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自然法思想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

2020-08-03 01:58劉鵬程
大經貿 2020年3期
關鍵詞:自然法法治建設啟示

【摘 要】 自然法思想作為一種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西方哲學理論,對我國的法治建設也具有重要借鑒作用。自然法思想有利于增強我國公民的權利意識,增強民眾對法律的信仰。我國的法治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借鑒和吸收自然法思想的精華,可以更好的指導我國的法治建設。本文通過分析西方自然法思想,得到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

【關鍵詞】 自然法 法治建設 啟示

西方自然法理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它是許多法律派別中最持久和最重要的一種。應該說,自然法是一種法律觀念。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一理念已經融入到西方的文化心理結構中,成為一種法律意識,是西方法治的有力支撐,并延續至今。應該說,自然法精神在歐洲和美國的法治中無處不在。當前,為了依法治國,加強法治建設,有必要從西方自然法思想中尋找依據。

一、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核心理念

自然法思想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其核心觀念并沒有改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性

柏拉圖說:"理性的命令就是法律。"古希臘人認為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人是一種生活在宇宙中的理性動物,其屬于宇宙的一部分,故此人服從理性的過程是遵循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人自身的理性。自然法可以是永恒的,具有超越人的規律的“正義性”,這與自然法的合理性密切相關。自然法則是一種合理的理性原則,它表明任何與我們的理性和社會性相一致的行為是道德正義的行為,反之亦然,是一種道德上邪惡的行為。合理性是法律的基礎和價值標準。

(二)人權

就法律而言,權利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人權是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果人權失去保障,人權等權利的保護將失去其根本意義。西塞羅認為,國家的根本任務是維護和發展人權,人權在國家的存在是毫無疑問的。契約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將部分權力轉讓給國家,是為了讓國家保護其無法或難以保護的人權。此外,自然法不僅保護集體人權,而且注重對各項人權的保護,強調少數民族的人權也需要得到保護。自然法也認為即使是奴隸其本身也就是人類。根據人人平等的原則,奴隸的人權也應該得到保護,這與當時頒布的法律相比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三)自由

自由作為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其最原始的觀念認為自由不是反抗。隨著人們對自由的認識和理解的加深,自由逐漸被看成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侵犯他人的權益。自然法思想認為自由意味著不受暴力的約束,是在自己思想控制下的自愿行為。自然法強調言論自由,主張尊重言論權,這對于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在今后的立法——憲法權利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自然法提倡契約自由,反對一方強權下的不平等協議。這一理念已被后世的民法使用。私法自治理論在這里可以找到一個基本的來源。

二、自然法精神在法治中的體現

在自然法的歷史演進中,許多法學家乃至啟蒙思想家對法律調整的原則和要素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形成了基本的、深入的法治原則和新的法律研究方法。比如,美國著名法學家博登海默說:“古典自然法學家詳細解釋了法律調整的一些要素和原則,這是成熟法律制度的基本前提,從而為現代文明的法律秩序奠定了基礎?!?/p>

自然法對法治的提升及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治是反對絕對主義的堡壘。自然法學派發現法律與自由、平等的價值觀之間有聯系,這說明對人的專制統治與法律觀念是不相容的。因為法治是理性的體現,所以按照理性的法律行事,可以克服人治或專制的任意性和專橫,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福祉。

第二,法治為自由平等創造合適的環境。人的絕對價值、人人平等和自由、人人積極地而不是被動地參與聯邦立法的權利、信仰自由和通常概括古典法哲學真諦的一般原則早已為人們所認可。在實際司法制度中。尊重個人自治是正義的基礎,每個人都可以要求他的同胞不要把他當作工具。在此,法律被視為對自由的限制和保障,國家權力的目的是頒布和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自由。

第三,法治是促進民主的重要手段。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前提是人本主義“自由、平等、博愛”不僅是反對封建主義的響亮口號,而且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融合了西方憲政的基本原則。社會契約原則是近代以來西方憲政制度的理論基礎。人民主權原則和分權原則是對可變社會契約的補充。在政治和社會國家,有國家法律和經驗法律。只有在法律的保護下,人們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自然權利。因此,法治原則是西方憲政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

三,自然法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影響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文化上主要以儒學為主并兼糅法家、道教等學派的精華部分。在長期的儒學統治中,法律與禮儀結合在一起。此時,法律是強有力的工具,也就是說,法律基本上是統治者維持統治秩序的暴力工具。其表現形式主要是禁止和秩序。由于傳統法律與政治的結合,我國古代刑法遠比大陸法系發達。傳統法治觀念在我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其基礎也十分牢固,其弊端已在我國社會中得以存在。在當今中國,法治建設正朝著“服務”、“正義”和“民權”的方向發展。這一發展趨勢與自然法所倡導的諸多理念密不可分,對我國的法治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自然法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權利意識。雖然自然法在各個階段都有了新的發展,但自然法理論始終是一個理性的結構,尤其是現代自然法理論,理性幾乎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在理性的指導下,自然法肯定了個人的獨特價值,重視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充分體現了個人權利保護的價值,為相關權利的保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自然法中“自由”和“權利”概念的引入,促進了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使正義、自由、平等等概念深入人心。人們不僅開始自覺地關注自己的合法權利,而且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依靠一定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個人意識。尊重他人權利和自由的理念是中國公民權利發展的體現。這一表現與我國法治建設所強調的“增強人民權利意識”的要求密切相關,為我國法治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重要條件。

