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市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的調查與分析

2020-08-06 14:18朱輕巧凌晨璐陸祥安王佳佳
綠色科技 2020年4期
關鍵詞:垃圾分類認識居民

朱輕巧 凌晨璐 陸祥安 王佳佳

摘要:以揚州市居民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了影響居民垃極分類意識和行為的主要因素。采用隨機抽樣法,對市區路人和3個實施垃圾分類不同政策力度的小區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年齡和學歷對居民實施垃圾分類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及政策影響顯著。政府主導的垃圾分類政策宣傳與實施是現階段促進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提升并形成有效行為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居民;垃圾分類;認識;政策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4-0017-03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產生的垃圾總量也在快速增長,由此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1~3]。早在2004年,我國已然成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國,目前垃圾年產量為4億t左右,并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垃圾處理技術也日趨成熟,但填埋和垃圾焚燒仍是目前絕大多數城市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由于未對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類,因而會對再生資源造成浪費,同時也會帶來環境問題[4~7]。人類生產生活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垃圾,對垃圾進行合理的分類能減少后續問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合理的垃圾分類可以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8~10]。

2 調查方法及過程

通過紙質問卷調查的形式向揚州市兩個不同區域的路人和3個實施垃圾分類不同政策力度的小區居民進行調研。選取了入流量大的萬達廣場和東關街為中心點并輻射周邊區域作為調查地點,以便獲得普遍性和較高準確性的結果。為進一步了解揚州實施不同政策力度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的情況,挑選了實施垃圾分類力度不同的小區進行調查,分別為力度較強的政府試點小區錦旺南苑、力度一般的小區新城花園和力度較弱的金地小區。對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通過揚州市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情況,分析了年齡、學歷、政策三方面因素對此情況的影響程度。

經過一個多月的走訪調研,共發布問卷800份,回收問卷782份,有效問卷782份,回收率達97.75%,有效率97.75%;其中兩個地點有效問卷共602份,3個小區有效問卷共180份,每個小區均60份。

根據問卷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得到精確直觀的數據并整理繪制成圖表,結果如下。

3 揚州市居民對垃圾分類認識

3.1 年齡

由圖1可知,45歲以下的人基本都會去關注垃圾分類問題,基本不關注中45歲以下僅占29.41%,沒有人從來不關注,45歲以上的人有部分從來不關注,但也有部分人經常關注;圖2可知,26~45歲人中有部分對分類知識非常了解,經調研得知與其小區推行垃圾分類政策或其本身為專業人士有關,每個年齡段都有人大部分了解,并且占比較均勻,不了解的人中45歲以上占比88.3%,45歲以下僅占11.7%;圖3可知,60歲以下實施垃圾分類的人比60歲以上的人多。

整體上,年輕群體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對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實施情況均略高于中老年群體,由此,可以看出年齡對實施垃圾分類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顯著。

3.2 學歷

由圖4可知,經常關注的人中碩士及以上的占41.67%,有時關注各學歷的都差不多,基本不關注中本科以下學歷占91.89%,從來不關注的均為初中及以下學歷;圖5可知,部分老人對分類知識非常了解,經調查得知這些老人所在的小區均在大力宣傳垃圾分類,不了解的人中初中及以下占42.06%,本科及以上沒有人不了解;圖6可知,本科及以上的人分類情況略高于本科以下的,但差距不明顯。

從調查結果看,學歷對居民垃圾分類有一定影響,但不明顯,且不絕對。

3.3 政策

由圖7可知,在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中,經常關注垃圾分類的居民為65%,政策力度一般的小區占25%,政策力度較弱的小區僅為10%;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中從不關注垃圾分類的居民為25%,政策較弱的小區為37.5%。圖8可知,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居民對分類知識非常了解的占71.43%,政策力度一般的占28.57%,而政策力度較弱的沒有人非常了解;不了解中政策力度較強小區居民僅為9.09%,支持力度一般的為27.27%,政策力度較差小區高達63.64%。圖9可知,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實行垃圾分類的居民高達93.33%,不分類的僅為6.67%;政策力度較弱的小區分類的僅為10%,不分類的高達90%。

從數據上看,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的關注度、對分類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實施情況均顯著高于政策力度一般和較弱的小區,由此可見政策影響顯著。

4 討論

從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居民都有關注垃圾分類,也希望能夠實施,但由于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不高而難以執行。年齡和學歷對居民實施垃圾分類有一定程度影響,但并不顯著,相對而言,政府政策的影響極大。在政策力度較強的小區里,常常有人宣傳講課,強化了居民分類意識并傳授了分類知識,也讓居民明白分類的好處,且有健全的獎罰體制,讓居民有條件、有意識、心甘情愿地去執行。小區有許多年齡大、學歷不高、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他們能夠在小區政策的宣傳引導下去關心垃圾分類、知道垃圾如何分類并能夠做好垃圾分類。

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垃圾分類行為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居民形成分類意識,更要介紹分類知識,讓居民知道如何分類;另一方面,要健全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獎罰體系以及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真正做好分類,垃圾分類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徐明強,吳新華.校園垃圾分類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019,38(26):60-61.

[2]江婷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調查研究:以成都市某小區為例[J].現代商業,2017(27):166~167.

[3]張一迪.關于國內垃圾治理的建議和思考[J].中國科技投資,2019(21):239

[4]巖塢.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再等了Dl-黨的生活(黑龍江),2019(8):54-55.

[5]彭永根,沈娟.淺談城市垃圾的處理方法[J].江西化工,2019(5):204~206.

[6]王銳杰,趙華,李欣儀,等.我國垃圾分類現狀分析與解決方法[J].機械制造,2018,56(12):138-139.

[7]陳紹軍,李如春,馬永斌.意愿與行為的悖離: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5(9):168~176.

[8]水木晴美.日本垃圾分類及其對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2(4):36~44.

[9]江宏川,曹云夢,汪熙博,等.大學生垃圾分類意識調查及管理建議[J].管理觀察,2019(24):117~119.

[10]張曼曼,關于改善我國垃圾分類現狀的思考:基于對某大學學生垃圾分類意識和行為的調查[J].綠色科技,2018(8):111~113.

收稿日期:2020-02-08

基金項目:江蘇省“雙創計劃”科技副總項目(編號:FZ20190080);揚州大學廣陵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編號:ZKZD18004);揚州市一次性塑料

污染現狀調研(編號:201913987017Y)

作者簡介:朱輕巧(1999-),女,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化工與醫藥系學生。

通訊作者:陸樣安(1987-),男,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工程中的數值模擬。

猜你喜歡
垃圾分類認識居民
石器時代的居民
小學校本課程《垃圾分類》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淺析我國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日本城市垃圾分類的做法
53.7%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
高校環境教育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試論會計規范研究方法的剖析與回歸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摭談
淺談如何做好新時期的信訪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