重者甚至會發展成創傷后應激障礙[10]。對比汶川地震及SARS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次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即使我們的調查時間是全國復工復產后,疫情最重的武漢地區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最高,較常時高出了5-6倍。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些有心理問題的居民,加強有效干預,防止其發展成創傷后應激障礙。積極心理學建議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積極心理干預,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一是注重患者心理應激的預防;二是增強患者積極情緒體驗;三是激發患者積極人格特質;四是創建積極社會組織系統[11]。同時對于這些有心理負擔的人們,政府及社區要努力做好心理評估并持續密切監測,必要時進行針對性干預、,治療以及有效的社會支持。有心理問題以及有潛在心理問題風險的個人也要自我覺察,正確評估自身應激水平,做好自我調節,保持積極心態,如此才能改善心理狀況,提高生活質量[12]。

綜上所述,疫情越重的地方心理問題的發生率越高,且與本人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本人有新冠肺炎接觸史密切相關,建議做好相應心理疏導。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次調查采用的網上自評量表的方式進行評估,因被調查者對評估條目的理解有一定誤差;同時被調查者多是自愿參加,選擇樣本時也存在一定的偏倚,尤其是高齡和低齡人群的參與度偏低;另外本次調查樣本量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有關三地心理問題的差異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加以證實。

參考文獻

[1]百度疫情地圖.疫情實時大數據[EB/OL].(2020-05-12)[2020-05-12].https://v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from=osaripc.3.

[2]Qiu J, ShenB, ZhaoM, et al.A nationwide survey of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hinese people in the COVID-19 epidemic: implicat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General Psychiatry[J]. 2020, 33:e 100213.

[3]Lius, Yang LL, Zhang CX, et al. Onlin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J].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4): : el7e18.

[4]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

[EB/OL].(2020-01-20)[2020-05-05].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5]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situationreport 12[R].(2020-02-02)[2020-05-12].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 0200201-sitrep-12-ncov. pdf? sfvrsn =273c5d35_ _2.

[6]Huang Y, Zhao N. Mental health burden for the public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Who will be the hi gh-risk group?[J].Psychology,HealthandMedicine.2020,DOI:10.1080/13548506.2020.1754438.

[7]Huang Y,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in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TheL ancetPsychiatry, 2019, 6(3),211-224.

[8]孫思偉,周天航.黨衛民,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干預措施探討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20,33(0):E017.

[9]趙倩,胡彩虹馮仁杰,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和軀體癥狀[J].中華神經科雜志,2020,53(0):E003.

[10]Wang XD, Jiang JW.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factorsof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J].Chinese JournalofEpidemiology, 2002, (05): 11-14.

[11]趙婭,汪暉,劉于,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患者心理應激及應對策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0);:E010.

[12]王敏佳,楊攀,黃茵.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新冠肺炎疫情看國民心理建設的意義[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19):15-16.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狀況新冠肺炎
情報體系在應急事件中的作用與價值
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對的情報機制及體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價值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應急防控的“五情”大數據分析
科學與價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風險決策機制及其優化
臺陸委會正式改稱“新冠肺炎”
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
職業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改革探索
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
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現狀與教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