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亨廷頓美術館兒童教育活動及啟示

2020-08-07 06:26戴璐國家圖書館北京100081
美術館 2020年4期
關鍵詞:亨廷頓孩子

文| 戴璐 (國家圖書館 北京 100081)

亨廷頓美術館(The Huntington)1.下文簡稱亨廷頓。成立于1919年,創始人亨利 · 愛德華 ·亨廷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著名的企業家,憑借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商業頭腦,建立起一個囊括鐵路公司、民用公司和房地產的金融王國。亨利在事業蒸蒸日上之時開始收藏藝術品,奠定了亨廷頓今日豐富館藏之基礎。筆者在此訪學期間,基于對兒童美育的興趣,特地參加了部分活動,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訪談?,F整理成文,就其教育服務的內容、方法等展開說明,希望對我們的兒童美術教育有所啟發。

亨廷頓美術館包括三個分館,分別是亨廷頓藝術館、弗吉尼亞 · 斯蒂爾 ·斯科特美國藝術館、瑪麗露和喬治 · 布恩藝術館。這三個館根據各自展品的屬性被簡稱為歐洲館、美國館和特展館,前兩個館基本上屬于永久性陳列。歐洲館是英國本土之外最好的英國藝術品收藏地,收藏了18世紀至19世紀的雕塑、15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裝飾藝術如銀器、瓷器、家具、威廉 · 莫里斯的玻璃繪畫、19世紀風景畫家康斯泰博和透納的作品等。最知名的當屬肖像畫大廳里陳列的一系列宏大肖像,這些作品均出自英國畫壇最有影響力的肖像畫家如庚斯博羅、羅姆尼、雷洛茲、勞倫斯等人之手。美國館收藏了1690年代至1950年代諸多美國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如科普利、韋斯特、斯圖爾特、薩金特、卡薩特、查斯和哈德遜河畫派的代表人物丘奇、希德、肯塞特等,還藏有赫特兄弟公司的家具和蒂凡尼公司的銀器。

活動名稱 發現藝術 歐洲館考察 美國館考察地點 歐洲館、美國館 歐洲館 美國館適應年齡 幼兒園–3年級 4–12年級 幼兒園–12年級時間 每周五上午10:00每周四、五上午10:00活動持續時間 75分鐘 90分鐘 幼兒園–3年級:60分鐘4–12年級:90分鐘每周三、四上午10:00每天接待人數 40人 70人 70人看護人員 每10名學生配一名看護人員每10名學生配一名看護人員每10名學生配一名看護人員

亨廷頓美術館歐洲館內景

兒童教育活動是亨廷頓和加州各學校合作開發的活動,并不是面向普通參觀人員。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實地考察活動,也就是來館參觀,該活動已經持續多年,稱得上是亨廷頓的“保留節目”。實地考察按活動場館分為三種,如下表所示。實地考察非常受歡迎。首先它在時間上與學年同步,避開了寒暑假,即許多美國家庭遠游度假的時間。周二亨廷頓閉館,無法接待。而周一,根據亨廷頓幾年前對學校老師的一項調查,老師們都不愿意周一帶學生出游,因為這一天是一周的開始,老師們有很多工作要安排;又適逢度完周末,學生需要收心到學習上來,這樣一周才能有一個好的開端。所以亨廷頓根據老師的意見,把實地考察活動安排在了周三、周四和周五。

除了時間上的思慮周全,亨廷頓在整個考察活動的設計上也是用心良苦。他們的目標是把這個活動變成課堂教學的延伸,因此為學校提供的不單單是現場講解,還包括前期的準備。當學校向亨廷頓提交活動申請之后,工作人員會在預定參觀日期的前一個月寄給領隊老師一套備課材料:一張內容翔實的DVD,其中包含四個短片、單詞表和教案。老師可以在學校提前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做到有備而來,這能夠使教學成果更加鞏固。單詞表和教案都嚴格按照加州教育局和洛杉磯聯合校區頒布的標準來制定,與教學大綱相結合,更容易吸引學校老師的參與。亨廷頓藝術教育主管蓋·菲希聯同美術館各藏品部主管,按照加州教育局頒布的視覺藝術標準制定了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標準的教案(見右表)。2. Visual Arts Standards,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dopted January 2001單詞表也是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編寫,如為“幼兒園–3年級”階段,也就是8歲以下兒童編寫的單詞表,涉及到了藝術中的基本詞匯:背景、畫布、構圖、冷色、對角線、前景、水平、色彩、濃度、風景、杰作、中景、油畫、原作、繪畫、肖像、雕塑、質感、調子、垂直、暖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單詞表就稍微復雜一點了,如:卡通、刺繡、喬治時代、大理石、微型肖像、敘事、顏料等;中學生的單詞表增加了更多的抽象詞匯,如:不對稱、美麗、胸像、傭金、補色、愛奧尼式、線性、贊助人、透視、如畫、壯觀。訓練有素的導覽員會將這些詞匯巧妙地融合在參觀過程中。