其次,自然法思想有助于加強我國人民的法律信仰。一般認為,信仰是指人們對圣賢的信仰、對神的信仰和崇敬、對惡魔、怪物、自然現象的恐懼以及自身的行為準則。雖然法律不是宗教教義,也不是個別圣人所倡導的,但它也需要被看作是一種理性的規則。正如伯爾曼的名言所說,“法律必須被相信,否則它將名存實亡。伯曼的這句話凸顯了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人們的法律信仰似乎并不樂觀: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許多當事人更愿意“走后門”和“找關系”,而不愿意相信法律,等待法律的公正裁決;從當權者的角度看,有些人不愿意遵守法律,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要遵守法律。作為獲取利益的工具,當他們認為有必要時,他們可以忽略法律。一些司法人員認識法律、違法,這也是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現。但每個人都向往自由和正義,這與自然法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自然法理念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和認同,從而增強民族法律信仰,良好的法律信仰能夠幫助人們科學地理解法律制度,促進人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對于中國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自然法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

我國的法律傳統缺乏法治觀念,西方自然法思想處處體現法治的精神和價值,對促進西方社會的法治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鑒自然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則,逐步轉變法律觀念,完善法律制度。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具體而言,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第二,要加深對法律的客觀性和穩定性的認識,強調法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立法機關不能隨意制定法律,一旦頒布,法律就不能輕易改變,它應該受到社會正義的考驗。只有這樣,公民的法律信仰才能得到保障,法律的長期穩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第三,完善權力制約機制,使法律得以有效實施。法治的核心是法的統治,是良法至上,而這種“霸權”與人民無關。依法制約公共權力,將權力運行納入法治軌道,符合公共權力的本質和法治的要求。這就要求加強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規范公共權力的運行,逐步縮小公共權力的范圍,加強權力之間的制約和平衡,充分發揮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功能,比如社會組織(如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等),使權力的行使符合法律規定和人民的要求。

第四,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權利意識。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公民基本權利的至上性。要實現民主和法治現代化的最終勝利,必須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識,促進制度變遷,確保法治的實現。法治建設主體的缺位,不僅使法治難以實現,而且與法治的要求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應當加大法治的宣傳教育力度,強化人們的法治觀念,引導他們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創造適當的制度環境來加以確保,在漸進的制度改革中促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

第五,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確立自由、平等、正義的價值取向。

首先,法治建設的意義在于建設有限政府,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為每個市場主體提供和創造平等的機會。目前,國有企業,尤其是具有競爭力的國有企業,往往在基礎產業和重要產業中占據壟斷地位。民營企業很難進入這些領域,但也不得不接受國有企業的定價。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很大一部分來自民營企業,甚至可以說國有企業的稅收貢獻大部分由民營企業和消費者承擔。正是由于私營企業的弱點,沒有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業精神,就不可能形成發達的公民社會。這種弱勢的公民社會既不能限制行政權力,又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公平正義的實現。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有限政府,其中公民可以獨立承擔責任,市場可以解決,政府不需要干預,所有市場主體可以平等和自由地進入市場。

其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弱勢群體。國家應當在法制建設和宏觀調控中更加關注弱勢群體,幫助那些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社會成員,改善他們最不利的狀況。例如,增加經濟適用住房的市場份額;大力促進精準扶貧。

最后,我們應該維護代際正義。羅爾斯認為,代際正義是一種潛在的契約正義,我們這一代應該為下一代儲存資源。目前,我國法律對子孫后代的保護規定較少,僅限于《環境保護法》中的一些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滿足了當代人的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根據人權條款的擴大解釋和國際“代際正義原則”修改憲法、民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增加環境權的內容,維護代際正義。這樣才能保證后代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總之,法治的價值不僅是指社會生活應受普遍的、至高無上的法律規則支配,而且意味著追求人類和諧幸福的生活方式。因此,法治必然滲透到人的最終關懷,滲透到人的尊嚴的承認與維護,滲透到個體價值的充分尊重與張揚。它是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多層次價值體系。在進行法治建設時,無論是借鑒和吸收西方自然法的精華,還是重新審視和挖掘本土的法律資源,都必須立足于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以人的現實的幸福生活為核心。我們應該努力爭取自然法所倡導的以人為本和對人充分尊重。只有習慣了以人本身為中心、以邏輯思維為出發點、以弘揚人文精神為追求目標、加強民主政治、建立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才能實現民主、自由、平等、正義的價值觀。才能真正實現法治社會。

【參考文獻】

[1] 王乾乾.淺析自然法學派及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J].法制與社會,2017(06)

[2] 程志敏.論自然法的古今之別及其現實啟示[J].貴州社會科學,2018(01)

[3] 邱悅. 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辨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7

[4] 秦以平.自然法思想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5(04)

[5] 柯衛,馬騰.新自然法學法治論之旨趣及啟示[J].廣東社會科學,2017(01)

作者簡介:劉鵬程 ?男 漢族 籍貫 湖北襄陽 ?學歷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法學理論 ?單位 上海大學法學院 ? 上海市寶山區 ?郵編 200444

猜你喜歡
自然法法治建設啟示
西塞羅的自然法思想解析
法治對當代中國的價值
以“五個常態化”為核心的供電所法治建設
習近平法治思想對黨法治建設的新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