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醫務人員的人文修養

2020-07-28 11:42王麗琴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人文精神

王麗琴

[摘要]醫務人員人文修養是醫院文化的重要體現,醫務人員好的人文修養不僅有利于營造好的醫療環境,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對醫務人員自身的成長也多有神益。本文從人文修養的內涵、當前醫務人員人文修養的現狀、如何加強醫務人員人文修養等多個方面來闡述,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人文;修養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304-02

醫務人員人文修養直接影響到醫院和“白醫天使”的社會形象,也關系到醫療業務水平的提升,加強對執業醫務人員的職業修養教育培訓工作是深人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理論指導思想、落實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發展觀、全面深入推進和不斷改善發展現代化公共醫療和健康服務的重要思想政治戰略舉措。

一、人文修養的內涵。

所謂“人文”是指反映人類歷史社會的各種文化和社會現象。我國古代傳統醫學的重要文化精髓就是深厚的人文精神,從孔夫子的“仁者愛人”到后世醫學家的“醫為仁術”以及孫思邈的“大醫精誠”都強調醫學修養是一門富于學術性和人文精神的綜合性學科。無論是春秋戰國時的名醫扁鵲、唐代的孫思邈、明代的李時珍等等這些我們后人所熟悉的大醫家,無不既同時具有神奇的醫術,又同時擁有高尚的醫德。醫學在《內經》中被稱為“圣人之術”,后世也多稱為“仁術”,充分地說明了醫務的工作者和醫生應同時必須具備高度的文化思想智慧和高尚的醫德。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大醫精誠》一書既是當代我國傳統現代醫學史上著名的一篇醫德教育專論名篇,也是后世醫務工作者的醫德修養教育專論范文。書中把“精”和“誠”的關系作為衡量醫生修養的兩個重要標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文中對于醫生的治學態度、診療的作風、思想政治道德修養、學術職業道德等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論述的觀點對當今的醫務工作者仍然可以起著十分積極的培養教育和作用。

我國的傳統醫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和增進現代人的智慧和文化思想修養、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意志,追求一個人的自身發展與其完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正是所謂“學者,學做人也”,其中的著眼點主要是把它落在“做人”二字上,即自己的成就在對人文的關懷上。它教育和培養并引導醫生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文精神理想境界,君子“謀道不謀食”的氣節,見賢思齊、尊賢容眾的坦蕩胸懷,在今天仍遠遠不失為情操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內涵。醫生的情操和人文精神意志應包括醫生的同情心、情感表達能力、意志力、抗挫折力、自信力、人際交往、合作溝通能力等多方面。

二、當前醫務人員人文修養的現狀。

現代醫學的發展集中體現在醫療技術的發展遠遠超出了醫生人文精神的發展程度,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醫療機構及其附屬單位往往立足于對經濟利益的追求,醫療單位充塞著對醫療硬件的追求,醫學人文觀的高度重視程度不夠,具體表現在人文精神的層次單一。醫生的人文精神應包括的同情心、情感表達能力、意志力、抗挫折力、自信力、人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當前大多數醫生還很缺乏。

醫療管理的最高層除了應該要求提高醫療的隊伍和技術的層次外,還要求醫生應該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管理者也應當要求其醫生必須從過去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的管理觀念向新的現代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觀念轉變,社臨床醫生不僅應該能夠有效地解決疾病帶給患者的各種生理痛苦,也應該能夠更加感知患者,并能夠滿足患者的各種情感和心理需求[1]。

從現代醫學辨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上來看,患者的各種疾病往往都是由于生理和精神心理兩方面的各種疾病累積的綜合結果,作為一名臨床醫生,除了精湛的臨床醫術,更重要的是應該要求患者具備對人文社會關懷的意識和精神,以及和病人的溝通協調能力。只有身體和心靈同時調治,醫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一個具備了成熟人文觀的醫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人文精神用于其臨床醫療實踐中,成就醫道與人道的合一。

醫療機構作為社會組成的一部分,其自身發展與社會聯系必然十分緊密,作為醫務人員除了掌握必要的醫療技術外,對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社會現象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在美國,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也必然是一名優秀的社會學家,而在中國對醫務人員的評價往往只局限在其醫療技術的層次。隨著患者意識的提高,醫療活動已經逐漸轉變為社會服務活動之一,醫療行業也開始成為了一項服務性行業,醫務人員作為其中的一員應該逐漸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而我們對溝通技巧的把握往往集中表現在我們自身人文修養的層次[2]。