教案 適應年級繪畫中的光 幼兒園–3年級藝術的形狀:藝術品中對形狀的運用 幼兒園–3年級暖色和冷色 幼兒園–3年級線條 幼兒園–3年級形狀 幼兒園–3年級質感 幼兒園–3年級家具的藝術:源于自然的靈感 幼兒園–12年級啟發藝術:過去的經驗如何啟發新藝術 4–8年級繪畫中的光 4–8年級場景設計:藝術家如何用場景傳遞信息 4–8年級最喜愛的作品:藝術及其對觀眾情感的影響 4–12年級藝術的詩意:藝術及創造性的寫作 4–12年級浮雕:以亨廷頓貝佳斯風格罐子為例 4–12年級藝術家的教育:對英國18世紀晚期藝術家的調查 9–12年級怎樣看肖像畫 9–12年級成為評論家:練習觀看、解釋、討論藝術品 9–12年級

亨廷頓美術館美國館內景

實地考察活動的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包括寄給老師的備課材料、現場講解等。亨廷頓甚至還能給學校提供參加此次活動的交通費補助,學校只需在提交申請表時注明即可?;顒咏Y束后領隊老師會填寫一份調查問卷,留下意見和建議,亨廷頓的工作人員能夠根據這些問卷來不斷完善活動。多年以來這項活動熱度不減,學校至少得提前半年預約。

筆者跟訪了一次面向5歲兒童的導覽,活動于上午10點開始,避開了公眾開放時間(于中午12點開始),以此為兒童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參觀環境。一大早,幼兒園的校車還沒到,美術館的導覽員們就已站在園區入口,由義工主管米琪·希朵夫領隊。3.亨廷頓美術館的導覽員都是義務工作者,免費提供導覽服務。米琪告訴筆者,這些導覽員都是亨廷頓義工隊伍中最優秀的人員,每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少人在當地的家長圈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孩子們下車后嘰嘰喳喳,鬧成一片,經驗豐富的導覽員們走過去,不一會兒就將大家分成四組,每組10人。導覽員帶著各自的隊伍開始入館,為了避免隊伍離得太近相互干擾,大家兵分幾路,有的進入歐洲館,有的進入美國館。亨廷頓對學生活動的要求是每10個學生配一個成年看護人,由于這批學生年齡太小,學校還請了家長來助陣。結果是,10個學生配了一個導覽員、一個領隊老師、三名家長,平均每兩個學生就有一名成人看護,可算是保護到家了。

進入美術館之后,就看導覽員的本領了。整個導覽過程中孩子們一共看了10件作品4.其中9件油畫作品,1件雕塑作品,參觀順序如下:1.《克拉維林家的小孩》,喬治 · 羅姆尼;2.《維蘇威火山》,約瑟夫 · 賴特;3.《河邊小景》,理查德 · 威爾遜;4.《帶獵犬的女人》,托馬斯 · 庚斯博羅;5.《藍衣少年》,托馬斯 · 庚斯博羅;6.《德文希公爵夫人》,約書亞 · 雷洛茲;7.《亞伯醫生》,托馬斯 · 庚斯博羅;8.《小指》,托馬斯 · 勞倫斯;9.《斯托爾小景》,康斯泰伯爾;10.《狩獵女神狄安娜》,讓 · 安東尼 · 烏東。,每個孩子胸前都掛有名片大小的名牌,寫著自己的名字,這樣老師提問時能夠直呼其名,而不是頻繁的使用第二人稱。這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也能提高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因為每個孩子聽到老師叫自己的名字都很高興。提問的內容緊扣教案。參觀第一幅作品《克拉維林家的小孩》時,導覽員先讓大家找畫面里的顏色,這個很容易,孩子們七嘴八舌,搶著回答。筆者發現,這幅作品選得很巧妙,主要顏色就三種:黃色的土地、藍色的天空、紅色的衣服。所以孩子們說的最多的也是這幾種顏色,于是導覽員就水到渠成地把三原色介紹給大家了。

