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樹的優質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2020-08-09 08:48鄭小亮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病原高產優質

鄭小亮

摘 要:桃屬于薔薇科李屬桃亞屬植物,為落葉小喬木,經濟壽命一般為16~24年。嫁接后2~3年開始結果,5~7年后進入盛果期。桃樹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的優點,深受廣大果農的喜愛,桃樹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果農的經濟效益。筆者就駐馬店地區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研究,找到了適合當地的優質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關鍵詞:優質;高產;杯狀形;開心樹形;病原

一、選址

選擇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空氣流通的地塊。駐馬店地區一般是西部山區、丘陵地帶及中東部平原地區均適合桃樹的生長。

二、整地建園

整地工作最好在上一年的冬季進行,冬季將土壤深翻,利用冬季嚴寒的特點,可以殺死土壤中病菌、蟲卵等,有效減少病蟲害的來源。春季整地,施入多元素的復合肥料,同時施入有機肥料,有機肥料以腐熟好的有機肥為主,利用旋耕機深翻土壤。株行距的選擇一般以3×3或3×4為主。

三、品種選擇

桃的品種直接決定了桃的品質。在品種選擇上,應選擇適應性強的、高產性的不同成熟期的品種。

四、栽植前的準備工作

起苗應做到隨起隨運隨栽,最好當天起苗,當天栽完。起苗時應選擇生長健壯的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及時除去病蟲害枝條,并將病蟲害枝條集中銷毀處理。苗木的運輸,較遠距離運輸苗木時,應用稻草覆蓋,稻草采用灑水處理。

五、栽植

栽植時間以冬春季節較為適宜,尤其以春季最好。冬季栽植時,應避開氣溫較低的時間段;春季選擇氣溫15℃左右時開始栽植,有利于新植苗木的成活。栽植時應將起苗時劈裂的根系進行修剪,剪除根系時,應注意剪口的平整光滑。對新栽植的樹木注意澆水培土及時扶正等。

六、整形修剪技術

杯狀形,干高60~70cm,有主枝3個,要求是鄰接的長勢均衡的3個枝條,主枝的基角為70~80°,在3個主枝上再各分生2個大枝,在6個大枝上,再各分生2個分枝。這樣便形成了3個主枝、6個大枝、12個分枝的杯狀形。留枝時,只留外生枝,不留內向枝。這種樹形,樹冠開張,光照充足,枝條發育充實,花芽分化良好,有利于生長結果。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樹冠低,樹冠小,便于各種管理。但結果面積小,產量較低。3個主枝鄰接,生長勢力相等,開張角度大,主枝易劈裂,主枝上的分枝少,主枝受日光直射,易遭受日灼傷害。

三主枝自然開心形,定干高度為60~75cm,在定植后的當年,選出三個主枝,主枝間距25~30cm,使成三角形,其分枝角度由下而上逐漸縮小。第1主枝為60~70°,第2主枝50°左右,第3主枝30°左右;三主枝的稍角,也是由下而上逐漸縮小的,每個主枝上配備3個側枝。這種樹形是主要的樹形。它在綜合叢狀形和杯狀形優點的基礎上,使其更加符合桃樹的生長特性,克服三主枝易劈裂,結果平面化的缺點,樹體更健壯,壽命更長,三主枝交錯著生于主干上,與主干結合牢固,負載量大,不易劈裂。主枝斜向延伸,側枝著生在主枝兩側,主從關系分明,結果枝分布均勻,樹冠開張,光照條件好,易于控制上強,骨干枝上著生枝組,可減少日灼。此種樹形適合于土壤肥沃的果園。進入盛果期后,主枝的開張角度過大,應注意保持枝組的均勻分布和長勢平衡,以及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七、桃樹的病蟲害防控技術

桃樹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桃蛀螟、桃小食心蟲、桃流膠病,這些病蟲害常常危害著桃樹的生長,甚至影響桃樹的果實品質及產量。

(一)蚜蟲的防控技術

多發生在春季,危害桃樹的樹梢、葉及幼果,常常導致葉片卷曲,甚至枯萎。如果控制不及時就會導致大面積發生,葉片常呈現出灰褐色。

防治方法:以藥劑防治為主,常常在花謝后,蚜蟲已經發生但還未造成卷葉前施藥。藥劑可采用吡蟲啉3000倍液噴施,一周噴施1次,2次即可達到治療的目的。桃樹在萌芽前可采用噴施波美5°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冬季,結合整形修剪將剪下的枝條集中銷毀,有利于減輕來年蚜蟲的危害。

(二)桃蛀螟的防控技術

桃蛀螟又叫桃蠢螟、桃斑螟,是桃樹的重要蛀果害蟲之一,除了危害果樹外,還危害玉米等農作物,常危害即將成熟的果實,以幼蟲蛀入果實內取食果肉危害,受害果實內充滿蟲糞,極易引起裂果和腐爛,嚴重影響果實的品質。

防治方法:果實套袋。在桃長到拇指大小、第二次自然落果后進行套袋,防止螟蛾在果實表面產卵。藥劑防治,在成蟲發生期和產卵盛期,用10%吡蟲啉3000倍液噴施或20%的除蟲脲4000倍液稀釋噴霧防治。冬季結合修剪除去枯枝落葉及地面的雜草。在地面噴施藥劑,殺死部分蟲卵。

(三)桃小食心蟲的防治技術

桃小食心蟲俗稱“桃小”,是危害桃樹果實的主要害蟲,成蟲產卵于果實表面,幼蟲孵化后蛀入果內,蛀孔很小,幼蟲蛀入果實后,向果心或皮下取食籽粒,蟲糞留在果內。

防治方法:在幼蟲出土期,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2000倍液噴灑樹根周圍的地面,噴后淺鋤樹盤。在成蟲盛發期采用20%的除蟲脲3000倍液稀釋噴霧防治,殺滅卵和初孵幼蟲。及時除去蟲果,蟲果集中深埋處理。

(四)桃流膠病的防控技術

桃樹流膠病是當前桃樹普遍發生的病害,流膠病會導致樹勢衰弱,影響果實的品質,甚至整株死亡的現象。流膠病直接影響到果農的經濟效益。

流膠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非侵染性的病原,如機械損傷、病蟲害傷、霜害、凍害等引起的流膠或管理粗放、修建過重、結果過多、施肥不當、土壤濕度過大等引起的流膠。另一種是侵然性的病原,由真菌引起的,有性階段屬子囊菌亞門,無性階段屬半知菌亞門。

流膠病的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桃樹的抗病能力。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適時夏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消滅越冬菌源:在冬季刮除流膠硬塊及其腐爛皮層,集中燒毀,然后噴5°Be石硫合劑消毒,后進行樹干、大枝涂白,消滅越冬菌源、蟲卵。生石灰防治,將生石灰涂抹于流膠部位,5~7天后出現理想的防治效果。藥劑防治,采用多菌靈1000倍液噴施,效果明顯。

猜你喜歡
病原高產優質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秋茬蔬菜高產有妙招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鵝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離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