當前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正處在政府與患者的中間,一方面政府要求醫務人員具備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技術,同時又存在各方面投入不夠的現象,另一方面,患者也要求醫務人員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熱情同時要為患者盡量降低醫療服務的費用。對于基層醫務人員所要關注和面對的這兩個關鍵方面,要認真去尋找其中的一個聚焦點,那就是提高好政府對醫務人員自身的道德和人文的修養,增強其的同情心、表達能力、人際交往和參與社會合作的能力,傳達好各級政府對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在發展基層醫療服務方面已經做出的眾多努力,做好各級政府與基層患者之間相互溝通的工作發揮橋梁的重要作用。

三、在醫療服務實踐中加強醫務人員人文修養。

加強醫務人員的人文修養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個任務不僅要從醫務人員自身入手,還要從醫療機構、整個衛生系統甚至整個社會體系人手。作為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人文修養的培養要一方面加強制度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對醫務人員的醫德和醫患溝通的技巧進行集中培訓,要建立重點培養的對象,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好的醫風的形成是一個蔓延滲透的過程。

媒體和社會也要學會尊重醫務人員,當前社會醫務人員出現了逐漸被妖魔化的趨勢,其中媒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梢哉f傳媒是一把雙刃劍,我們醫療機構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很多積極的現象,通過對這些積極現象的曝光加強社會對醫務人員的認可,醫務人員才能更好地意識到提高自身修養的必要性。通過曝光積極現象一提高社會認可一醫務人員加強自身修養一出現更多的醫療積極現象,這樣的良性循環模式對醫務人員自身修養培養必定會起到積極作用。

對醫療儀器的評價可以參考其性價比,對醫務人員技術的評價我們也建立了技術職稱考試等相應的資格考試制度,對醫務人員的人文修養的考核還缺乏相應的規范。目前一部分醫療機構建立了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檔案,明確對醫務人員的執業行為做出了規范。通過長期的不間斷的考核,來讓醫務人員不斷地在職業道德的規范下增強自我的修養[3]。

從某種宏觀角度的意義來看,醫務人員的人文道德修養的提高和培養必然經歷的是一個漫長又復雜的成長過程。在今后,我們所需要繼續做的工作是:

1、逐步完善有關于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的檔案,力爭能夠讓這個道德規范檔案伴更好地融入整個從事醫療的行為,并且檔案采取了終身的跟蹤制,檔案的開始或者終止制度要隨著整個醫務人員的醫療道德規范行為的開始或者終止而結束。

2、建立嚴格的醫務人員獎懲制度,考核制度要多方位的進行,以領導考核為指導意見,加強醫務人員之間的考核,同時強調患者的考核,要讓患者考核的結果和成績在整個醫療道德規范檔案中能夠占有一定的地位和比例。

3、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工作本身就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點,是醫務人員增強自身人文修養的一個平臺,加大對優秀的醫務人員的宣傳和表彰,樹立高修養的典型,促進醫務人員提高自身修養。

4、加強和學習貫徹國家和黨的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制度和其精神,國家和黨的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制度和其精神導向既是整個經濟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源泉和動力,也必然是對醫療機構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助推和催化劑,通過對國家和黨的核心思想精神和其制度的學習可以深人地了解當前國家和社會的政治和文化的精神和導向,讓廣大醫務人員深刻掌握自身政治和文化精神修養的重要性和提高的途徑和方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贬t務人員的人文修養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務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展望未來,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大家庭中,醫療機構也一定會為這個大家庭增添一抹和諧溫馨的色彩。

參考文獻

[1]張偉.生物-心理環境-人文醫學模式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1,24(3):62-64.

[2]林青,梁錦軍.人文關懷與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2):29-30.

[3]郭禮松,張良吉.醫學人文教育、問題、挑戰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2006,27(12):69-71.

猜你喜歡
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人文精神
基層醫療機構財務預算與績效考核間的關系
FMEA法應用于現代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福建:通過全國首個關于尊醫重衛的決議
如何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培養人文精神
中央出臺措施進一步關愛醫務人員
切實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的自信
浙江1200多家醫療機構入駐省藥品采購新平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