接著,導覽員從袋子里拿出各種形狀的模板:圓形、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等,讓孩子們從畫中去找類似的圖形。孩子們開始認真地看,仔細地在畫面中尋找各種形狀,“小狗的眼睛是圓的”、“衣服上的扣子是圓的”,圓的東西似乎很好找,方形的就不太好找了,導覽員鼓勵大家再仔細看看,于是有個孩子說“畫的邊是方的”,她指的是畫框,還有的孩子說“墻是方的”。這看來似乎有點跑題,但導覽員并沒有刻意去糾正,而是順著大家的發現說:“嗯,大家說得都對,看來要在畫面里找到方形真是不容易??!”。

在看《維蘇威火山》和《河邊小景》時,導覽員拿出色板,給大家講暖色和冷色,然后讓孩子們去畫面中尋找哪是冷色,哪是暖色。其實一般畫作上是既有冷色也有暖色的,但要讓5歲的小孩子去分辨,還真不容易。不過導覽員選的這兩幅作品很純粹,孩子們很快就把火焰沖天的維蘇威火山跟暖色聯系起來,把青山綠水的《河邊小景》與冷色聯系起來。

然后隊伍進入肖像畫大廳,孩子們在《藍衣少年》前坐下。導覽員問大家“這個男孩子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呀?”“藍色!”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算是把剛學的顏色知識復習了一下?!澳撬囊路怯檬裁醋龅哪??”導覽員邊提問,邊拿出一塊準備好的絲綢,讓大家摸一摸,感受一下。孩子們都摸完之后,確定藍衣少年的衣服就是這種材料做的。然后,導覽員又拿出一塊涂有顏色的帆布讓孩子們觸摸,大家的感覺是帆布很硬,不像絲綢那么柔軟。

然后,導覽員告訴大家,藍衣少年就是畫在這樣的帆布上的。此時筆者開始擔心:畫面表現出的材質和真實衣料的材質是兩回事兒,混在一塊兒講會不會把孩子們弄糊涂了?只見導覽員不緊不慢地提出了一個絕妙的問題:“既然絲綢這么軟,帆布又這么粗糙,畫家是怎么做的,讓大家覺得藍衣少年穿的是絲綢?”方才沉默的隊伍又開始熱鬧了,大家手都舉得高高的,生怕導覽員看不見?!耙驗樗囊路芰痢?,這個答案是將絲綢光滑的材質和畫家對光的運用結合起來了,當然孩子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覽員講的是材質,卻不動聲色地將光的因素融合在了問答之中。

走到《亞伯醫生》畫前,導覽員問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垂直”?有的孩子知道,導覽員就讓他比劃一下,小家伙手臂伸直,上下揮動,其他孩子立刻明白了。于是導覽員讓大家在畫里面找“垂直”,大家很快就發現桌子腿是垂直的。這個時候再引入“水平”的概念就很自然了,大家都用手比劃著說桌子面兒是水平的。

① 喬治 · 羅姆尼,《克拉維林家的小孩》,157.5×125.7cm,布面油畫,1777年

② 托馬斯 · 庚斯博羅,《藍衣少年》,170.4×123.8cm,布面油畫,1770年

③ 約瑟夫 · 賴特,《維蘇威火山》,101×127cm,布面油畫,1774-76年

④ 理查德 · 威爾遜,《河邊小景》,91.8×145.2cm, 布面油畫,1763-65年

在接下來的作品里導覽員不時地問到有關色彩、材質的問題,鞏固剛學到的知識。二樓有一個小廳,主要陳列康斯泰博的作品,正對窗戶的墻上掛的是他的六英尺大作《斯托爾小景》,采光非常好。孩子們在畫前坐下,導覽員又問到了剛學過的概念,孩子們已經會舉一反三了,“船上的桿子(桅桿)是垂直的”、“橋是水平的”、“教堂是垂直的”。導覽員頻頻點頭表示肯定,接著,話鋒一轉,問大家夏天都去哪里度假了。有的孩子說去了海邊,有的說去了鄉下外婆家。導覽員不失時機地接過話頭,說,鄉下一定很美吧?畫家的家鄉也很美,所以他把自己的家鄉畫下來了,這就是風景畫。

最后參觀的作品是一件兩米多高的青銅雕塑《狩獵女神狄安娜》,導覽員帶著孩子們圍著雕塑轉了一圈,邊參觀雕塑邊講狄安娜的故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因此聽得很認真,看得也很仔細,邊聽邊找狄安娜的標志,如手上的弓箭、頭上的新月。導覽員并沒有強調“雕塑”這個詞,但“轉著看”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隱含了雕塑的特質:立體的,不是像繪畫那樣平面的。

看完10件作品,活動接近尾聲。導覽員帶大家走出美術館,在門廊前坐下,拿出一把五顏六色的小棍,說是送給大家的禮物。這種小棍可以扭曲造型,孩子們開心得很,“我要紅色的”、“我要藍色的,還要黃色的”,又把顏色的知識復習了一遍。

這次活動給筆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個導覽自始至終都沒有灌輸的痕跡,導覽員自然而然地將孩子們帶入藝術的世界:顏色、形狀、水平、垂直、質感、風景、雕塑。筆者就此采訪了義工主管米琪·希朵夫,她告訴筆者,亨廷頓提倡啟發式教育,即通過提問使觀眾參與到審美活動中來。尤其針對兒童,不能用宣講式的灌輸。提問的內容要參考根據各年齡段孩子認知能力制定的教案,教學活動只有在明確的目標和原則的指引下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率。

小孩子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導覽員必須拋棄講座而轉向對話的方式,用提問法來保持孩子的注意力。提問很有技巧,不能提那種用“是”與“否”就能回答的問題,要提開放型的問題,讓孩子不是被動地聽,而是主動地觀察、思考。關于如何提問,美國博物館界也有不少研究成果供導覽員們參考,如《導覽技巧新前沿:1991年全國導覽員論壇手冊》(New Frontiers in Touring Techniques: A Handbook of the 1991 National Docent Symposium),其中辟有專門章節討論“提問技巧”。

① 導覽隊伍在作品《亞伯醫生》前

② 導覽員帶領學生觀看雕塑作品《狩獵女神狄安娜》

③ 導覽員向孩子們分發紀念品

在美術館教育界,教學的方法、內容多種多樣,教學理念也各有不同。長期以來,有兩種觀念一直不相上下,一種是形式主義,另一種則是立足藝術史研究。形式主義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唯美主義運動,形式主義批評家認為,審美體驗是由藝術品的形式特征激起的。如克萊夫 · 貝爾認為:“人們的審美情感只與線條和色彩、它們之間的關系、數量和質量有關,人們由此獲得了一種情感體驗,比從歷史知識和觀念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更深刻、更微妙?!?/p>

二戰把形式主義的觀點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人們開始反思人類文明的本質和方向。很多時候,審美體驗必須服從這樣一種理解:藝術品是歷史和文化價值的體現。博物館教育學家西奧多 · 洛反對純粹的形式主義觀點,他認為,除了具有藝術價值,“每件作品都是社會記錄”。大都會講師羅伯特 · 范斯勒呼應他說:“導覽員的目的始終都是問關于過去的問題,答案則照亮現在?!彪m然教育專家們各持己見,但根據筆者在美國十多家博物館考察的經驗,在實際操作中這兩種觀點并不沖突,關鍵是看面對的人群。比如面對年幼的孩子,藝術史的知識太抽象,形式主義的理論就很實用。如亨廷頓的兒童導覽,涉及到的知識點都是具象的,重點就是要讓孩子們“看”,只要導覽員有辦法讓孩子們堅持看下來,那么即使他們記不住“肖像畫”、“風景畫”、“雕塑”這些詞匯,也沒關系,因為這些人類藝術的杰作已經通過他們的眼睛印入腦海,審美啟蒙的目的就達到了。

猜你喜歡
亨廷頓孩子
模仿人類“尬舞”的動物們
制度現代化視域下的制度創新
孩子的畫
以亨廷頓改革理論比較戊戌變法和改革開放
亨廷頓政治參與理論視角下中國社會團體的政治參與
亨廷頓病的癥狀與治療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